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小班科学《变大变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2页幼儿园小班科学《变大变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学会通过观察物品的大小和交流认识大和小的概念2. 了解事物的大小可以随着环境和实际情况不同而改变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二、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各种大小的球、针、毛笔、刷子、餐具等物品2. 教学场所:教室、室外活动场所等3.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游戏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大小的物品,如不同重量的球、不同大小的餐具等,引发幼儿自然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物品大小不同呢?2. 实验(30分钟)1. 观察物品大小的变化教师给每个小朋友一颗小球,让小朋友先观察球的大小,再用针扎破后再观察球的大小是否改变,引导幼儿认识事物的大小可以随着环境改变而改变的概念2. 探讨毛笔刷子的大小教师拿出一堆大小不一的毛笔和刷子,让幼儿观察毛笔和刷子的大小之后请幼儿在教师引导下使用这些刷子画画,了解到不同大小的刷子可以创造不同大小的作品3. 认识餐具的大小教师拿出不同大小的餐具,让幼儿辨认不同大小的餐具,并用筷子拨弄的方式提示他们辨认与判断之后请同学们自行分配不同大小的餐具,以观察盘子里能装多少饭菜。
特别提示:教师需在食物选择方面加强监督)3. 游戏(1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玩“扔纸团”的游戏,通过测量扔进纸篓的纸团大小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大小的单位和判断大小4. 综合运用(15分钟)教师请幼儿在自己的幼儿园环境中,寻找大和小的事物,并举例说明四、教学反思1. 教学准备:此次的实验需要准备的物品较多,教师需提前准备充分,避免临时不足的情况出现2. 教学方式:本次教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使得幼儿可以以多种方式涉及并认识大小的概念其中,游戏法对幼儿而言较为有吸引力和趣味性3. 评估方式:因为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体现本次教学的形式会有些不同,教师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进行有效的评估,如测量的方式,也可利用观察记录方式进行4. 教学反思:影响幼儿掌握大小概念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教师的教学之外,幼儿的个体差异、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环境的影响都会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同时,需要注意不同幼儿的变化,不同幼儿的理解程度不同,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差异化教学,避免过度面向某种类型幼儿而忽视了教学质量的全面发展此次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实验结果显示深思熟虑的多元教学法是成功的,问题的有效解决提高了幼儿的能力水平。
五、通过本次《变大变小》科学教学,幼儿学会了如何认识大小的概念,掌握了许多实用知识和技能本次教学尤其体现出多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并实际应用到了小班教学过程之中,使得幼儿以多方位认识大小这一概念,而不是单一地记忆和理解教学的目的达成,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配合和贡献一直是不可分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