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宿迁市废黄河宿泗交界上段治理规划.pdf

2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9540083
  • 上传时间:2018-05-1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8.62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一章综合说明第一节概况古黄河(废黄河) 是历史上黄河侵泗夺淮行洪入海的故道,自宿豫县王官集镇朱海村入我市境内,蜿蜒流向东南,从泗阳县新袁漫水闸入淮安市据史书记载,黄河侵淮始于汉,公元前168 年,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东郡, “河溢通泗”,既通泗,必通淮这是黄河侵淮最早的文字记载黄河大规模南泛,长期夺淮入海始于 1194 年,是年冬,杜充决河,此番夺淮历史长达661年,至 1855 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再度北徙,使夺淮历史告一段落后来于1938 年 6 月国民党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使北徙83 年的黄河再次夺淮,历时九年之久,至1947年 3 月堵口完工,才结束了夺淮的历史数百年来, 黄河两岸人民为了防洪保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今日废黄河两岸的堤防,就是黄河夺淮以后,随着河床不断淤高,逐步修筑而成的新中国成立后,对废黄河段进行了分段治理, 对重要地段河坡进行了护砌原宿迁人民于 1963 年、1975 年、1982 年对古黄河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整治; 1998 年,市委、市政府又一次组织宿豫县、宿城区人民对古黄河部分河段进行了综合整治;主要措施是: 开挖中泓,出土结合筑堤,两岸修筑梯田,植树造林,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使昔日盐碱地,变成今日未粮仓。

      古黄河穿越宿迁市区,是地级宿迁市区内两条主要河流之一(另一条为中运河) 古黄河宿迁市区段长约23.20km,2是宿迁市区的一道水域风景线古黄河城区上段宿靳公路桥至永阳油毡厂长约6.5km,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经过 宿迁人民几年的努力,疏浚了河道,加固了堤防,护砌了河坡,绿化了两岸,还兴建了河滨公园、黄河公园、水景公园等,现已成为宿迁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目前,古黄河部 分河段还存诸多问题: 一是河道淤积、 河槽内埂坝阻水严重;二是堤防标准不足、土质差,水土流失严重,与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亟待进行治理;三是堤顶无防汛公路等第二节工程任务及规模一、主要工程项目㈠宿豫县1、皂河引水闸东段3.97km 范围内拆除埂坝8 道2、 皂河支口交界西段长2.6 公里 , 在原南堤的基础上疏浚河道,增做北堤改建农桥1 座,拆除阻水农桥1 座并建漫水闸 1 座3、右岸县区交界至张庙桥段长1.1km,疏浚河道、填筑圩堤㈡宿城区1、皂河与支口界至蔡支坝段长5.5km,疏浚河道,加固圩堤并改建农桥2 座、排灌站1 座2、蔡支坝至宿靳高速黄河桥段长5.1km,疏浚河道,加固圩堤3、宿靳高速黄河桥至傅庄涵洞段长6.54km,清河道清障。

      4、傅庄涵洞至南环路桥段长1.3km,加固西堤,改建3涵闸 1 座5、南环桥至张庙桥段长2.21km,疏浚河道, 加固圩堤 6、张庙桥至朱闸与船行交界段长3.4km,加固左堤7、西环大道西500m至宿靳高速黄河桥段长2.5km,增做护坡长 5.0km 8、傅庄涵洞至果园橡胶坝段长1.8km,增做护坡长3.6km 9、河堤外侧植树种草,防止冲刷,保持水土,美化环境10、铺设沥青路长26.88km,路面 12.9 万 m2二、主要工程量及投资工程投资: 2942.65 万元主要工程量:疏浚土方113.14 万 m3;浆砌石0.84 万m3; 砼 1.76m3(黄砂垫层0.28m3,碎石垫层0.28m3) ;土工布3.05 万 m2铺设沥青路面129000m2第三节编制依据1、江苏省废黄河治理工程规划(1999 年 10 月)2、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3、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 年-2010 年)4、宿迁市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 年规划5、 《江苏省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1996 年 12 月6、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 —98)7、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 。

      4第二章工程水文及地质第一节水文气象古黄河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交汇处,气候温暖温润, 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雨量900.6mm ,汛期( 6~9 月)雨量最大值 1156.1mm (1963 年) ,最小降雨量321.4mm (1966 年) 最大一日降雨量327mm (1974 年 8 月 12 日) ,最大三日降雨量 437mm (1974 年 8 月 11 日~ 8 月 13 日) 一年之中, 7~8 月份降雨量集中,占全年雨量的57.5%,特别是 7 月,雨量占全年雨量的30~40% ;春天旱情突出,最长连续无雨有50 天以上;夏季雨量集中,常有洪涝发生;秋季天高气爽,日照充足,秋雨稍多于春雨,仍是干旱为主,有旱有涝;冬季干燥该区平均日照2314.8 小时,日照百分率52% ,年平均气温 14.1 ℃,一年之中, 1 月份全年最冷,年极端最低温度为-23.4 ℃, 月平均气温0℃; 7 月份最热,年极端最高气温40℃,月平均气温26.8 ℃;无霜期211 天第二节工程地质一、区域地质废黄河地表覆盖着5~10m厚的黄泛沉积物,主要为细砂和粗粉砂,产状水平,层理清晰沉积层粗细相间,颜色以灰黄色为主,1m 以下出现红棕色层,反映了沉积时期内气候有自暖湿向温凉的变化趋势,在整个废黄河范围内,沉5积物的纵向变化不大, 而横向变化非常明显, 以河槽为中轴,向两侧颗粒逐渐变细,河槽附近以细砂为主,细砂含量高达 75~95% , 向两侧细粉砂和粘粒含量逐渐增加,可达 20~50% 。

      二、工程地质沿线地质由黄泛冲积形成,地表面层多以砂性土为主, 表层以下为粘性土 工程处于郯庐断裂带, 第四纪活动断裂,新构造活动痕迹明显根据附近工程钻探资料,该段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粉土、粘性土层,自上而下分3 层,评述如下:高程 22.0 ~17.4m粉土,浅黄色,中等密实,局部夹粘土薄层高程 17.4 ~14.4m粘土,灰棕色,软可塑,局部夹淤泥粘土高程 14.4 ~10.4m粘土,黄色,硬可塑,局部夹粉层粘土三、地震裂度根据国家地震局199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裂度区划图》,确定工程裂度为9 度6第三章工程任务和规模第一节社会经济状况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是1996 年新成立的地级市,全市总面积8601.4km2,2000 年底人口505 万人,人口密度580 人/km2下辖四县一区,四县即宿豫、泗洪、泗阳、沭阳;一区即宿城区共111 个乡镇宿迁市地处淮、沂、沭、泗诸水下游,水域总面积303万亩,耕地面积675 万亩,拥有京杭大运河、新沂河、淮沭新河、废黄河等流域性河道,洪泽湖、骆马湖镶嵌期间宿迁市经济资源丰富独特,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盛产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木材、花卉、水产品等。

      粮食总产量常年稳定在300 万吨左右, 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现有大中型企业3400 多家,主要涉及酿酒、 食品、纺织、 建材、 化工、 机械、电子等行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显现,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发展也初具规模2000 年,宿迁市国内生产总值200.7 亿元,财政收入11.27 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7 元,农业人均收入2906 元第二节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古黄河是一条古老的河道,历史上黄河几经夺淮,淤塞7下游河道, 淹没农田、 村舍,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解放后,多次对废黄河进行了整治,洪水已不再泛滥成灾 九十年代徐洪河开挖后,隔断了古黄河与上游的联系,宿迁段古黄河已不再有客水入境地级宿迁市成立后,对城区段进行了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已治理的地段集排涝、环保、 旅游、休闲于一体,风光怡人,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为使古黄河风光带与城市品位协调,对古黄河宿泗交界上段的整治已显得十分必要一、整治废古河是提高城区防洪排涝标准的需要古黄河是宿迁市城区的一条主要排涝河道,城区内有9平方 km面积的涝水排入废黄河。

      古黄河上游虽然没有客水入境,但市区上段还有宿豫县73km2滩地面积来水目前,除涝标准只有五年一遇,防洪标准只有十年一遇,与宿迁中心城市的防洪除涝要求相差甚远因此,迫切需要对古黄河进行治理,以提高其防洪排涝标准二、整治废黄河是加快中心城市基础建设的需要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的意见》 ,宿迁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由于宿迁城区是在原县级城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城市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通过该项工程建设,将美化废黄河两岸环境,为新宿迁增加又一亮点,吸引外商投资开发宿迁,推动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三、整治废黄河是城市水土保持的需要废黄河沿线以粉砂土为主,土质较差, 沿线岸坡冲刷严重,河道淤积因此,为保持废黄河沿线水土,必须对岸坡进行防护四、整治废黄河是水环境保护的需要8城区段古黄河沿岸居民的生活污水、垃圾排放到古黄河内,以及围拦养殖等, 造成水质污染严重,河道淤积, 芦苇、 杂草丛生,通过整治工程,清淤除草,并结合古黄河上游皂河引水闸和下游果园橡胶坝的补蓄水工程,使古黄河的死水变活、污水变清、变净,提高水质标准,满足古黄河冲污和 环境用水的需要第三节工程任务及规模一、废黄河防洪工程规划徐洪河开挖以后, 宿迁市境内的古黄河与上游隔断,客水不再入境,按照废黄河“梯级控制、分段治理”的原则,根据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写的《江苏省废黄河治理工程规划》,宿迁市境内废黄河治理标准为:除涝十年一遇,防洪二十年一遇。

      宿迁市境内古黄河控制点水位、流量见下表废黄河控制点水位、流量成果表控制位置桩号二十年一遇十年一遇水位(m )流量(m3/s )分洪(m3/s )水位(m )流量( m3/s)分洪(m3/s)徐洪河(下)0+000 25.49 0 24.49 0 宿泗交界 (上)50+550 22.5 88 88 22.0 63 63 9二、工程任务宿迁市古黄河宿泗交界以上段整治工程,将根据《江苏 省废黄河治理工程规划》的要求,按照排涝十年一遇,防洪二十年一遇的标准, 进行河道疏浚、 圩堤加固、 河坡护砌等,并按照《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对城区段古黄河两岸 进行绿化、景观建设三、工程规模宿豫县辖区的7.7km 河道内的阻水埂坝、淤积、杂草,需进行全面清理,并按20 年一遇防洪标准复堤,需完成土方 27.8 万 m3宿城区境内尚有16.4km 的河道没有疏浚, 水流不畅, 堤顶无防汛道路, 规划进行治理, 需完成土方87.3万 m3主要工程项目及分段工程量如下:(一) 、宿豫县1、皂河引水闸东段(桩号8+180~12+150)长 3.97km,拆除埂坝 8 道,疏浚土方1.84 万 m32、 皂河支口交界西段 (桩号 12+150~14+750) 长 2.6km,在原南堤的基础上疏浚河道,增做北堤。

      疏浚土方5.2万m3,加固圩堤21 万 m3,改建农桥1 座,拆除阻水农桥1 座建漫水闸 1 座3、右岸县区交界至张庙桥段(桩号35+300~36+400)长 1.1km,疏浚河道土方3.0 万 m3, 填筑圩堤土方5.0 万 m3二) 、宿城区1、皂河与支口界至蔡支坝段(桩号15+750~21+250)长 5.5km,疏浚河道,加固圩堤疏浚土方22 万 m3,加固圩堤土方 7.0 万 m3,并改建农桥2 座、排灌站1 座2、蔡支坝至宿靳高速黄河桥(21+250~ 26+350)长5.1km疏浚河道,加固圩堤疏浚土方27.0 万 m3,加固圩10堤土方 31 万 m33、宿靳高速黄河桥至傅庄涵洞段(桩号26+350~ 32+890)长 6.54km,清河道清障4、傅庄涵洞至南环路桥(桩号32+890~34+190)长1.3km,加固西堤加固圩堤3.3 万 m3,改建涵闸1 座 5、 南环桥至张庙桥 (桩号 34+190~36+400) , 长 2.21km,疏浚河道,加固圩堤疏浚土方20.0 万 m3,加固圩堤土方18.0 万 m36、张庙桥至朱闸与船行交界(左堤桩号36+400~39+800)长 3.4km,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