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1年宜宾市政府工作报告.doc

23页
  • 卖家[上传人]:j****s
  • 文档编号:44224994
  • 上传时间:2018-06-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7.50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2011 年宜宾市政府工作报告吴光镭各位代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下,在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下,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着力打造“一枢纽、一城、两中心、四基地”,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我们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战胜了低温雨雪冰冻、 “5.12”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进入宜宾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2010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870.8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6%,总量是 2005 年的 2.4 倍,稳居全省第 4 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55.6 亿元,比上年增长 35.6%,总量是 2005 年的 3.7 倍,由全省第 5位上升至第 3 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34.2 亿元,比上年增长 31.1%,五年累计完成 1635.8 亿元,是“十五”时期的 3.3 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61 元,年均增长 14.9%;农民人均纯收入 5610 元,年均增长 12.8%。

      物价保持总体稳定,2010 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3.2%一、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一、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工业强市战略取得突出成效2010 年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工业- 2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47.7 亿元,是 2005 年的 3.2 倍,由全省第 4 位上升至第 3 位;工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利润达139.82 亿元,是 2005 年的 3.9 倍,由全省第 3 位上升至第 2 位酒类食品、综合能源、化工轻纺、机械制造和建材等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发展,五粮液集团利税达 111.55 亿元、品牌价值达 526 亿元,天原集团成功上市,丝丽雅集团超常发展宜宾酒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宜宾被授予“中国白酒之都”称号中小企业茁壮成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6 户、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 77 户13 个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成效明显,入驻企业达 317 户,五粮液、阳春坝园区列入省“1525”示范工程,五粮液园区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10 年农业总产值实现 221.45 亿元,年均增长 5.09%。

      粮食连续 4 年增产,畜牧、林竹、茶叶、果蔬、蚕桑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宜宾早茶、南溪豆腐干、筠连苦丁茶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荣获“中国宜宾•早茶之乡”称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壮大,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 1 户、省级 12 户,农民专合组织达 1476 个百万元村达 1439 个,千万元村达 75 个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 603.5 万人次,创造劳务收入 411 亿元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10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16.1 亿元,是2005 年的 2.3 倍,由全省第 5 位上升至第 4 位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嘉信茂广场、莱茵时代广场、江北机电五金城等相继建成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或改造农家店 3232 家物流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安吉、天畅等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创办酒圣节、早茶节等活动,有效助推了特色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金融业加快发展,2010 年末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是 2005 年- 3 -末的 2.7 倍和 2.5 倍,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和“中国最具发展潜力金融生态示范城市”成功承办第四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暨 2006 中国四川(宜宾)国际旅游节,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10 年旅游总收入实现 108 亿元,是 2005 年的 4.3 倍。

      房地产、保险、中介、信息等产业加快发展二、强力推动投资和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二、强力推动投资和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宜水、乐宜高速公路等建成通车,宜泸渝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宜宾港志城作业区一期基本建成;完成长江宜宾段Ⅲ级航道整治,实现 1000 吨级船舶、3000 吨级船队常年昼夜通航成贵高速铁路开工建设五粮液机场项目通过预可研评审建成市内旅游环线、城市环线公路以及宜珙、江长、宜南等连接县城和产业园区的快速通道,新建 5座跨江大桥,二级以上干线公路里程达到 886 公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向家坝电站加快建设,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大窝 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叙府—泸州等 6 条 500 千伏输电线路竣工投运珙县电厂一期工程一号机组并网发电,福溪电厂一期工程加快推进筠连矿区鲁班山北矿、南矿建成投产,船景、新维煤矿加快建设全省震后最大异地重建工业项目金堂煤矿开工建设纳安线天然气管道建成输气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建成农村公路 9466.9 公里,基本实现乡镇通油(水泥)路、村村通公路,64.3%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惠泽水库等渠系配套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王家沟水库开工建设,向家坝灌区等项目前期工作顺利开展。

      完成病险水库整治 176 座,新增有效灌面 26.3 万亩解决120.98 万人饮水困难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 18.3 万口2010 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 171 万千瓦 4 -三、推动区县经济快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打造三、推动区县经济快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打造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扎实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 “市强县弱”经济格局基本改变区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9.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09年全部过亿元,2010年有6个区县过2亿元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在全省排位不断上升,翠屏区进入全省十强临港经济开发区加快建设临港经济开发区获批为省级开发区 《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宜宾港开港试运行,公用型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投入使用四、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四、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加快编制中心城区新一轮总规上报省政府评审,各组团控规进一步完善,绿地系统、保障性住房、酒都特色街区、城市风貌等专项规划编制进展顺利县城总规修编和近期建设规划编制有序开展全市104个建制镇、72个乡实现总规全覆盖,完成94个建制镇控规编制,基本完成698个新村规划编制。

      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建设投资达612.57亿元初步统计,2010年城镇化率达38.56%,比2005年提高10.26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62.5万人,建成区面积56.6平方公里,进入全省6个大城市行列翠柏大道建成通车;南岸西区、中坝组团、临港新城、翠屏新区等加快建设;酒都特色街区开工建设9个县城快速拓展提升,建成区面积增加26.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20.2万人屏山新城加快建设集镇建设和新村建设步伐加快城镇水电气路和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09.58亿元城市管理不断加强依法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全省“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现场会在我市成功- 5 -召开,全面推广长宁经验 “全域达标”和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市治理背街小巷260多条,拆除违法建筑达3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新增公交线路22条、公交车212辆,新投放出租车455辆长宁县城再次被确认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卫生县城”五、务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五、务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民生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民生工程建设投入达126.17亿元。

      城镇新增就业27.9万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项保险基本实现市级统筹 “新农保”试点参保人数达14.2万人31.84万城乡贫困群众得到医疗救助,符合条件的低保供养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58.7%解决了36239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改造了24479户棚户区居民住房解决了30.27万人的贫困问题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不断加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有序开展一批污染企业关停并转,除屏山外各县城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运,单位GDP 综合能耗逐年下降, “十一五”污染减排目标全面完成三江水质和城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市建设扎实推进,整理农村土地53.62万亩,新增耕地8.85万亩;累计成片造林81.4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75.7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0.71%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推进“平安宜宾”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普法教育不断深入,全社会民主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矛盾纠纷,信访总量不断下降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制,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加强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建设,建成宜宾数字地震台网。

      应急管理不断加强,公共危机预防和处置能力明显提升 6 -地方粮油储备体系更加健全产品质量、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进一步强化移民工作稳步推进扎实开展向家坝电站移民攻坚,完成1.02万农村移民安置移民永久安置房建设进展顺利,县城、集镇、公路等建设有序推进农村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全部落实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继续加强深入开展双拥创建和国防动员“五个一”活动,国防动员、交通战备、人民防空、消防、国防教育扎实推进再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国防后备力量应急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不断加强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不断加强教育事业成效明显教育总投入达124.6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48倍,教育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代课教师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实施职教攻坚,中职和普高在校生比例达到5.01:4.99,高职教育加快发展2010年高考本科上线突破万人大关市内高等院校在校生达2.65万人,净增0.74万人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民办教育进一步发展科技和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级32项累计授权专利4288件新增中国名牌产品2个、四川名牌产品18个;中国驰名商标7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户、省级29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

      被表彰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被批准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狠抓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培训各类技能劳动者27.4万人次,引进硕士881名、博士94名卫生和人口计生事业不断进步实施重点卫生建设项目316个,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6个区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参合率达- 7 -94.22%,受益农民300余万人次妇幼保健、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重大传染病、地方病防治成效显著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获“全国计划生育改革示范市”称号妇女儿童、爱国卫生、红十字会工作及老龄、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展文化体育等事业加快发展市图书馆建成投入使用,酒都剧场迁建基本完成,市广电中心建设顺利推进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10个、农家书屋1559家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新发展农村广播电视用户27万余户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市体育馆建成投入使用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工作扎实开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宗教事务、精神文明、文物保护、社科研究、新闻出版、气象、统计、档案、地方志、住房公积金等工作成效明显七、改革不断深化,开放合作取得新突破七、改革不断深化,开放合作取得新突破各项改革深入推进。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采购制度和增值税转型改革顺利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国有企业重组、股权分置等改革深入实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