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层的观察与描述.doc
4页煤层的观察与描述煤层的观察与描述、 井筒、石门等穿层巷道所揭露的煤层,不论是否可采,均应按《矿井地质规程》的要求进 行观测、描述2、 沿煤层掘进的巷道(包括工作面切眼) ,其煤层观测点和间距,根据煤层的稳定程度分别为: 稳定煤层大于 50 米不小于 100 米;较稳定煤层大于 25 米不小于 50 米;不稳定煤层大于 10 米不小于 25 米;极不稳定煤层不大于 10 米3、 稳定和较稳定煤层,两观测点的煤厚之差大于 0.25 米或倾角之差大于 5°时,在两测点间必 须增加一个观测点4、 两观测点间有构造时,必须测量其产状 ,并绘制素描图5、 各煤层观测点的描述内容包括煤层结构、煤层厚度、煤层顶底板岩性、煤质、煤层含水性 等6、 当煤层变分叉尖灭时,应着重观测煤层的结构、煤质、厚度及煤岩层的接触关系、煤层顶 底板的变化情况、围岩岩性特征,为分析煤厚变化原因,预测变薄带、可采边界、分合区 界积累资料7、 当煤层受古河床冲刷时,应着重观测冲刷带的衷刷标志、延展方向、岩性、宽度、深度以 及煤厚和煤质,系统收集供判明冲刷类型、推断冲刷变薄带方向和范围的基础资料,并采 取定向标本8、 当煤层受褶皱、断层 、岩浆侵入及喀斯特陷落破坏,并引起煤厚变化时。
应着重观察煤质、 煤岩层接触关系、煤层结构及煤厚9、 煤岩特征的观测、描述应包括煤的光泽、颜色、断口、硬度、脆韧性、内生裂隙数量及发 育特征,以及宏观煤岩组分、煤的碎裂特征、煤的名称等10、 煤层结构的观测应包括煤层的各个分层和夹矸层的层数、厚度、稳定性,夹矸的形态、岩 性特征及其接触情况对复杂结构的煤层,对各分层和厚度大于 0.05 米的较稳定的夹矸, 均应进行分层丈量11、 煤层厚度观测应遵守的规定:12、 煤层顶底板的观测内容:(1) 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厚度及与煤层的接触关系,顶板裂隙的发育程度以及岩石的坚硬程度 等,并需绘制小柱状图 (2) 伪顶、直接顶板的岩性如有变化或不稳定时,需观测其厚度变化范围和尖灭点的位置 13、 煤质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煤的变质程度、灰分的变化,以及后生变化对煤质的影响等 14、 煤层含水性的观测内容主要是煤层的出水情况一般分干燥、潮湿、滴水、淋水、涌水等四) 煤岩层产状的观测1、 顺层巷道中煤岩层产状的观测:(1)煤层顶板较平整时的操作程序:A、 用半圆仪的直边在顶板层面上移动找平;B、沿直边方向划一条线段;C、 用矿灯照此线段,在罗盘保持水平的条件下转动罗盘,使罗盘玻璃镜中的长线与走向线在 镜中重合;D、 磁针所指的方位刻度值即为煤层走向方位角;E、 将半圆佼直边贴在层面上,垂直走向即可测出煤层倾角;F、 顺倾斜方向可用罗盘测出煤层倾向。
G、 用产状符号在草图上标定煤层的倾斜方向 (2) 煤层顶板不平整时,可在上、下帮的稳定夹矸或底板面上挂半圆仪拉线,找出最大化解, 并用罗盘测出其倾向利用走向与倾向的夹角为 90°的关系,求出煤层走向 (3) 当巷道内的金属支架、铁轨、电缆对罗盘有干扰时,不得使用罗盘煤岩层产状可采用几 何丈量法求得2、 穿层巷道中煤岩层产状的观测:(1) 一般穿层巷道中煤岩层产状的观测:A、 在巷道两帮选同一层面,用绳挂半圆仪并拉平;B、 用罗盘测出煤层走向;C、 在与走向垂直的层面上,用半圆仪测出化解;D、 按走向与倾向夹角 90°的关系,求出倾向 (2)在与岩层走向夹角较小的巷道中观测产状 时,可在巷道中间测得两组视倾向、视倾角,也可以在掘进工作面及一帮分别测得视倾角, 用作图法间接求出产状五) 褶曲的观测、描述1、 观测描述的内容:(1) 褶曲的位置、倾伏方向和倾伏角 (2) 褶曲两翼煤岩层和褶曲面的产状要素 (3) 褶曲与煤层变化、顶板破碎关系2、 顺层的水平巷道,当其走向变化大时,应加密产状观测来近年褶曲的形态3、 上、下山及石门、大巷遇褶曲时,可用巷道剖面图结合岩层产状观测来控制4、 根据产状和同一层面标高的变化,可确定褶曲的任何尺寸。
六) 节理的观测、描述1、 节理的观测、描述内容包括节理位置、岩性层位产状要素、节理名称、节理面的形状及充 填物的性质、含水性及瓦斯情况,测定单位面积平均节理条数,做素描图等2、 在井巷及采煤工作面测定节理时,首先应测定测区的长、宽,然后按上述内容逐一观测,并填入规定的记录格式内七) 断层的观测、描述1、 断层的观测、描述内容:(1) 断层面的形态,擦痕和阶步特征,断层面的产状要素和擦痕的倾伏角 (2) 断层带中断裂构造岩的成分和分布特征,断层带的宽度、充填物和胶结情况 (3) 断层两盘煤岩层的产状要素,煤岩层的层位和岩性特征,断层旁侧的伴生和派生小构造及 断层的含水性 (4) 断层间的相互切割关系,断层、褶曲组合特征,断层与煤层厚度变化的关系等 (5) 判别断层性质2、 断层的观测、描述方法:(1) 确定断层位置测量巷道已知标志点到断层的距离和方位,每当断层面成组出现时,则需 分别测出各断裂面的位置,并确定出主要断裂面 (2) 测量断层面产状与断煤交面线断层面产状与岩层产状测量方法相同,当断层面产状变化 较大时,要掌握其变化特点和原因实测断煤交面线时,先从巷道两帮上断层迹线向同一 盘煤层的顶板或底板的交点拉线绳,然后用罗盘测量出线绳的倾伏方向与倾伏角。
此方向 即为断煤交面线方向 (3) 确定断距断层落差小于巷道高度时,可在巷道一壁实测各种断距;断层落差大于巷道高 度,且地层出现重复或缺失时,可据测得的水平断距或铅垂断距,并用换算或图解量的方 法推算其他断距也可根据钻探、巷探所获得的断层两盘岩层层位进行地层对比,求出两 盘同层位之间的距离,即地层断距,并据此换算其他断距 (4) 描述断层一般以素描为主,再配合一些必要的数据和简要的文字描述主要有巷道剖面 图加注数字;巷道平面图加注数字;巷道平面图加小断面图;巷道平面图加巷道剖面图等 (5) 断层两盘煤岐和,夺层必须进行详细对比,确定其所属层位 (6) 回采工作面的断层应每隔 10~30 米跟踪观测一次,观测方法及要求与一般的断层相同 (八) 陷落柱的观测、描述1、 陷落柱的观测、描述内容:(1) 陷落柱的形状、大小、陷落角及位置 (2) 陷落柱与正常煤、岩层的接触关系 (3) 陷落柱体与围岩接触部位的充填物性质和特征 (4) 陷落柱内岩块的性质及充填物的密实程度、大小和层位时代 (5) 陷落柱周围煤、岩层的产状变化 (6) 按观测煤层含水性的内容观测陷落柱的含水性收尾工作收尾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