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9—10.ppt

56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7960793
  • 上传时间:2018-07-0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16.83KB
  • / 5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九章 博弈论与寡头市场分析§ 第一节 博弈论基本概念 § 1.定义 § 博弈论或称对策论(Game Theory),直译为 游戏理论现实生活中的游戏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至少有两人参加;二是参与人的决策相 互影响如打扑克、下象棋顾客与商人的讨价 还价、寡头厂商之间的产量决策和价格决策等 因此我们把具备上述两个特征的活动统称为 博弈博弈论就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决策相互影 响的理性人是如何进行决策以获取最大收益的 1§ 2.构成完整博弈过程 需要规定的四件事: § 1)参与人或局中人即 有哪些人参与博弈 § 2)行动或策略什么人 在什么时候行动;当他行 动时,他具有什么样的信 息;他能做什么,不能做 什么 § 3)结果对参与人的不 同行动,这场博弈的结果 或结局是什么 § 4)报酬博弈的结果给 参与人带来的好处§ 例1:硬币博弈 § 1)参与人:两个小孩甲 和乙; § 2)行动或策略:甲乙两 人各往地上抛一个硬币, 甲先抛,乙后抛,要么反 面朝上,要么正面朝上; § 3)结果:若硬币同为正 面或反面,甲赢得乙一个 硬币,若硬币一正一反, 则甲输给乙一个硬币; § 4)报酬:一个一元硬币 。

      § 本例中每个参与人的输赢 可用货币值表示但也并 非都是如此2§ 例2:接头博弈 § 参与人:马大哈和太马虎 § 行动策略:两人分处两地不能沟通两人被告知到某地 见面,但都忘记了接头地点现各自作出决定去哪儿见 面,假设有两地供选择,但只能做一次决定和去一个地 方 § 结果:如他们相遇,则两人可共进午餐,否则只好怏怏 而归 § 报酬:见面共进午餐,每人得到的效用为100,扫兴而归 的效用是-20 § 本例中是把结果所带来的效用作为报酬,但没有 直接用数值表示在这类结果不含数值的博弈中 ,一般可通过指定效用值来规定报酬3§ 例3:疑犯博弈 § 局中人:犯罪人邦德和詹尼; § 行动策略:警局需要两人的口供作为证据,对 其隔离录供每人面对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 ; § 结果:一方坦白,另一方抵赖,则坦白方可获 释放,抵赖方则判刑10年;都坦白则各判8年 ;都抵赖则各判1年 § 报酬:以各自刑期的负数作为报酬 § 本例中的博弈是一个非零和博弈,同时又是不 合作博弈,即两人为获释和不被判刑10年,都 将会出卖对方 4§ 3.博弈的类型 § 零和博弈:博弈双方一人所得即另一人所失,博弈之和为0 ,如例1; § 非零和博弈:博弈双方一人所得与另一人所失之和不为0, 如例2和例3 ;是否为零和博弈要从结果看; § 合作博弈:局中人都希望行动或策略保持一致; § 不合作博弈:局中人至少有一方希望行动或策略不一致。

      一般说来,零和博弈一定是不合作博弈,但非零和博弈不 一定是合作博弈(如例3);是否为合作博弈要从愿望看 § 静态博弈:局中人决策时彼此不知对方的决策的博弈,如 例2 ; § 动态博弈:在信息交流畅通的情况下,决策时先后行动的 博弈,如例1; § 序贯博弈:即动态博弈5§ 4.博弈的描述方法 § 1)策略式描述:表述规定和定义,P276; § 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的策略表述:用支付矩 阵形式直观表描述8,-80,-10-10,0-1,-1坦白抵赖坦白抵赖詹 尼邦 德6§ 2)扩展式表述表述规定,P277 § 如例1,甲乙两个小孩往地上抛硬币,甲先乙后 ,若硬币同面,则甲赢得乙一个硬币,若硬币异 面则甲输给乙一个硬币由此可给出该博弈的博 弈树:1,-1-1,1-1,11,-1正正正 反反反甲乙乙7第二节 零和(常数和)博奕一、收益矩阵 设有厂商A、B为双头垄断, 各自的收益是彼此价格的 函数,市场需求为单一弹 性,因此不管对手采取何 种价格策略,其收益总是 恒等于一个常数即(常数)A可能的收益表A1 3 2 4A2 1 1.5 3AB B1 B2 B3B1 B2 B3A1 3 4 2A2 5 4.5 3ABB可能的收益表8上述两表改为矩阵形式即称收益矩阵:3 2 4 1 1.5 33 4 2 5 4.5 3=6 6 6 6 6 6= 61 1 1 1 1 1即常数和矩阵。

      9上述常数和矩阵可变成零和矩阵,方法是从 任一收益矩阵中减去常数和加上另一矩阵:3-6 2-6 4-6 1-6 1.5-6 3-6=+3 4 2 5 4.5 4-3 - 4 -2 -5 -4.5 -4+3 4 2 5 4.5 4=0 0 0 0 0 0当两人收益总和为零和矩阵时,叫两人零和对策.如果把A、B两 个厂商的收益看成是收益增量,则常数和对策就变成了零和对 策因为既然市场需求为单一弹性,那么任一厂商收益的增加 就意味着竞争对方收益的减少,或A的收益矩阵即B的损失矩阵二、“最大—最小值定理”(“Min-Max定理”)假定有A和B两个厂商,当他们互相不了解对方将采取何种策略 时,为避免风险,必须谨慎行事,作最坏的打算,A先找出自己 收益矩阵中各种策略所能获得的最小收益,然后选择其中最大 的收益作为自己的最优策略;B也如此行事,但A的所得即B的所 失,因此B将从最大损失中选出最小的一个作为其最优的策略10厂商Ⅰ可 能选择 的策略厂商Ⅱ可能选择的策略行的 最小值123A B3百万元 1百万元2百万元 1.5百万元4百万元 3百万元2百万元 1百万元列的 最大值3百万元2百万元4百万元厂商Ⅰ的收益矩 阵11A:“从最小收益中选取最大收益”(行)B:“从最大损失中选取最小损失”(列)可知为A 的最佳策略可选为B的最佳策略A的最优策略所获得的收益恰好等于B的最优策略所 遭受的损失,博奕结果为2,被称为对策解或均衡解。

      12§ 第三节 纳什均衡与寡头竞争 § 一、上策均衡与纳什均衡 § 上策均衡:上策均衡就是指由于每一个局中人 都有上策可用而仅仅使用这一策略的状况 § 如在疑犯博弈中,上策和下策区分明显,无论 对方选择坦白还是抵赖,另一方的上策都是选 择坦白因为对方坦白时,自己坦白虽然会判 8年徒刑,但选择抵赖将意味着10年的铁窗, 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抵赖绝对是下策,两 人都不会选择这一策略因材施教,不管对方 选择什么策略,己方都能以不变应万变,自己 的上策都是选择坦白P27613§ 纳什均衡:博弈中双方都没有绝对的上策,一方 的最优策略取决于对方的选择定义:P279 § 典型例子:如接头博弈若马大哈去甲地,太马 虎的上策就是也去甲地,反之亦反 § 博弈中甲和乙的选择必须相同 § 不存在纳什均衡的博弈:如例1的硬币博弈此 类博弈中也都没有绝对的上策,其上策的选择也 取决于对方的选择,但这一博弈中不存在以上定 义的纳什均衡因为若甲选择正面,乙的上策就 是选择反面(异面乙赢);但给定乙选择反面, 甲的上策选择就是反面(同面甲赢) § 博弈中甲和乙的选择相同,但乙和甲的选择并不 相同 § 纳什均衡与上策均衡的概念比较,定义:P280。

      14§ 二、寡头市场的纳什均衡 § 寡头垄断市场的定价和定产的情形与那什均衡类似对所 有生产者来说,最佳情况是在串谋或联合时实现利润最大 化但这种情况是不稳定的,因为双方都想以降低价格和 增加产量来增加利润当参加博弈的双方都这样做时,实 际上也就实现了那什均衡 § 在寡头市场中,一个厂商的定价和定产要考虑其竞争对手 的策略性行为,因此,各个厂商需要在假定其竞争者的行 为以后才能作出其最佳选择由于厂商会很自然地假定其 竞争对手也会在给定该厂商的行为后采取最好的行动,因 而我们假定各厂商考虑其竞争者,而其竞争者也将会这么 做联系前面那什均衡的概念,不难看出寡头市场的均衡 实际上是一个那什均衡 § 寡头市场可以有价格假定和产量假定两种那什均衡的情况 15§ 例如:有甲和乙两个生产者,他们在产 品价格竞争过程中面临以下选择: § 甲和乙都不降价:每家赢利800万 § 甲和乙都降价10%:每家赢利600万 § 甲降价乙不降价:甲赢利1000万,乙赢 利500万 § 乙降价甲不降价:乙赢利1000万,甲赢 利500万 § 由此可得甲乙两厂商彼此同时行动的静 态博弈的收益矩阵图示:16每家赢利 为600万甲赢利500万 乙赢利1000万甲赢利1000万 乙赢利500万每家赢利 为800万降价10%降价10%价格不变价格不变生产者甲生产者乙对于甲和乙来说,最优情况是价格都不变,但都为 单独降价后1000万的预期利润所吸引,于是都降价 10%,结果是都获得600万的利润。

      实现那什均衡厂商甲和乙价格博弈的支付矩阵17§ 三、寡头市场中的古诺模型 § 1)两厂商在竞争时的均衡产量与利润;§ 2)两厂商在串通时的均衡产量与利润;总产量为:均衡价格为:令可得到时利润最大18古诺双头垄断的均衡产量产量古诺均衡O串通的契约曲线厂商Ⅱ的反应函数厂商Ⅰ的反应函数竞争:串通:19第四节 动态博弈与先行者优势一、逆向归纳法求解纳什均衡例:P286逆向归纳法求解的方法是求解动态博弈的基本方 法具体地说,它是从最后行动的局中人的选择 入手考察其最优的选择是什么,然后,给定这一 选择,比他先行一步的局中人考虑到他的这一最 优选择后,再作出自己的最优选择,如此类推, 直到第一个行动的局中人作出选择 下例为只考察两阶段的动态博弈,即局中人甲先 行动,局中人乙后行动且行动后博弈就结束20扩展式的三阶段博弈: 从第三阶段开始倒推,局中人 甲选择L″,获得收益为3;倒推 到第二阶段,局中人乙选择L’,甲乙甲甲乙甲乙甲乙获得效益为1,因为他 预计甲会选择L″,他 若选R′收益将为0;倒推到第一阶 段,局中人甲 选择L,收益为 2,他若选R收 益只能为1 博弈的最终 结果:2和021第十章 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理论第一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 要素价格与使用量 一、要素与要素市场 § 1.生产要素 § 1)劳动;2)土地; § 3)资本;4)企业家才能 ;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包莫尔 提出企业家的十条标准: § ①合作精神; § ②决策能力; § ③组织才干; § ④精于授权;§ ⑤善于应变; § ⑥勇于负责; § ⑦敢担风险; § ⑧敢于求新; § ⑨尊重他人; § ⑩品德超人; § 因此,企业家是一个经济学 的概念,它是说明企业经营 者的一种素质,而不是一种 职务;企业家可以是厂长、 经理;但厂长、经理并非都 是企业家。

      社会主义条件下 的企业家须加上有社会责任 感 222.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生产 者行为消费 者行为要素 需求产品 需求产品 供给要素 供给生产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有许多共同之处;生产要素市场的特点: 1)生产要素市场是资源市场;2)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不同市场的地位不同; 3)生产要素需求是一种间接的、派生的、联合的需求;4)生产要素的价 格是生产要素的使用价格;5)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相互依赖性;DDDDSSSSPPOO 产品市场要素市场233.生产要素市场的类型 在产品市场上按厂商数目、产品性质等因素不同,可以分 为完全竞争,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24二、利润最大化与要素使用量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量的大小,是 由其在生产中追求最大利润的行为 决定的利润最大化表现为以最低 成本生产出最大产量的行为厂商 在决定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时,总 是要根据成本最小化或产量最大化 的原则这一原则在各理论部分中 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公式的含义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 所增加的成本即MC例,增加一单位 的要素价格为50元,而增加一单位要素 的边际产量为10,则每单位产量的成本 为要素价格的1/10,即:MC=50/10=5。

      厂商理论:25由此又引出两个新的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