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业水平模拟调研语文试题A卷.doc
12页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业水平模拟调研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7九上·夏津开学考) 下列各组词语读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震憾(hàn) 匿笑(nì) 蹒跚(mǎn) 鲜为人知(xiān) B . 亢奋(hàng) 干涸(hé) 烦燥(zào) 浑身解数(xiè) C . 荒谬(miù) 愧怍(zuò) 真谛(dì) 吹毛求疵(cī) D . 倔强(jiàng) 拮据(jù) 玷污(zhān) 锐不可挡(dāng) 2. (2分) 下列成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 卧薪尝胆 有福同想 B . 异想天开 完璧归赵 C . 寒来署往 望眼欲川 D . 满栽而归 斗志昂杨 3. (2分) 根据文段的情境,选出最适合填入甲、乙横线处的选项( )清光四射,天空皎洁, 甲 , 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 乙 , 此时尤为幽绝。
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 A . 竹枝戏蝶,小扇扑萤/树下芳草鲜美 B .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地上浮光掠金 C . 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地上阴影斑斓 D . 风云开阖,山岳潜形/树下灯焰幢幢 4. (2分) (2016九上·东莞期中)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 初中生活已近尾声,我们班同学在心里由衷地感谢班干部三年来的默默付出把“在心里”去掉)B .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把“切忌”改为“避免”)C . 他在做每道题时,都是经过认真思考、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将“认真思考”和“深思熟虑”对调)D . 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5. (2分) (2017八下·永定期中)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断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一位父亲对孩子说:“我能告诉你人生的真谛, ;我能告诉你真挚的友谊, ;我能告诉你怎样分辨是非, ;我能告诉你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 。
①但不能替你物色朋友 ②但不能给你永恒的生命③但不能替你赢得声誉 ④但不能替你做出选择A . ③④①② B . ③①④② C . ④①③② D . ②③①④ 6. (2分) (2017七下·遂宁月考) 下列点评中,点评尼摩船长的一项是( ) A . 他,知识渊博,机智勇敢,沉着果断他是一个神秘浪漫的人,也是一个反抗压迫、支持正义的战士 B . 他,心地善良,刚毅勇敢,酷爱真理他是一个外科医生,也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的航海家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7. (8分) (2017八下·福州期中) 古诗文默写(1) ________,终岁常端正2) 海内存知己,________3) 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4) 行到水穷处,________5) 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6) 不戚戚于贫贱,________7) 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8) 《水调歌头》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8. (7分) (2017八下·北京期中)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下面小题。
1关羽当夜遇见孙乾,听说刘备在袁绍处,告曰:“吾见兄长一面,虽万死不辞今回许昌,便辞曹操也 2云长拜辞曹操,一连数次皆不得见即写书一封,差人去相府投递,悬“汉寿亭侯”印于堂上,并将所受金银,封置库中 3关羽上赤兔马,手提青龙刀,率领旧日跟随人役,护送二夫人车仗,径出北门门吏挡之关公怒目横刀,门吏皆退避 4曹操大惊曰:“云长去矣!”曹操谓张辽曰:“汝可先去请住他,待我与他送行,更以路费征袍赠之,使为后日记念张辽领命先往,曹操引数十骑随后而来 5关羽道:“兄长在河北,望丞相勿忘昔日之言操答:“必不负前言,特备路资相送云长不肯受 6操又曰:“赠征袍云长 , 勒马回头称谢:“蒙丞相赐恩,异日更得相会 说罢,云长径自拨转马头,望北而去追赶车仗1) 根据连环画的内容,请把回目名称补充完整袁本初败兵折将 ________(2) 观察图6,回答下列问题①结合情境,补写关羽的行为动作②关羽和曹操自此分别,他日更得相会根据图6的文字信息,并结合你的阅读经验,请简要写出最能体现关羽性格特征的一次相会内容3) 在中国历史上,关羽是最为特殊的人物他由生前一位将领、侯爵,死后晋封为公、王、帝君,直到作为“武庙”主神。
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忠义的化身,除了忠义,还有关于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________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6分)9. (16分) (2017九上·东台期中) 为了提升中学生的文明素养,某初级中学围绕“十好养成教育”开展语言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注:十好内容:上好课、写好字、读好书、做好操、考好试、走好路、说好话、扫好地、吃好饭、睡好觉)(1) 主题班会九年级(二)班举行“让十好走进校园”主题班会,你作为班长应如何开展本次班会,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2) 继承传统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节约的传统美德,我校开展“十好养成教育”之“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的活动为了扩大宣传,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二个宣传途径3) 读书活动在我校读书活动日中,学校围绕“十好教育”开展读书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4) 从我做起宣传十好教育,创建文明校园,需要人人参与,从我做起请参照划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校园里,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上下楼梯时的靠右行走,________,表现在阅览室取书时的轻拿轻放;校园外,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公交站台上的有序上下车,________,表现在公共场所的轻言细语……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10. (15分) 阅读唐代高适的《除夜①作》一诗,完成题目。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②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③又一年注】①除夜:除夕的晚上②转:变得③明朝(zhāo):明天1) 诗中表达了对故乡思念的句子是: , 2) 首句中,“灯”在诗人的眼中为什么是“寒”的?(3) 诗中除了抒发“对千里之外故乡亲人的思念”之外,还有什么样的情感?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1. (11分) (2019八下·长春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陆九渊① , 字子静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②无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及总角③ , 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谓人曰:“闻人诵伊川④语,自觉若伤我⑤者又曰:“伊川之言,奚为⑥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初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宋史.陆九渊传》)【注】①陆九渊:江西金溪人,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②何所:为什么③总角:未成年者扎在头顶两旁的发髻借指童年④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的别称⑤伤我:不合我口味⑥奚为:为什么。
1)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遂深思,至忘寝食________②忽大省________(2)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3) 短文中的哪些事例可以说明陆九渊自幼好学?(任选两件)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12. (20分) 阅读《话说重阳》,完成后面的题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名称,据魏文帝曹丕说,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故称之为“重阳”,也叫做“重九”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zhūyú),以求长寿重阳节民间还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相传始于东汉 重阳节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个节日和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文学家有关唐朝诗人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看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一首最为脍炙人口的重阳诗其他诗人,凡写重阳,大多要提到登高和插茱萸这两件事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重阳插茱萸,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时必须防虫。
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 至于登高,重阳节期间秋高气爽,适宜于登高望远,这大概也是后来重阳登高发展为以游览活动为主的重要原因除此以外,民间恐怕还有生产上的原因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农民管这种采集叫“小秋收”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这上面来的 重阳节登高,本来是要登山的,但平原地带,没有山,怎么登呢?这个问题大概古人是早已考虑到的,因此在重阳登高的习俗形成之初,就把它叫做“登高”而不叫“登山”宝塔、城楼,通常都很高,是个理想的登高场所没有塔和城楼的地方,总有亭台楼阁,也可以凑合反正找一个比较高点的地方,大家去登临一番,意思也就到了因为“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也有步步高升的含意这就是旧时人们非常重视重阳节登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今天我们在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把重阳节称为“老人节”或“敬老节”,多少也有这个意思但除了祝愿之外,还注入了许多敬老尊老的实质内涵,反映了一种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社会风尚,从而使古老的重阳节获得了新的生命。
1) 用简要的语言说出“重阳”得名的由来,并列举出它的几种不同的名称2) 风俗习惯的形成,往往与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重阳节也不例外,根据上文内容,试作简要分析你还能另外举出一个类似例子吗?(3) 重阳登高,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文内容,试从“文化”角度加以简要分析4) 你赞不赞成把重阳日定为“老人节”或“敬老节”?两个名称中你更倾向用哪一个?(都要简要说明理由)13.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栽下永不枯萎的树尤今①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②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③略识之无,我便发现,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隙,都漂浮着一缕一缕的书香。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