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广东省潮州市鸿程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4页2022年广东省潮州市鸿程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2g 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0.2mol/L B. 0.04mol/L C. 1mol/L D. 2mol/L参考答案:A2. 1919年,科学家第一次实现了人类多年的梦想——人工转变元素这个核反应如下:147N + 4 2He → 178O + 1 1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78O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 B.1 1H原子核内有1个中子C.O2和O3互为同位素 D.通常情况下,He和N2化学性质都很稳定参考答案:D略3. 标准状况下,mgA气体与ngB气体分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与气体B的质量比为m:nB. 25℃时,1kg气体A与1kg气体B的分子数之比为n:mC. 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气体B的密度比为m:nD. 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气体A与气体B的体积比为m:n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在标准状况下,mgA气体与ngB气体分子数相等,则A气体与B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为m:n。
A、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同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m:n,A正确;B、相同质量,分子数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1kg气体A与1kg气体B的分子数之比为n:m,B正确;C、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气体B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气体A与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m:n,C正确;D、同温同压,相同质量的气体体积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A与B的体积比为n:m,D错误,答案选D4. 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AHD水硫酸烧碱胆矾B黄铜NO2盐酸石灰水FeSO4C碘酒一氧化碳磷酸NH3·H2O食盐DH2Fe3O4HNO3纯碱小苏打参考答案:A略5. 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生成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标况下),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9.02g B.8.51g C.8.26g D.7.04g 参考答案:B略6. 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A.不溶于水,且必须不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 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参考答案:AB略7. 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 )A.钢 B.青铜 C.铝合金 D.氧化铁参考答案:B略8. 如右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NaCl的琼脂热溶液,冷却后形成琼胶(离子在琼胶内可以移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 B.b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C.a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 D.b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参考答案:B略9.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装置图以及对应操作正确的是( ) A.蒸馏 B.过滤 C.分液 D.移液参考答案:C【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冷却水下进上出;B.过滤需要引流;C.分液漏斗分离分层的液体混合物;D.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解答】解:A.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冷却水下进上出,则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烧瓶的支管口处,冷水下进上出,故A错误;B.过滤需要引流,图中缺少玻璃棒,故B错误;C.分液漏斗分离分层的液体混合物,图中分液操作合理,故C正确;D.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D错误;故选C.10.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有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②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③在K、Fe2+、S2-、Na+中只有1种粒子不具有还原性④由X变为X2+的反应是氧化反应⑤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还原剂 ⑥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⑦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A. ③④⑤ B. ④⑤⑦ C. ①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⑤⑥⑦参考答案:A【详解】①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同种元素既被氧化也被还原,如氯气与水的反应中,Cl元素既被氧化也被还原,①错误;②阳离子或阴离子可能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如亚铁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②错误;③处于较低价态的微粒具有还原性,则只有Na+不具有还原性,③正确;④X变为X2+的反应中X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④正确;⑤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⑤正确;⑥非金属单质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如氯气与NaOH的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⑥错误;⑦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例如氯化钠等,⑦错误。
答案选A11. 20℃时向50mL 1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1mol/L的盐酸75mL,在液面上收集所产生的气体,这些气体经干燥后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A. 840mL B. 560mLC. 小于840mL,大于560mL D. 略小560mL参考答案:D12. 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CO2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A.通入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在空气中燃烧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D.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氧气参考答案:A13.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1+Q2>Q3 B. Q1+ Q2>2Q3 C. Q1+Q2<Q3 D. Q1+ Q2<2Q3参考答案:C14. 下列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 A.D3O+ B.Li+ C.ODˉ D.OHˉ参考答案:D15. 下列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D.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参考答案:A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检测次数溶液中检测出的离子第一次KCl、K2SO4、Na2CO3、NaCl第二次KCl、BaCl2、Na2SO4、K2CO3第三次Na2SO4、KCl、K2CO3、NaCl(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__________次检测结果不正确。
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首先,向溶液中滴加___ __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其次,然后继续加入过量的该溶液,其目的是 ;第三,上述反应结束后,向溶液中再加入 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第四,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参考答案:(1)_二_2)____HNO3___,目的是 检验是否存在CO32- ;目的是 除去CO32- ; Ba(NO3)2 ,目的是 检验是否存在SO42- ;AgNO3__,目的是 检验是否存在Cl- 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7分)使一定的磷化氢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两支加热的硬质玻璃管,第一支玻璃管中装有铜屑,发生反应为: ,玻璃管质量增重4.96g;第二支玻璃管中装有氧化铜,充分反应后质量减少了5.76g。
求:(1)原混合气体磷化氢和氢气的体积比 (2)标准状况下,原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多少参考答案: 4∶3 0.91g/L18. (8分)现有H2SO4和Na2SO4的混合液200mL,其中H2SO4的浓度为1 mol?L-1,Na2SO4的浓度为0.5 mol?L-1若使该混合溶液中H2SO4和Na2SO4的浓度分别变为2 mol?L-1和0.2 mol·L-1,应加入39.2%的H2SO4溶液(密度为2.00 g/cm3)多少毫升?加水至多少毫升?参考答案:(8分)100ml 500ml略19. (4分)将标准状况下,33.6L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500mL的溶液求该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多少?参考答案: 500ml=0.5L n=V/Vm=33.6L÷22.4L/mol=1.5mol C=n/V溶液= 1.5mol÷0.5L=3mol/L 。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