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考分析第二板块.doc

29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44452648
  • 上传时间:2023-10-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板块二   现代文阅读真题回放2006年:散文——晨(刘白羽)议论文——习惯成自然(叶圣陶)2007年散文——冰心姥姥您好(铁凝)说明文——从织布机到计算机2008年散文——匆匆(朱自清)散文——系在风筝线上的……(周岩壁)2009年散文——枫叶礼赞(叶孟)说明文——没有题目,是介绍“红树林”的2010年议论文——科学不怕挑战(沈致远)  散文——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的九匹马(阮殿文)2011年说明文——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散文——生机勃勃的太阳花2012年议论文——《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散文——《红橘甜了》2013年 说明文——《西塘古镇》散文——《远去的乡村》命题特色(一)散文阅读考点: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全文线索和语段顺序)3、品味语言:字词含义、词语妙用、一语双关、修辞作用、哲理性语言深层含义等4、表达方式的作用5、表现手法(写作技巧)的分析及作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6、发展性考题:仿写、续写、谈感受等考查主要内容;考查语句含义;考查遣词造句的妙用;考查主题思想;考查写作技巧;考查人物形象特点散文应试策略: 1、把握文章内容, 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细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

      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1)线索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2)顺序考题形式:(1)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

      答题思路:形式(1),要注意审题,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是可以颠倒顺序的出题人在出题时会有暗示;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不管能还是不能,都要谈为什么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参照说明文考点分析的顺序分析部分)形式(2),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这样的题,往往是有选择答案,即使没有选择答案,也不要回答为什么,但思维过程要考虑道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3、品味语言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1)字词含义: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这个考点是今年的必考题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2)词语妙用: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见考点5分析)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4、表达方式的作用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1)描写的作用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景物描写,主要考意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2)议论的作用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3)抒情的作用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5、表现手法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②咏物类——托物言志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⑥边塞类——真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有时也见衬托、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6、发展性考题(1)仿写此考点一般是给一个句子,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答题要点:①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②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③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开阔例句的基本思维模式是:XXX对象在XXX条件下,XXX怎么样例如:“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就是这个公式的叠加使用,我们可以考虑: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2)谈感受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1)对描写对象;(2)对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3)续写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让考生续写后半部分,启发考生答题的的思路,往往在原文上。

         (二)说明文阅读考点 主要考查:说明对象及其特点;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语言特点;说明顺序;内容结构等2007年《从织布机到计算机》   10.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3分)(考查主要内容)本文以一一为顺序,介绍了雅卡尔发明的用——控制织物的提花机,巴比奇制造的木齿铁轮计算机,霍尔瑞斯发明的被称为——的机器,IBM公司制造的计算机11.人们为什么把巴比奇称为计算机的鼻祖?  (4分)(局部内容)12.为什么说计算机是“1804年诞生的一台织布机的后代”?’(3分)(局部内容)13.本文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方法,请举出两例,并加以说明  (4分)(说明方法及作用) 2009说明文10.第一段文字依次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3分)(文章内容)11. 根据第二段内容,概括红树林的生物特点   (4分)(说明对象的特点)12.依据第三段文字,简要说明红树林与海底土壤之间的关系   (4分)(局部内容)13文章在谈到红树林的作用时,先后介绍了红树林的       、      、生态学研究价值、       3分)(概括内容要点)14、第四段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说明方法及作用)2011年说明文——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5.第②段除了指出微藻是古老的低等植物外,还介绍了微藻哪四个特点?  (4分) (说明对象的特点)6.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4分) (说明方法及作用)7.我国"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研究项目,要解决哪些问题?  (3分) (局部内容)8.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微藻能源是"可循环"的、"绿色"的?  (4分) (概括内容要点)2013年说明文5.根据文章内容,用“‖”将③-⑨段分成四个部分。

      3分) (划分层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6.西塘的古桥、廊棚都很有特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6分)(概括内容要点)对象: 特 点古桥 廊棚 7.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2分)(说明方法)8.下面句子中,两个“仅”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说明语言)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9.第⑩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从全文来看,这里的“势“与“事“分别指什么?(4分)(筛选信息)(三)议论文阅读考点考查内容有: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据形式及其作用;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文章论点的迁移;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表达技巧等2010年:《科学不怕挑战》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    (4分)(论点)6.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   (4分)(概括论据)7.第⑤段申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4分)(考察语序)8.第⑥段中"科学"一词为什么加上引号?  (2分)(词语表达作用)9.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3分)(比喻论证方法的作用)2012年:《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5.针对“成长”,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请用一句话概括 (3分) (考察论点) 6.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说“和许多人一样”? (4分) (句义理解、考查内容) 7.第二段在内容上强调什么?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分) (考察内容理解及结构作用) 8.第四段中,“蹲苗”的比喻是为了阐释什么道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重点比喻论证及好处) 9.联系第五段内容看,画线句中“额外奖赏”指什么? (4分) (重点句义理解)命题特点 阅读题命题有“三性”趋势:1、阅读的文学性从近几年中考现代文阅读所选文章来看,尤其是当代名家的散文,备受青睐,这些文章语言优美、感情真挚、脍炙人口2、命题的人文性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处处都能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意识,尊重考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3、答案的开放性近几年中考试题都设置了开放型试题,问题设计很合理,答案开放可灵活选择答题角度,便于学生自主发挥,只要紧扣语段,运用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思考即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