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共30页).doc
30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30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文言文翻译方法提示】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第8~10题晏子朝,乘敝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①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②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晏子出公使梁丘据③遗之辂车④乘马三返不受。
公不说,趣⑤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⑥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注释】①佼:好②寿:保③梁丘据:人名④辂车:大车多指君王用的车⑤趣:同“促”,赶快⑥临:治理,管理8.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乘敝车,驾驽马 敝:破旧 B. 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 遗:遗留 C. 公不说,趣召晏子 说:通“悦”,高兴 D. 遂让不受 让:推辞9. 对下面加点词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③遗之辂车④乘马,三返不受A.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B.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C.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
D.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10. 下列对文中意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齐景公看到晏子如此俭朴,以为是给他的俸禄太少的原因B. 看到晏子多次拒绝馈赠,景公决定自己也不乘坐豪华大车,来回应晏子C. 因为晏子节约俭朴,百姓纷纷效仿,并都注意自己的品行D. 我们从文章中可以发现,晏子是一个节俭,又以身作则的官员11. 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0题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仁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8.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是( )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不久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遗:遗留C.使得至前陈曲直 陈:陈述 D.拯乃悉毁去 悉:全,都9.对下列句子断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B.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C.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D.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包拯巧用妙计,智破盗割牛舌案,连盗贼都吃惊佩服B.端州知府轻率地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C.包拯不畏权势,将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的园林楼榭全部拆毁D.包拯虽然性格严厉,却极力推行仁政。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0题(共9分,每小题3分)列 子 不 受 粟子列子穷,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①者,曰:“列御寇②,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不好士乎?”郑子阳令官遗之粟数十秉③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④而拊⑤心曰:“闻为有道者,妻子皆得逸乐今妻子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弗受也,岂非命哉?”子列子笑而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受人之养而不死其难不义死其难则死无道也死无道,逆⑦也子列子除⑥不义去逆也,岂不远哉!【注释】①郑子阳:郑国叫子阳的丞相(也有资料说是君主)②御寇:即上文的列子③秉:古代量词,十六斗为一薮,十薮为一秉④望:怨恨,埋怨⑤拊:拍打⑥除:避开⑦逆:叛逆8.下面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君无乃不好士乎?(喜爱)B.郑子阳令官遗之粟数十秉(赠送)C.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辞别) D.君过而遗先生食(拜访)9.对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受人之养而不死其难/不义/死其难/则死无道也。
B. 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受人之养/而不死/其难不义/死其难/则死无道也C. 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受人之养而不死其难/不义/死其难/则死无道也D. 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受人之养而不死其难/不义/死其难/则死无道也10.下面对于列子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B.是一个安于贫困的人 C.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D.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文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⑴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四)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0题梁端肃公虽立身清峻,而弘人之度⑴,未尝不优为浙江方伯⑵,执法不挠时巡按御史某公,某处人也公以伉直⑶不为加礼⑷,某公疑公易己,积不能平,乃摭⑸公十恶奏之铨曹⑹廉其非实,量移⑺公云南而已公居之恬然,不以为介,曰:“御史言是邪,谴死无恨;无然自有公论在矣居恒尝曰:“犯而不校⑻,某敢当之即某公事,知其言不虚也余外舅王公又言公为都御史里居⑼尝用乡夫肩小舆⑽行道中一御史前驺⑾呵之,峻⑿不避,御史遣问之,公答曰:“乡官又问“何官?”答曰“梁某也御史悚然,亟⒀尾公舆造⒁其庭请罪。
公曰:“何罪之有?第骢马⒂行,人人敛手避,小舆而敢突之,必有以,可勿问耳揖之而出 【注释】⑴弘人之度:指有雅量,有气度⑵方伯:管理某一个地带地方诸侯的长官⑶伉(kàng)直:刚直⑷加礼:厚于常规的礼仪⑸摭(zhí):拾取,摘取⑹铨曹:主管选拔官员的部门⑺量移:泛指迁职⑻犯而不校:指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⑼里居:辞官返乡居住⑽小舆:泛指一般小车;小轿⑾驺(zōu):驾车的人⑿峻:高大⒀亟:急⒁造:到⒂骢马:青白色的马,指高大,名贵的马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某公疑公易己 易:交换 B.某敢当之 当:充任C.御史遣问之 遣:派 D.揖之而出 揖:对……拱手9.对下面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余外舅王公又言/公为都御史/里居尝用/乡夫肩小舆/行道中B.余外舅王公/又言/公为都御/史里居尝用乡夫肩小舆行道中C.余外舅王公又言/公为都御史/里居尝用乡夫肩小舆行道中D.余外舅王/公又言/公为都御史/里居尝用乡夫肩小舆行道中10.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中的梁端肃公是一个很有雅量的人。
B.梁公因为瞧不起巡按御史某公,所以不给他加礼C.对于巡按御史某公的奏章,铨曹并没有按实际情况从重处理D.梁公对于御史的无礼并没有太怪罪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公居之恬然,不以为介,曰:“御史言是邪,谴死无恨;无然自有公论在矣五)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郭君出亡昔郭君出亡,谓其御者曰:“吾渴,欲饮御者进清酒曰:“吾饥,欲食御者脯梁糗曰:“也!”御者曰:“臣储之曰:“奚储之?”御者曰:“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曰:“子知吾且亡乎?”御者曰:“然曰:“何不以谏也?”御者曰:“君喜道谀,而恶至言臣欲进谏,恐先郭亡,是以不谏也郭君作色而怒曰:“吾所以亡者、诚何哉?”御转其辞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贤曰:“夫贤者所以不为存而亡者、何也?”御曰:“天下无贤而独贤,是以亡也而叹曰:“嗟乎!夫贤人者如此苦乎?”于是身倦力解,枕御膝而卧,御自易以备疏行而去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昔郭君出亡 亡:逃亡B、而恶至言 恶:讨厌C、夫贤人者如此苦乎 苦:使痛苦D、于是身倦力解 解:同“懈”,懈怠9、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御自易/以备疏行而去/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
B、御自易以备/疏行而去/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C、御自易以备/疏行/而去/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 D、御自易以备/疏行而去/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讥讽了郭君因刚愎自用,喜欢阿谀奉承听好话,最终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B、御者忠心耿耿,追随郭君,并为郭君出逃准备了一切生活用品C、御者说郭君是天下唯一的贤明君主实际上并非真心话,只是郭君喜欢听D、“郭君喜,而叹”形象地勾画出郭君听阿谀之辞之后的如痴如醉的状态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臣欲进谏,恐先郭亡,是以不谏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