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知识》第三章安全评价6.docx
3页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知识》第三章安全评价6第三节 危急、有害因素辨识和评价单元的划分一、熟识危急、有害因素分类及辨识方法;按导致事故的直接缘由进展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其它危急有害因素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缘由进展分类,即依据《生产过程危急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急、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 (l)物理性危急、有害因素:包括设备和设施缺陷、电危害、凹凸温危害、噪声和振动、辐射、有害粉尘等共15种; (2)化学性危急、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共5种; (3)生物性危急、有害因素:如致病微生物、有害动植物等共5种; (4)心理、生理性危急、有害因素:如安康特别、心理特别等共5种; (5)行为性危急、有害因素:如操作错误、指挥错误等共4种; (6)其他危急、有害因素:作业空间缺乏、标识不清等 参照事故类别进展分类:20类 也可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缘由、致害物、损害方式等,将危急因素分为物体打击、车辆损害等20类。
危急有害因素辨识方法:直观阅历分析法、系统安全分析法(l)直观阅历分析方法a. 对比、阅历法对比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看分析力量,借助于阅历和推断力量直观对评价对象的危急、有害因素进展分析的方法b. 类比方法利用一样或相像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阅历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急、有害因素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应用某些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进展危急、有害因素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简单、没有事故经受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大事树、事故树等危急有害因素的识别: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及运输、建构筑物、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治理措施危急有害因素的识别(l)厂址: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等2)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动力设施、”道路、贮运设施等3)道路及运输:装卸、人流、物流、平面和竖向穿插运输等4)建、构筑物:生产火灾危急性分类、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急性分类、耐火等级、构造、层数、防火间距等5)工艺过程a.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设计阶段:从根本消退的措施、预防性措施、削减危急性措施、隔离措施、联锁措施、安全色和安全标志几方面考察;b. 对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可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展分析、识别;C.依据归纳总结在很多手册、标准、规程和规定中典型的单元过程的危急、有害因素进展识别。
6)生产设备、装置:工艺设备从高温、高压、腐蚀、振动、掌握、抢修和故障等方面;机械设备从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误操作等方面;电气设备从触电、火灾、静电、雷击等方面进展识别7)作业环境:存在毒物、噪声、振动、辐射、粉尘等作业部位8)安全治理措施:组织机构、治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等方面重大危急源识别 对于重大危急源,参照《重大危急源辨识》(GB 18218-2022)进展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