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店”、“馆”、“房”、“屋”等常用字看中日文化交流.docx
12页从“店”、“馆”、“房”、“屋”等常用字看中日文化交流 摘 要:中国文化对于日本文化曾起到过重要的哺育作用;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化也有反哺作用日本不是简单地克隆、复制外来文化,而是按照自身文化特征消化、吸收外来文化,并将其融合到本民族血脉之中的中国应以日本作为参照系,用外来文化滋养自己的体魄,尽快跨入世界强国行列 关键词: 文化 嬗变 哺育 反哺 我国学者周有光说:“文化像水,不断从高处流向低处,形成湖泊、江河、海洋”,“文化是有生命的运动”,“文化在流动中不仅发生空间的伸缩,还发生内容的消长”相对于日本文化而言,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文化属于强势文化在这种“文化的生命运动”之中,自然也要发生“空间的伸缩”和“内容的消长”的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下面就以“店”、“馆”、“房”、“屋”等几个有一定相关性的常用字为例,来体察一下它们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生命运动 一、“店”字在中日文化中的比较 中文中的“店”字,主要是用于地名,或指从事经营服务活动的场所用于地名的如:驻马店、高碑店、普兰店等,是文化的一种历史遗存说明那里在历史上曾经是从事某种经营、服务活动的场所;也可以佐证中国文化在历史上就用“店”字来表示从事经营、服务活动的场所。
这些场所在文化的生命运动之中,已经由原来的店铺名称转化为村镇、城市的名称,其伸展程度是显而易见的 直接用于表示经营、服务活动场所的“店”字,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指人们售货、购物的场所,如商店、店铺等等;二是指旅行者的吃住场所,如客店、车马店、酒店等等前者在文化的生命运动之中不但分化出分门别类的书店、副食店、点心店、水果店、花店等等,而且还创造出具有现代韵味的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全新的概念;后者在继承的基础上,用现今通用的饭店、酒店、旅店等等,也付于了“店”字新的生命原来借代指人的“店东”、“店家”、“店小二”等等,也为“总经理”、“主管”、“老板”、“售货员”等等所取代 日本是有选择地吸纳汉字的店”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在被日本吸纳的过程中,也充分表现出文化流动过程的“空间伸缩”和“内容消长”店”字融入日本文化,这本身就是文化空间的一种伸展现象除此而外它在流动中的“伸缩”和“消长”还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按照日本语言中汉字的音读和训读规律,“店”字在日语中有三个读音其音读为“TEN(てん)”,这时基本上延续了中文的“店铺”、“商店”之意相关的用语有“店铺(てんぽ)”/铺子、“商店(しょうてん)”/商店、“露店(ろてん)”/摊床等。
引伸出来的用语有:“本店(ほんてん)”/总店、“支店(してん)”/分店、“壳店(ばいてん)”/小卖部、“書店(しょてん)”/书店,“喫茶店(きっさてん)”/咖啡馆、“店頭(てんとう)”门市等等用于人称的有“店主(てんしゅ)”/老板、“店員(てんいん)”/售货员等等 其训读之一为“MISE(みせ)”,指意仍为“店铺”、“商店”等相关用语有“店屋(みせや)”/店铺、“店口(みせぐち)”/商店的门面、“店先(みせさき)”/商店门前等引伸出的用语有“店開(みせびらき)”/开张·开门营业、“店仕舞い(みせじまい)”/打烊·闭店、“店壳り(みせうり)”/零售·公开销售、“店台(みせだい)”/柜台、“店懸(か)り(みせがかり)”/商店的构造、“店飾り(みせかざり)”/装饰店面、装饰橱窗等等借指人的有“店番(みせばん)”/站柜台的人等 其训读之二为“TANA(たな)”,所表达的意思除了商店、店铺等外,还有出租或租借的房子之意相关的用语有:“店前(たなさき)”/商店门前、“店卸し(たなおろし)”/盘货、“店晒し(たなざらし)”/陈货·存货店赁(たなちん)”/房租·房费店子(たなこ)”/房客、“店請け人(たならけにん)”/房客的担保人、“店貸し(たながし)”/出租房·出租房子的人。
店立て(たなたて)”/叫房客腾房子等等 第二、在中文向日文的文化流动中,日文的“店”字舍弃了中文“店”字中所包含的旅行者的吃住场所的相关内容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当时把日本使者待为上宾,使这些人接触到的主要是驿站、国宾馆之类的地方;而且因为中国历史文化中并不崇尚旅游按照供需关系,当时的“店”多为“小店”,尚无法与现今的酒店、饭店相提并论,因而也就不易为外籍人所了解 “店”字作为文化载体,在其流动过程中所出现的这种“伸缩”、“消长”现象,应该引起以中文为母语而学习日文的人的充分注意,免得把概念内涵弄混淆了 第三、古汉语中的商店、店铺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因此,“店”字作为文化的载体流向日本,也只能表示商店、店铺的统称后来才兴起的专卖店的名称,如“八百屋(やおや)”/菜市场、“果物屋(くだものや)”/水果店,“植木屋(うえきや)”/花店等等,则用后文中将要提到的“屋”字顶替保有“店”字含义的“書店、喫茶店”等,也有与之相对应的“本屋”(ほんや)、“葉茶屋”(はちゃや)可以替换而且,随着日本面向欧美寻求高科技文化,西方的大量词汇也随之拥入日本,“デパート”等一批代表商业营销场所的外来语汇纷纷登场。
这也是文化生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日文中的“店”字,在读为“TANA(たな)”时,增添了“租借房子”的意思,这是中文原意所没有的,也属于文化的“伸缩”和“消长”的一个侧面 第五、日文中的菜馆叫做“料理(りょうり)”当今,这种“料理店”己经流传到我国,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一道风景 二、“馆”字在中日文化中的比较 “馆”字在中文中运用得比较广泛但是,概括其要义,可以归结为四大类: 一是指公共建筑物,如:驻外使领馆、展览馆、天文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等等;二是指服务场所,如:宾馆、旅馆、饭馆、菜馆、照像馆、理发馆等等;三是指尊贵、典雅的寓所,如:公馆、会馆等等;四是指旧时塾师坐堂讲学的地方,如:坐馆等 “馆”字随文化流传到日本后,读音有四种,表意有伸缩 (一)当音读为“KAN(かん)”时,其意义多与中文相同如公共建筑物的“大使館(だいしかん)”/大使馆、“図書館(としょかん)”/图书馆、“博物館(はくぶつかん)”/博物馆、“美術館(びじゅつかん)”/美术馆等等,音、形、意基本上是一致的;服务场所的“映画館(えいがかん)”/电影院、写真館(しゃしんかん)/照相馆等也基本上可以会意。
而服务业中的“旅館(りょかん)”虽然仍是具有独立意义的活性词汇,但是,在过去有“宿屋(やどや)”,现在有外来语“ホテル”与之争夺地盘,其生命力就显得有限了 由“会館(かいかん)”引伸出来的“商館(しょうかん)”/商行、洋行,以及现今十分流行的“百円館(ひゃくえんかん)”、“九十九円館(きゅうじゅうきゅうえんかん)”、“八十八円館(はちじゅうはちじゅうえんかん)”等均价商店,都己经成为经商的实体单位这恐怕是中文中的“馆”字所不具备的功能 此外,用“馆”字接尾的词来表示建筑物新旧关系或主配关系,也是日本人的发明例如:用“本館(ほんかん)”表示主楼或原有的旧楼,用“新館(しんかん)”来表示新楼、新馆,用“别館(べっかん)”来表示配楼等等,就是如此 (二)当训读为“YAKATA(やかた)”时,与日文汉字“屋形(やかた)”相重叠通用时表示“公馆”、“邸宅”之意,并可以转代指人,即“贵族”、“老爷”之意但是,除了本词语之外,几乎不涉及其它语汇 (三)当训读为“TATI(たち)”时,则是“公馆”、“邸宅”的雅称此时的“館”还有“小城堡”之意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城堡”是情有独钟的。
静冈大学的小和田哲男教授在剖析日本人对“城堡”的钟爱时说:“城堡是他们所生活着的这块土地的象征,是他们情感上的一份执着不但是日本的皇居、姬路城等著名城堡得到了周到的保护和修善,成了著名的观光之地,而且一些“城堡迷”还刹费苦心,甚至穷其一生构筑属于自己的“小城堡”,并以城堡主人的身份为自豪有些糕点铺、亭等,也仿照城堡的模样修建,甚至连糕点上也打上城堡的图案印记由此可见日本人对“城堡”的感情之深 (四)当训读为“TATE(たち)”时,则只代表“小城堡”的意思翻开日本全图,你会轻易地找到“函館(はこたて)”、“大館(おおたて)”、“下館(しただて)”、“館山(たてやま)”、“館林(たてばやし)”一类的地名这些地名与其说与楼堂馆所相关,不如说与城堡更相关 三、“房”字在中日文化中的比较 中文中的“房”字,其最根本的涵意是指供人居住或做其他用途的建筑物——房子与之相关的词语有:“房屋”、“房间”、“房产”、“房檐”、“产房”、“僧房”等等 “房”字根据其本意,还可以延伸出下列含义:一是借指类似于房子的东西,如“蜂房”;二是指家族的分支,如“长房”;三是借代指人,如“房东”;四是做量词用,如“两房儿媳妇”。
中文的“房”字还同手工作坊的“坊”字相等意如“油坊(房)”、“染坊(房)” 此外,“房”字还是中国人的姓氏之一 日文中的“房”字有音读、训读之分其音读为“BOU(ぼう)”,与中文中“供人居住或做其他用途的建筑物”的基本含意相一致相关用语有:“房室(ぼうしつ)”/房间、“厨房(ちゅうぼう)”/厨房、“書房(けいぼう)”/书房、书斋等等并且还用“房”字创造出一些有别于中文的新词汇,如:“官房(かんぼう)”/办公厅、“暖房(だんぼう)”/暖气设备、“冷房(れいぼう)”/冷气设备 日本文化还把“女人”和“房子”巧妙地捏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叫做“女房(にょうぼう)”的词该词在中古时期代表皇宫中的高级女官或贵族的侍女可是,文化流变到如今,“女房”己经逐渐与“つま”“かない”相等意了,成了日本男人对“老婆”“妻子”的称谓日本还有一句与“女房”相关的俚语,叫做“女房と畳みは新しい方が良い”(老婆和草席都是新的好)日本男人的花心,由此可见一斑 中文中“房”字“借指类似于房子的东西”的含义,日文也照用不误相关用语如:“蜂房(ほうぼう)”、“蓮房(れんぼう)”、“乳房(にゅうぼう)”等等。
日文音读的“房”字与中文“房”字的主要区别是,不再表示家族的分支,也不再做量词使用,与手工作坊的“坊”字基本上分手了 日文“房”字的训读为“USA(ふさ)”日本人的姓氏中“房上(ふさかみ)”,“房木(ふさき)”、“房洼(ふさくぼ)”、“房前(ふささき)”等,都是按此训读的 日文中训读的“房”字,主要意思是代表装饰物的“缨”和“穂子”日本人说“一房葡萄”时,你千万别以为葡萄多得堆满了房间,那只不过是“一串葡萄”而己 四、“屋”字在中日文化中的比较 在中文中,“屋”字的基本涵义就是房子、房间的意思《尚书大传大战》中就有“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的话语,这就是成语“爱屋及乌”的出处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安身之屋的钟爱之深 日本人在学习和借用汉字时,曾有“使者”长期滞留在我国他们对于人们的安身之所、饮食起居之处的“屋”,是会有相当透彻的理解的日文在吸纳“屋”字时,其文语以音读“OKU(おく)”的形式,直接用汉字“屋”的音、形、意来表示房子、房间等事物 “屋”字的“房子”的含义常常使人联想到“家”日本“使者”也不例外于是他们把“屋”和“家”合并起来,也用“YA(や)”音来表示屋子或者家。
如“家内(うちや)”/家内·家属、“家移(やうつり)”/搬家 日本人从其内敛文化出发,常用“屋”字来表示经营场所这时的“屋”也读为“YA(や)”如:小茶馆(褂(け)茶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