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c****
  • 文档编号:215303955
  • 上传时间:2021-11-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0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试试身手吧,这些特别标记的字,“知之”仍是“不知”?论语八就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 .子曰:“学而.不思就罔,思而.不学就殆;”4.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 .内自省也;”6.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7.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8.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寓言三就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 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 ”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 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 .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 .归;人皆贺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 .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 胡人大入塞, 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 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阿豺折箭 阿豺有子二十人;阿豺谓曰: “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 ”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 “汝取十九只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就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言终而.死;渡者之言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 尚开也;速进,就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 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 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 “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 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 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仍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 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 桓侯体痛, 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 .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黔之驴黔无驴,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就无可用, 放之山下; 虎见之, 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 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 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噫. 形之庞也 ,类有德;声之宏也 ,类有能;向不出其技 ,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如是焉 ,悲夫.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如出其中;星汉辉煌,如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闲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七年级常考文言文虚词用法之一、代词1、人称代词,译作“他” 、“她”、“他们”①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②桓侯故使之问之;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 、“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②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作“的”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学习必备欢迎下载③日月之行,如出其中; ④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狼》)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③宋何罪之有?(《墨子 .公输》)三、动词,译作:去、到 ①吾欲之楚;而,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 “而且” “并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①敏而好学;2、表示顺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 “就” “而且”“并且”或不译;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扁鹊望桓侯而仍走; ③堕而折其髀;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 “然而”“却”“可是”;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学而不厌4、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 “着”或不译;①睨之,久而不去; ②默而知之5、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 “所以”“因而”;以1. 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①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形译为“用” “拿”“凭借”“依据”“根据”“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以钱覆其口; 公亦以此自矜②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例:医治好治不病以为功;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缘由,可译为“因” “由于”;例: 天下之以躁急自败,④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 ,可译为“在”“从”;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 ,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带领”“带领”;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③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 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 “以致”等;④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缘由的分句前,可译为“由于” ;3. 复音虚词 “以是”“ 是以”,相当于 “因此”,引出事理进展或推断的结果;例:是以谓之文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