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doc
19页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掌握要点:•人体八大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学前儿童八大系统与成人不同的特点•保育要点第一节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是人们从事劳动和运动的主要器官 它构成人体基本轮廓,能支持体重,保护内脏一、 骨骼骨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骨膜是一层结缔组织,有营养骨的作用,骨膜内的 成 骨细胞对骨的生长有重要作用骨质包括骨松质和骨密质骨髓填充在骨髓腔 和骨 松质的空隙里幼儿的骨髓全是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人的骨髓腔里骨髓 变成黄 色(脂肪组织),只有当大量失血或患败血症时,黄骨髓能恢复造血功能骨的成份:有机物和无机盐有机物有韧性和弹性无机盐使骨坚硬变脆儿童 骨 中有机物较多,韧性和弹性较好随着年龄增长,骨中无机盐不断沉积,骨硬 度加 大骨与骨的连结叫骨连结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有的骨连结为直接连结,例如 颅骨;有的骨连结为微动连结,例如脊椎骨;有的骨连结可以活动,叫关节,例如, 下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等等二、骨骼肌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附着在骨骼上,可以受意识支配,又称随意肌(有 的肌肉组织是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如肠道的平滑肌 )三、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1)幼儿骨骼发育的特点① 骨膜较厚。
骨骼在不断加长、加粗受损伤时,恢复也比较快速② 全是红骨髓③ 有机物多,无机盐少,骨化尚未完成儿童几种主要骨的发育特征 颅骨(颅骨的骨化最晚在婴儿 12-18 月已完成,幼儿园 里很少遇到腕骨没钙化好:腕骨共 8块,出生时全部为软骨,以后逐渐钙化,到 10岁左右 才能 全部钙化(根据腕骨的发育情况可以测试骨龄)所以婴幼儿的手劲儿小,为 他们 准备的玩具要轻,精细动作时间不宜过长脊椎骨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从背面看脊柱,它又正又直但从侧面看脊柱, 它 并非一根“直棍儿”,而是从上到下有四道弯儿这四道弯儿叫做“脊柱生理 性弯 曲”上述生理性弯曲是随着婴幼儿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但要到发育成熟的年龄, 这 些生理性弯曲才能完全固定下来 在脊柱未完成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可以导 致脊 柱变形,发生不该有的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骨盆还没长结实:婴幼儿的骨盆和成人不同,还没长结实在蹦蹦跳跳时,要注 意 安全比如,幼儿从挺高的地方往硬地上跳,就可能伤着骨盆的骨头,使骨盆 变 形足弓的作用:一是增加人站立的稳定性;二是保护脚底的神经和血管,减少地面 对 身体的冲击力④ 关节的特点:关节窝较浅,柔韧性大,但是牢固性差。
容易引起脱臼2)肌肉的特点:一是肌肉收缩力差,容易疲劳;二是大小肌肉群发育不同速四、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保育要点是根据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来的,所以可以有针对性的记忆 )1. 培养儿童各种正确的姿势,预防脊柱和胸廓的畸形幼儿应注意做到十个字: 头正,身直,胸舒,臂开,足安2. 合理组织户外运动和体育锻炼营养和阳光是婴幼儿长骨骼所必需的营养(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制造 出 维生素D)另外,适当的运动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组织活动时应注意:①全面发展动作 ②保证安全,防止伤害事故勿猛力牵拉 婴 幼儿的手臂,防脱臼;避免从高处跳下,保护骨盆3. 供给足够的营养,保证蛋白质,矿物质的摄入4. 衣服、鞋帽应宽松适度第二节循环系统一、血液循环系统(一) 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1 .血浆 ——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2. 红细胞 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3. 白细胞一一吞噬入侵身体的微生物和人体本身坏死衰老的细胞4. 血小板——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二) 心脏的结构及主要功能:(三) 血管的分类及主要特点1. 动脉2. 静脉3. 毛细血管(四) 血液循环1. 体循环2. 肺循环二、淋巴系统1•淋巴管2•淋巴液3•淋巴结4•扁桃体5•脾脏三、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一)学前儿童血液循环系统的特点1.血液的特点:(1)血量相对比成人多,年龄越小,比例越大。
含水分多,含凝血物质少 (3)红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量不稳定淋巴细胞具有免疫 功能学前儿童2)血浆4)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小,肌体抵抗能力差2. 学前儿童心脏的特点:(1)心脏相对大于成人 (2 )心排血量较小3 )心率快3. 学前儿童血管的特点:(1)管径粗,毛细血管丰富2)血管比成人短3)血 管管壁薄, 弹性小4)血压低四、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一)防治贫血(二)服装宽松适度(三)动静交替、劳逸结合(四)科学组织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五)合理营养(六)预防疾病作业指导:课后第二题:血液循环的过程是什么?答:血液借助心脏节律性搏动,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后返回心脏,这是总血液 循环总血液 循环又分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排出 T 主动脉及各级动脉 T全身各部组织的毛细血管网T各级静脉T上、下腔静脉T右心房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排出T肺动脉 T 肺泡壁毛细血管 T 肺静脉 T 左心房第三节呼吸系统一、概述(一) 呼吸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1 .呼吸道(1) 鼻:保护呼吸道和肺(2) 咽: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3) 喉:是气体通道也是发音器官(注意会厌软骨的作用)(4) 气管和支气管:属于下呼吸道,分泌的粘液有益菌和抗病毒作用。
2•肺: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二) 呼吸运动三) 肺的通气量二、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一) 呼吸器官的特点1. 鼻腔:富有血管,没有鼻毛,易感染2•咽:耳咽管较短,宽,平直3. 喉:喉腔狭窄,粘膜柔嫩,富有血管和淋巴4. 气管和支气管:管腔较狭窄,柔软、缺少弹性组织,较干燥,易发炎5•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肺泡量较少,易被粘液堵塞(二) 呼吸运动的特点1. 呼吸量少、频率快2. 呼吸不均匀三、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保育要点一)培养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三)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四)严防异物进入呼吸道五)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六)保护声带第四节消化系统一、概述: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一)口腔1. 牙齿2. 舌二) 食管(三)胃(四)小肠(五)大肠(六)肝脏(七)胰腺二、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一)口腔1•牙齿:乳牙牙釉质薄,牙本质脆软,牙髓腔较大,容易患龋齿2. 舌3. 唾液腺(二)食道(三)胃(四)肠:1、吸收能力较强2、消化能力较差3、肠的位置固定较差(五)肝:相对较大,肝功能不完善,解毒能力较差(六)胰腺三、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保育要点(一)注意口腔卫生(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四)保持愉快情绪并安静进餐(五)饭前后不做剧烈活动六)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第五节泌尿系统一、概述1 •肾脏2 •输尿管3 •膀胱4•尿道二、 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特点1 •肾脏2 •输尿管3. 膀胱:尿总量较多,储尿功能差,年龄越小,每天排尿次数越多4•尿道:短,黏膜柔嫩,弹性组织发育不全,尿路黏膜容易损伤和脱落。
三、 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保育要点1. 供给充足的水分2 •养成学前儿童定时排尿的习惯3 •注意清洁卫生,预防尿路感染第六节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 见课本 30页图示(一)中枢神经系统1. 脊髓2•脑(二)周围神经系统1. 脑神经2. 脊神经二、神经系统活动的方式(一)反射(名词):反射是人体对外界和内部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是神经活动的基 本方式二)条件反射(名词):人类 诜翘后天获得的,在生活过程型■■欢为跫 纬傻模跫 瓷浠 i 辖⑵鹄吹母呒渡窬 硕 l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