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发展和南北战争.doc
7页科技發展和南北戰爭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49423043 廖偲倩2005.11.202005.11.201前言前言 二十世紀的兩次大戰成就了美國的強權地位,回顧美國建國兩百餘年的歷史發展,南北戰爭(1861~1865) 代表著美國在政治上由分裂走向統一,經濟上開始進行變革的分水嶺,這是美國史上唯一的一場內戰,戰後美國國力基於政治的統一、經濟的開發,國力迅速增強,以下即針對美國南北戰爭在軍事戰略及武器運用上做一簡單介紹 戰爭的爆發-桑特堡戰役 黑奴問題終究導致美國南北雙方分裂,一八六一年南部各州草擬憲法,組織新聯盟「美國邦聯」(The 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 ,當時的布坎南總統並未採取任何行動一八六一年三月林肯總統就職,發表演說:「南部退出聯邦違反了民主原則,未尊重多數人意願,乃錯誤之舉」,但也未積極強迫邦聯各州重返聯邦,只要求南部各州內的聯邦軍事基地能續存林肯希望南北「化敵為友」採取較和緩的態度和南方溝通,故當林肯決定給予南方聯邦軍事堡壘-桑特堡 (Fort Sumter) 守軍補給時預先通知南方 此舉無異將燙手山芋丟給南方,使邦聯總統戴維斯陷入兩難,若讓守軍獲得補給,無異向林肯屈服;如果攻擊補給艦,等同宣戰。
最後在戴維斯要求桑特堡守軍投降未果下,一八六四年四月十二日邦聯軍隊開火,經過四十小時砲擊,桑特堡淪陷消息傳抵北方,群情激昂,不分2男女老幼,揮舞國旗,走上街頭,矢志維護聯邦當林肯號七萬五千名兵士戡亂時,爭相報國者絡繹不絕南方起先反對脫離聯邦的州,如今紛紛加入邦聯註 1) 註1:註1:包括維基尼亞、北加洛林那、田納西、阿肯色州等均紛紛加入邦聯南北雙方戰力分析南北雙方戰力分析 南北雙方戰略運用南北雙方戰略運用 科技發展及軍事武器之運用對南北戰爭之影響科技發展及軍事武器之運用對南北戰爭之影響 南北戰爭初期,南軍之所以能在幾次戰役中取勝,地雷和機槍與鐵甲戰艦的使用居功厥偉;而北軍最後終能取得全面勝利之因,亦須歸功於鐵甲戰艦、地雷、鐵路、裝甲火車和其他軍事工程的使用雖然工業與戰爭圖片3科技並不能保證必可打敗敵人,還需與指揮相互配合使用,達到可以殲滅敵人又不會誤殺友軍,故指揮官必須善用武器,科技才能在戰爭中,表現出正面價值故在此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科技發展及軍事武器之運用對南北戰爭之影響 1.從武器與裝備看南軍在戰爭初期之勝利1.從武器與裝備看南軍在戰爭初期之勝利(1)步槍的使用: 邦聯兵工廠在 1862 年初每月生產約一千枝步槍。
2)火藥的使用: 1862 年 4 月南方的火藥工廠也開始無限制生產火藥3)引進新式武器:地雷和初期機槍,地雷阻斷了北軍的追擊而初期機槍(註 2)則引起北軍士兵的恐慌,曾有一名北方士兵說:「我們得到結論,敵人已經擁有某種新武器,可把鐵道釘擲向我們」2.從海陸軍之布署,比較南北軍之戰力2.從海陸軍之布署,比較南北軍之戰力4註2:註2: 此種機關槍重達二百七十五磅,安置在一個重達六百磅的軍火箱中,須由一匹馬來運送,三名士兵來操作開槍時須轉動曲柄,一分鐘可發四十槍,有效射程是二千碼1863 年邦聯政府購買六這種機關槍,投入對北軍的作戰註3:註3: 1862 年 3 月漢普頓路之役(Hampton Road),南軍的鐵甲戰艦「梅里美克號」成功衝破北軍的封鎖線,並擊沉四艘北艦,證明了鐵甲戰艦是海軍科技史上的一項重要突破此役也標識著鐵甲戰艦新時代的來臨,以木製帆船作為戰艦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註4:註4: 北軍在漢普頓路之役的同時也已開始研發鐵甲戰艦53.科技發展在南北戰爭中扮演的角色及對南北戰爭的影響3.科技發展在南北戰爭中扮演的角色及對南北戰爭的影響 (1)「國家科學協會」(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的貢獻:研究的問題包括,鐵艦中電磁離合的問題、如何保護鐵艦底部的問題、新的度量衡制度、如何繪製更精確的海風圖和海浪圖,以及對於蒸汽機擴散的新方法上進行各種實驗。
2)軍艦動力的改良:北方海軍工程師引進一種強力接拖機按裝於鍋爐內,藉以增加船隻的速度再加上大砲的配合,有助於北軍切斷南軍對外之貿易線及摧毀南方的砲台和堡壘 (3)鼓勵發明,引進新機器:在戰爭用品方面北方從 1863 年起陸續發給多項專利,此外,北方引進許多省勞力的機器,並核發五百種農業機械方面的專利,而南方卻無法順利由英國取得小麥的補給,發生嚴重的糧食短缺現象 (4)小結: 南北戰爭期間,無論在海陸軍的發展方面,均有長足的進步,因此,到最後勝負關鍵,取決科技與工業的發展;南方工業的落後,與北方科技資源的豐富,使南方不得不認輸 農業方面的科技改良,食品科技的發展,以及縫紉機的使用,使北軍士兵的衣食供應較南軍更為充沛以鐵路調動部隊的方式,也使北軍在戰場上更具機動性,野戰電報機的使用,更使北軍指揮官,得以順利地將兵力及資源,輸送到最緊急需要地區 6此外,兵種協同作戰之效力展現,也是敗科技之賜,故北軍之作戰訓練,部隊調遣都可達到靈活機動的效果,南方科技工業落後,使部隊的協同作戰能力大打折扣 所以,北軍最後能夠勝利,是北方的整體工業力量,這種工業力量造成了許多新發明和新技術,加強了北軍的整體戰力,使北軍獲得最後的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