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16页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初等教化机构最早产生于十六世纪的德国,由城镇主办,教习好用学问和新教教义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四周存在着很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四周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流程与方法: 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视察和分辨不同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看法、价值观:发展进一步探讨材料的爱好和愿望 【学习重点】 视察和分辨身边不同的材料 【学习难点】 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学习打算】 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学习流程】 一、视察我们四周的材料 1.这个单元我们将起先学习材料,板书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老师将学生说到的材料一一板书出来 2.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 3.沟通记录的状况,看看有没有出错 4.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对于难以推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请作出标记。
5.调查结束后,在小组内探讨以下问题: ①调查了多少物品?运用了多少种材料? 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③哪种材料运用得最多? 6.在小组沟通的基础上,全班沟通 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运用着,为什么大量运用它们呢? 二、视察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 1.我们四周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比如一扇门,就运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举例说说你的想法 2.四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探讨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并记录下来 3.沟通各组的记录状况,有不同看法的刚好补充,若认同其他组的观点,刚好将它补充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4.请保管好记录单,下次还要再运用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和在水中的沉浮实力 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流程与方法: 1.用简洁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觉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看法、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爱好。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视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加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爱护意识 【学习重点】 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 【学习难点】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学习打算】 学生(每小组):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玻璃杯、热水 老师打算:电路检测器、榔头 【学习流程】 一、比较硬度 1.比较纸和木头的软硬,出示纸和木头,说说它们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视察到的?(纸一折就变形,而木头不简单折) 2.比较纸、木头、金属的软硬,再出示金属一条,这三材料谁更硬一些 你是怎样视察到的? ①学生说说自己的原先视察结果,可能会出现方面,那金属条和木块谁更硬一些(用压、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区分它们的软硬) ②提出:推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划的方法,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就表示它比较硬,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 ③学生尝试用木头在金属上刻划或金属在木头上刻划,看怎样做能划出痕迹 3.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的软硬 ①假如再给你一种材料:塑料,它们的软硬又会是怎样的?(学生揣测) ②可以怎样检测它们的软硬? ③怎样做到有序地视察?(出示书P48的记录表) ④试验中须要留意哪些方面?(依据学生回答、老师再适当补充,出示活动题方) 活动提示: ⑴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两种材料的平面处。
⑵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⑷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留意不要划伤手指 ⑸依据我们视察到的结果,将木头、纸、金属和塑料按硬度从大到小的依次排列?哪种材料最硬? 二、相识金属 说说四周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属? 为什么用金属不用其它材料(依据学生的举例,出示材料开展试验) 1.易传热 将大小相同的木条、塑料和金属条同时放入热水中,过一段时间,用手摸一摸哪一种材料最热? 2.能导电 老师演示,将木条、塑料、金属条分别接入电路检测器,视察电灯泡是否发亮 3.延展性 试着用榔头轻轻敲打铜丝,视察铜丝发生了什么改变? 4.有金属 用砂纸磨擦铁钉、磨擦部位发生了什么改变? 三、饮料罐的故事 1.组织学生阅读第50页,了解一个饮料罐的生产流程 2.探讨 ①铝片之所可以做成饮料罐,主要利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 ②在易拉罐的制作流程中,要消耗哪些资源,会产生哪些问题? ③我们怎样合理运用消费金属材料?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3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实力。
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流程与方法: 1.用简洁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觉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看法、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爱好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视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加材料循环运用,节约资源的环境爱护意识 【学习重点】 用简洁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 【学习难点】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学习打算】 学生(每小组): 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 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 3.测量弯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老师:同样宽度、厚度的粗塑料条、木条各一根,两桶水 【学习流程】 一、柔韧性的相识 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分别去取同样重的两桶水,视察塑料条 木条的改变状况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其它同学视察,然后汇报视察到的状况(木条断, 料条没有断;塑料变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最终断了) 老师指出: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柔韧性。
二、比较3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 1.供应三种物体,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塑料、不锈钢) 2.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提示学生材料不要弄断) 3.学生汇报比较结果,当各组看法分歧时,引导学生发觉:比较的材料由于宽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这样比较它们的柔韧性是不公允的 4.老师出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条、塑料条、不锈钢条,问:可以怎样探讨它们的柔韧性? 5.学生小组探讨、汇报,老师引导,最终边小结边演示操作步骤: ⑴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视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⑵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6.学生分组试验后汇报试验状况 三、相识塑料 1.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出示各种塑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视察后思索: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视察和思索的结果记录在气泡图上 四、探讨了解塑料的循环运用 1.阅读教科书,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2.出示可回收标记,相识可回收标记。
3.探讨:我们以后在运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当留意什么?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4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实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实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流程与方法: 1.用视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觉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看法、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爱好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视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加材料循环运用,节约资源的环境爱护意识 【学习重点】 用视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学习难点】 通过比较发觉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学习打算】 学生(每小组): 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2.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3.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 老师:古代造纸的录像 【学习流程】 一、导课 小嬉戏:各取所需 详细规则:老师出示木头、纸、铁、塑料,让学生依据详细状况选择材料,并简洁说明理由详细情境设置举例:做一个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 #教案# 导语:刚才同学们依据详细状况选择了不同的材料,我们认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实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
这节课,让我们来探讨材料的吸水性吧 二、谁更简单吸水 1.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谁更简单吸水,为什么这样想?把揣测结果记录在试验记录单上 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挚友来帮忙,你们准备怎么做?(学生小组设计试验,只要求简洁设想) 3、老师补充视察、试验要点: ①.试验的公允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②.从侧面视察水滴的改变,既要视察水滴的改变,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改变 ③.留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视察到的视察 ④.依据视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快的小组思索: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4.学生分组试验后汇报 可预期的发觉: ①.纸的吸水实力、木头次之、塑料和铁最弱 ②.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三、纸的视察 1.供应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教案# 导语:纸的吸水性,有些同学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更细致地来视察两种纸吧 2、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化的视察呢?进行视察方法的指导(可以折、撕、揉、用放大镜看、放到水里泡一泡……)老师应提示学生留意视察的依次。
3、小组视察后全班沟通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纸的特点,均应赐予确定,要留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 4、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觉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进行视察学生视察悬浮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