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桃源革命老区.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5804273
  • 上传时间:2018-03-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桃源革命老桃源革命老区区2007 年 5 月,桃源县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老区同年 10 月 2 日,中共桃源县委在桃源县城隆重举行了革命老区庆典桃源人民企盼已久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桃源之所以成为革命老区,是由于其特殊的革命历史所决定的湘西北第一个红色政权——徐溶熙苏维埃政权1927 年 11 月至 1928 年 3 月,中共桃源地方组织在桃源东北部建立了湘西北第一个红色政权——徐溶熙苏维埃政权1927 年 11 月上旬,中共湘西特委在常德县丹洲坪草鞋洲秘密召开桃源、石门、慈利、澧县、临澧五县中共县委书记会,决定在湘西组织农民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当月,中共桃源县委改组,慈利人刘纯则任书记,并召开中共县委扩大会议,贯彻落实中央湘西特委草鞋洲会议精神会后,刘纯则和中共湘西特委委员刘泽远先后来到畬田,找到在家乡开展秘密活动的共产党员张祺,共同分析形势,明确提出“夺取敌人武装,迅速武装自己,进行武装暴动”的口号,讨论举行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以及反抗国民党反动屠杀的问题11 月中旬,徐才益、周维城等 10 余人在栖凤乡(今架桥镇属地)杀掉当地税吏,举起武装起义的大旗;张祺等 20 人也在中和乡(今陬市镇属地)青龙寺宣布举兵。

      接着,两支队伍会聚在中和乡青龙寺11 月 18 日夜,他们在青龙寺秘密召开徐溶熙苏维埃政权成立大会,到会的有中和、栖凤、长岭等九乡的代表 100 多人,会上选举产生了徐溶熙苏维埃政权的领导成员,苏维埃下设 3 个区与此同时,苏维埃政权还建立了自己的武装队伍——游击队和纠察队徐溶熙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在中共湘西特委和中共桃源县委的领导下,他们夺取敌人武装,破坏敌人通讯,惩办豪绅,攻打团防局,镇压土匪,开仓济贫,创办学校,扩展地域,形成了一个管辖桃源东北部九个乡、方圆几十里的武装割据政权徐溶熙苏维埃政权是中共桃源地方组织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在桃源东北部建立的湘西北地区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红色政权它打响了桃源人民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徐溶熙苏维埃政权虽然只存在五个多月,但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打击浯溪河大捷浯溪河大捷浯溪河大捷是 1934 年 11 月 16 日贺龙、萧克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为调动湘鄂两省围追堵截中央红军的敌人到湘西,以策应中央红军长征,所发动的湘西攻势中的一次较大的战斗浯溪河大捷,使桃源成为贺龙领导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4 年 11 月,蒋介石针对常德、桃源兵力空虚并且湘西的国民党军队回师不及的情形,急命驻湖北黄坡的国民党第十军第三十四旅罗启疆部乘船赶到常德、桃源一带防守。

      罗启疆到常桃地区后,决定以“决战防御”同红军在常德外围作战他命所属第七 0 一团驻守桃源北部的浯溪河,第七 0 二团驻守桃源与常德之间的陬市和河洑,第七 00 团驻守桃源县城,旅部直属部队与当地保安团驻守常德城,企图确保常德和桃源两城不失,使红军不能进入湘中,威胁长沙为歼灭立足未稳的敌人,贺龙、萧克率红二、红六军团主力于 12 月 16 日凌晨从大庸出发,以一天70 公里的速度进入桃源,先头部队离浯溪河仅几公里午夜后,红军侦察小队趁敌军酣睡之时,向敌军阵地进行火力侦察,摸清了敌人的布防方位和火力点17 日拂晓,红十二团分两路进入阵地发起冲锋,一举攻入六斗坪敌军阵地经过三个小时的奋战,罗启疆旅第七 0 一团和从桃源县城赶来增援的第七 00团两个营大部被歼为彻底歼灭敌军,红军一部分兵力以乱制乱,猛打猛追,捕捉俘虏,一部分兵力进攻桃源县城同时,红军主力向东乘胜追击,边冲边喊“走路提起枪,活捉罗启疆” 红二军团从正面接近河洑,红六军团第五十一团也赶到,不到两个小时,防守在陬市、河洑的敌军第七 0 二团被打垮前来督战的罗启疆见势不妙,混在散兵中逃回常德与此同时,留守在桃源县城的敌军第七 00 团的一个营,被进攻县城的红军击溃,也从桃源南岸窜回常德。

      短短的一天战斗,红二、红六军团连续歼灭敌军罗启疆两个团,击溃一个团,占领浯溪河、陬市、河洑和桃源县城,取得了浯溪河战斗的胜利,配合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行动浯溪河战斗后,红军在桃源滞留 10 多天,开展扩军筹饷活动在很短的时间内,红军筹集军饷百万元,桃源全县参加红军的工人、农民就有上千人桃源人民给予了红军极大的支持红军长征过桃源红军长征过桃源1935 年 11 月,作为红军长征三大主力之一的红二、红六军团,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贺龙、任弼时等的领导下,从桑植出发,开始长征长征初期,红二、红六军团的行军路线为湘西突围,挺进湘中,移师贵州此期间,红二、红六军团途经桃源南部的大水田大水田位于桃源最南端,距桃源县城 88 公里,这里为偏远山区,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国民党统治力量相对薄弱显著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社情,是红二、红六军团实施由湘西向湘中转移战略时取道大水田的重要因素,也使大水田成为了桃源唯一的红军长征途经地11 月 22 日,红二、红六军团主力袭占沅陵洞庭溪、大宴溪,突破国民党沅江封锁线后,从 11 月 25日至 28 日取道大水田红军经过大水田时,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首先是向当地群众进行革命宣传。

      红军宣传队通过快板、刷写标语等形式宣传红军的性质、革命的目的、北上抗日的重要意义、建立农民政权的重要性等等其次是通过住家形式,及时帮助和解决农户的生活困难红军部队在农户住宿,帮助所在户劈柴、挑水,并把部分粮食和食盐送给贫困的农民,解决他们的生活之需当地群众对途经的红军给予了大力支持有的农户将自家锅借给红军,把自家菜送给红军,并把自家的板桶打扫干净,铺上新鲜的稻草,让过往的红军战士睡上安稳觉红军所到之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给当地群众记忆深刻有位红军战士向当地一位叫龚香凤的妇女借了一口锅给红军煮饭吃,在晚上开饭时,由于天黑看不清楚,不小心将锅摔坏了第二天一早,这位红军背了一箩筐谷子赔锅,硬是要这位妇女收下红二、六军团途经桃源时间虽短,但意义深远桃源人民通过与红军的亲身接触,感受到红军是一支真正替贫苦农民谋幸福、求解放的队伍,消除了他们由于深受国民党反动宣传对红军形成的误解,使他们从这支队伍身上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他们斗争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红军来到桃源大地,把革命的理想和信念播种到这里,使这里的人们受到革命的薰陶,使不少人参加了红军,自觉地走上革命道路日军轰炸和侵占桃源的暴行日军轰炸和侵占桃源的暴行1938 年,武汉失守,日军逼近湖南。

      日机每天出动数十架,沿澧水、沅水一带投弹扫射特别是对桃源县城进行了多次狂轰滥炸1938 年 10 月 28 日,日机在桃源县城南街、东街、正西街投下燃烧弹,一时县城大火四起,800 多个店铺及民房倾刻化为灰烬许多老人、小孩和卧床病人被活活烧死同年 12 月下旬,9 架日机对县城轮番投下 30 多枚重磅炸弹和燃烧弹,炸死和烧死 400 多人1939 年4月和6月,日机先后对县城边街、后港、上南街等地进行轰炸,炸死炸伤无辜群众 160 多人1943 年,日机6次轰炸城区,对新修复的商店、民房进行投弹和机枪扫射,致使数十人丧生从 1938 年 10 月至 1944 年 11 月,日军出动 66 架飞机,13 次对漆河、明月(今热市镇属地) 、硖州(今盘塘镇属地)等乡镇进行轰炸和机枪扫射1943 年 11 月,日军占领桃源,对桃源无辜群众进行大屠杀从此,桃源人民更是遭受了一场灭顶之灾日军入侵桃源县城后,对县城和临近地区进行搜捕,杀人、放火、抢劫、强奸,无恶不作1943 年冬,日军袭击县城西部的云岳乡(今深水港乡属地) ,强行抓走一批民夫,走到高岩桥头时,用刺刀挑刺了 20 多人有的人未断气,手脚不停地抽动。

      剩下走得慢的民夫被日本士兵残酷地用火烧焦面部和眼睛,然后杀死或活埋数天后,当地有一户幸免于难的人家在龙家祠堂为死者办丧事,当时现场有 200 多人一队日本兵抄小路突然出现,一时人群慌乱,无法逃脱日本兵挥舞大刀,杀了一个又一个,有的刚跑出去,也被日军用枪打死一时屋子里横七竖八全是死尸,仅一间屋里就发现 46 具被日军屠杀的尸体在县城,日本兵将抓到的青壮年关在城北,并一批批押到城北的马家堰进行枪杀日军命令他们七、八个人为一组,排列跪在堰堤上,面向堰塘由日本兵举枪从这些无辜平民身后射击二里岗农民江昆山,在日本兵枪响之前,跳入堰塘躲避,才幸免于难,后来成了日本侵略者罪恶的见证人据不完全统计,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地杀害了桃源境内4795名群众,强奸老妪、幼女、产妇致死数十名,烧毁房屋近万间,抢劫财物和滥宰家禽家畜无数日军对桃源的狂轰滥炸,有史料记载,共炸死1000多人,烧毁房屋1550多栋,经济损失达2130余亿元(法币) 棠梨岗战斗棠梨岗战斗1941年11月,日军进攻常德以一个大队的兵力,占领热市镇以西的棠梨岗棠梨岗是热市通往慈利交通要道上的一个山岗,据高临下,易守难攻守住了这个阵地,就卡住了国民党军从西边进攻常德的救援力量。

      当时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三军十五师正在慈利休整,蒋介石命令24小时内拿下热水坑阵地,以便打通从西通往常德的道路师长梁祗六亲帅第四十五团二个营及师直属队进行奔袭战前,部队进行了动员,对敌情、地形、攻击目标进行了详细研究正好侦察兵报告,日军有一百多人到常德押运物质,守敌兵力相对空虚于是部队晚上九点出发,于凌晨二时赶到棠梨岗此时,侦察兵早已摸清日军的岗哨与阵地情况二点三十分,四十五团分东西两路突然发起攻击,日军阵地大乱,经过三个小时激战,四十五团于拂晓前占领日军阵地,打死日军一百余人,其余敌军向常德方向逃跑四十五团营长谢儒轩、连长钟琪、席仲武及以下80多名官兵牺牲,30多人受伤此后,增援常德的部队不断通过这里,开往常德二个月后,蒋介石派第二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前来公祭牺牲的官兵修建了烈士陵园,并在陵园前竖起两根花岗石的华表上书十五师师长梁祗六亲自撰写的挽联:人杰地灵,热水清泉流日夜,成仁取义,碧血丹心照古今桃源革命先驱桃源革命先驱桃源物华天宝,地灵人杰近现代,中国民主革命先驱、第一任政党内阁总理宋教仁,同盟会元老覃振,曾任红四军秘书长的陈协平,全国第一个经济学博士、上海中央分局宣传部长董维健,历任第一师政委、苏中军区政委的刘炎,历任西藏军区副政委、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的王其梅,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情报总署副署长、政务院副秘书长兼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主任的张唯一等一大批桃源人民的优秀儿女都出生在这里,他们用自己的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又一曲革命史诗。

      覃振覃振(1884-1947) ,字理鸣,原名道让,桃源县建宁乡大田村(今马鬃岭镇响水垱村)人1904 年春,经宋教仁介绍加入华兴会,后赴日本东京求学1905 年,在东京参加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被选为评议员1921 年,覃振任孙中山非常大总统府参议兼法制委员次年 9 月,孙中山拟改组中国国民党,指定覃振与陈独秀草拟党章1924 年 1 月国民党改组,覃振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覃振任特别委员会宣传部部长1931 年,覃振被选为立法院副院长,代理院长职务次年 5 月,当选为司法院副院长兼中国国民党中央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抗日战争期间,覃振被选为中国国民党历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五、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主张积极抗日蒋介石发动内战,覃振对其所为多有不满,常帮助中共人士及地下工作者1947 年 4 月 18 日,覃振病逝于上海,葬于长沙岳麓山刘炎刘炎(1904-1946)桃源县建宁乡莫林村人(今马鬃岭镇沙堰村) 1926 年,投身农民运动,次年被选为乡农民协会委员长敬日事变后,离家赴武昌,参加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历任战士、班长1927年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10 月 15 日,刘炎与其他 6 名同志在炎陵县水口镇的叶家祠被毛泽东亲自提名发展为党员在向井冈山进军途中和进驻井冈山之后,刘炎在冲杀在前,撤退在后,并对战士做细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