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_500大比例尺地形图新测和更新项目技术设计方案和对策.doc

22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27791936
  • 上传时间:2023-06-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9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d...5设计方案5.1软件和硬件配置要求5.1.1软件设备软件配置见表5.1-1:表5.1-1 主要软件投入情况序号设备名称数量用途1CASS9.1 10套DLG编辑2航天远景数字摄影系统5套数据采集3ArcGIS4套数据整合及入库4Office系列办公软件2套技术文档编制5.1.2硬件设备使用的仪器设备作业前均应按照要求进展全面检查,完好率100%硬件设备配置见表5.1-2:表5.1-2 主要硬件设备投入情况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主要技术参数数量备注1.全站仪NET05X、TC402、TS020.5秒,2秒10/2.GPS接收机南方S82、S82-T1+0.5ppm10/3.计算机戴尔高性能计算机高配15/4.脚盘、手轮、脚踏、配套5/5.立体眼镜配套3D5/6.绘图仪惠普t790A01/7.扫描仪惠普高配1/8.打印机佳能LBP6300dn高配1/9.照相机佳能高配5/10.摄像机尼康高配1/11.车辆五菱宏光/奥德赛正常使用2/5.2技术路线工程全采用 “内业→外业→内业〞作业模式进展施工。

      1〕数据更新模式1:5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方法依据地形要素变化率分为新测、修补测地物要素变化率参照GB/T 14268-2008附录B中地图格网统计法计算地物变化率计算以图幅为单位,以图上1cm2 格网为1个变化量统计单位〔G〕,以公式α格=〔m/M〕×100%公式中α格为地物变化率,m为图幅内地物要素变化的总G数,M为图幅的理论总1cm2格网数〔M>m〕当地物变化率α格>40%时,进展重测,图幅内全部地理信息要素进展测绘当地物变化率α格<40%时,进展修测,对图幅内局部地物要素和相应变化了的地貌进展实测修正原数据采用修测或修编更新方法更新超过3次,要对全部的地理信息要素进展重测2〕数据变化信息获取方法将2015年DLG数据与2017年0.05米DOM数据进展套合比照配合人工巡查获取整个测区全面的变化信息3〕数据更新内业立体采集为主,外业实测为辅进展数据更新结合测区的地形地貌及地物特点,采用航测数字法成图,平面和高程数据都由航测内业采集数据采集先内业判测,后外业调绘、外业补测,数据编辑整理,再数据入库5.3图根控制测量5.3.1图根点的布设1〕图根平面控制点逐级布设,每个控制点宜保证有一个以上的通视方向。

      2〕图根控制点是地形图修测和地形图测量的依据,图根点在 基本控制点基础上加密3〕图根控制测量采用山东省GPS连续运行参考站〔SDCORS〕为基础进展布设4〕图根点的密度以满足地形、地物点及界址点的数据采集为原那么,合理布设并应尽量的均匀分布,每幅图不少于4个〔包括各等级控制点〕,个别情况至少2个5〕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及高程中误差不得超过±5cm5.3.2图根点测量在SDCORS系统下采用RTK架设三脚架施测观测时间不少于20个历元的两次观测,采样间隔2s-5s两次独立观测平面较差应不大于4cm,高程较差不大于4cm,取中数为最后成果,否那么重测5.3.3图根点点位和编号固定图根点的点位用大道钉或埋石作为点位固定标志,其它图根点的点位标志设置临时标志,保存期应在工程完成后2年埋设的标石的规格按标准要求进展图根点的编号共4位,顺序号前分别冠以大写字母“T〞、表示,即“T0001〞……“T0099〞等,本标段内编号为T2001-T5000图根点的各种计算和最终成果均取至0.001m,图根点的观测手簿及计算过程应整理提交5.3.4图根点外业实测检查图根点的外业实测检查应满足:坐标较差〔相对于图上距离〕≤±0.15mm,高程较差≤1/7 基本等高距。

      5.4技术方案5.4.1新测局部技术方案5.4.1.1技术流程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完成1:500 DLG数据采集,详见图5.4-15.4.1.2作业方法采用先内后外的测图方式,通过立体影像模型进展要素判读与采集〔包括图形和属性〕,对难以确认的要素内容进展标记;立体测绘的地形要素按相应符号进展编辑,并加注各类注记数据按内业定位,外业定性的原那么进展采集,然后将调绘图返回内业进展编辑成图a.建立立体像对利用空三加密成果,使用用航天远景航测软件恢复立体模型b.内业数据采集使用航天远景数据采集软件,在立体环境中进展影像判读,使用标准的数据格式和符号采集地图要素平面和高程精度采集符合标准要求,点、线、面采集符合规定要求,要素采集做到不移位、无遗漏;地貌采集要正确反映地貌形态、类别和分布特征,高程点采集在明显地物点和地形特征点上,采集时保证测标切准模型,最后将采集数据生成DLG内业立体判测检核已有的像控及空三资料外业调绘内业计算机编辑修改成图1:500DLG回放图纸外业检查最终检查通过提交成果验收踏勘及资料收集技术设计设计审批是数据入库外业实测、地形补测控制测量否图5.4-1 DLG生产技术流程图d.外业调绘。

      实地进展核查、补测和纠错,同时进展地理要素性质调绘,将结果标绘在外业调绘底图上交回内业,测绘局部地物点检查精度e.内业编辑、建库内业根据外业调绘底图和补测数据进展编辑整理,根据标准数据库构造利用arcgis软件建立数据库5.4.1.3立体测图要求a.在立体模型下只采集能看到的要素,被植被阴影遮盖的地方可不采集,但应进展必要标注,待外业调绘时补测b.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测定位点、定位线c.点状要素采集时,应正确判定点位几何中心和方向;要注意有向线状符号采集时符号生成的方向d.居民地的各类建〔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构造特征e.因多数房屋需要改正房檐,测标可按房檐外边沿测量f.像对之间DLG数据必须在立体模型中进展连接g.加强立测数据的质量检查,每个像对测图完成后,要由生产部门检查员在立体环境下进展检查,并记录签字5.4.1.4外业调绘要求实地调绘前应对内业判绘的数据进展分析,做好内外业技术上的沟通,以保证地形图要素(包括图形要素和属性信息)表达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调绘应判读准确、描绘清楚、图式运用恰当、注记准确;调绘人员应坚持“走到、看到、问到、绘清〞的原那么;应在野外对航测内业成图进展全面实地检查、修测、补测、地理名称调查注记、房檐改正等工作。

      a.对内业预判的地形图要素进展核查、纠错、定性,对内业漏测和难以准确判绘的图形信息〔如遮盖区域〕和无法获取的属性信息〔如地理名称等〕进展调绘b.对影像清晰内业漏测的地物不必补测,直接在图上标绘c.对主要街道被遮挡的地物补测、标绘d.调绘房檐宽度e.对各类检修井进展定性f.外业清绘除地类界可使用简化符号外,其它按?图式?规定的符号〔符号大小、线粗〕清绘;面积较大植被范围线内可配置1-2个相应符号加文字说明表示g.对于地物性质可采用符号化表示或者注记表示,如对于内业量测的不明线,外业确定后,可标注文字注记,不必再绘制符号表示,但文字注记应标注清楚,做到与地物一一对应h.变化区域以及新增区域用蓝色笔表示,并进展补测变化较小,人工能丈量的区域,采用丈量补测法,并标注相应的尺寸;变化范围较大时,圈出范围用仪器补测i.影像上有而实地已经消失的地物用红色笔打叉去掉,涉及消失范围的用红色笔勾绘出范围j.调绘完后要进展图幅接边,接完边后要在已接的边处写上“已接边,接边人:XX 检查人: XX和接边日期〞,需两接边人签字认可,一人接边一人审核,接边的原那么是接东南送西北k.调绘完成后在图幅的右下角写上调绘时间、调绘员姓名等整饰信息。

      并把调绘底图与补测数据一起提交内业,进展后续内业编辑5.4.2修补测局部技术方案5.4.2.1作业流程详见图5.4-25.4.2.2作业方法采用外-内-外的作业方式利用2015年DLG数据套合最新DOM成果进展变化区域识别,在调绘底图上标画出变化区域并到实地进展核查、补测和纠错,同时进展地理要素性质调绘,将结果标绘在外业调绘底图上,通过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测图的方式进展修补测,再对修补测的数据进展内业编辑整合,最后进展数据外业检查〔1〕资料收集收集2015年DLG数据和新测制的DOM资料,通过套合形成工作底图〔2〕变化区识别在形成的工作地图上,通过内业判读、分析,勾画出变化区域;并统计变化区域面积,核实外业工作量为外业数据采集做好方案安排〔3〕外业补测对已有地形图要素进展核查、纠错、定性,变化区域以及新增区域用蓝色笔表示,并进展补测变化较小,人工能丈量的区域,采用丈量补测法,并标注相应的尺寸;变化范围较大时,圈出范围用仪器补测地形图上有而实地已经消失的地物用红色笔打叉去掉,涉及消失范围的用红色笔勾绘出范围〔4〕内业编辑、建库内业根据外业调绘底图和补测数据进展编辑整理,根据标准数据库构造利用arcgis软件建立数据库。

      详细查找变化区域,划定更新修测范围图形编辑外业自查、互查;内业修改整理开展图根控制,立体采集数据与已有地形数据的整合、接边处理与加工,进展数据更新资料收集数据转换全要素图形数据处理、属性输入DLG数据质检、相应工序修改提交成果验收数据入库检查、修改合格入库前检查不合格元数据制作元数据文件图5.4-2 地形图更新技术流程5.4.3仪器设置及测站定向检查〔1〕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仪器高应准确量取至毫米〔2〕应以较远一侧站点〔或其他控制点〕标定方向〔起始方向〕,另一测站点〔或其他控制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平面位置误差应小于0.2×M×10-3〔m〕,M是检测距离〔3〕检查另一测站点〔或其他控制点〕的高程,其较差不应大于1/6 基本等高距〔4〕每站数据采集完毕时,应对标定方向进展检测检测结果如超过〔2〕或〔3〕所规定的限差,检测前所测的碎部点必须重测5.4.4测站点与碎部点观测记录〔1〕数据采集所生成的数据文件应便于检索、通讯与输出〔2〕外业数据记录文件应是一个文本文件,其格式可自行规定,但应具有通用性,便于转换〔3〕数据记录文件应及时存盘,并做好双备份5.4.5数据采集外业数字测图一般以作业分区为单位统一组织作业。

      当作业分区较大或有条件时,可在作业分区内按自然带状地物〔如街道线、河流线等〕为边界限划分假设干个相对独立的小区各小区的数据组织、数据处理和作业应相对独立,作业小区及小区间在数据采集和处理时不应存在矛盾,防止造成数据重叠或漏测当有地物跨越不同作业小区时,该地物应完整地在某一小区采集完成应利用全站仪+小棱镜进展1:500外业数据采集,采集可采用极坐标法、方向交会法、偏心测量法等方法进展要特别注意每站施测前都应对控制点数据〔x、y、h〕进展检校,并应随时对已测过的明显地物点进展检测〔即测量重合点〕,以有效地减免错误〔1〕点状要素〔独立地物〕能按比例表示时应按实际形状采集,不能按比例表示时应准确测定其定位点或定线点有方向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