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七年级地理上册2.3世界的地形教案3新版湘教版0.doc
2页世界地形课题世界地形主备 主核使用补充使用者初一地理组课型新授课使用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比较五种基本地形素描图,使学生了解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异同特征并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它们2、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的山脉带的分布规律,通过自主地学习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与盆地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在的大洲教学重难点:1.分析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2.了解世界著名的五种地形形态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法 读图提问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利用课件放一些我国的各种陆地地形(青藏地区、四川盆地、华北平原、江南丘陵等图片)地球表面存在着高低起伏的各种形态——地形,那么我们用什么表示地形的高低呢? (美丽的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讲授新课]一、陆地地形 [创设情境]地表的高与低需要用什么来衡量?先用人的身高来举例,形象的类比高度的测量方法提出疑问,启发学生运用数学上接触过的知识理解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运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阅读课文图示2-31,巩固定义找出区别并计算B、C点的相对高度 [知识运用]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找到珠穆朗玛峰,问: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但在青藏高原上的人却说珠穆朗玛峰只有4000米高。
你能解释这究竟是为什么吗?(生答8844.43米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4000米是珠穆朗玛峰的相对高度)[过渡]正是由于陆地表面各个地方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都不相同,所以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地形类型----五种基本地形生答名称)仔细观察课本P27、P28的五幅不同地形类型的景观图,课件展示自绘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让学生从海拔高度、地表起伏(相对高度)等方面观察比较平原和高原、山地和丘陵这两组地形类型特征异同,讨论后归纳完成表格:(比较、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表格一目了然,让学生轻松学习)地形类型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平原地面起伏小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较高,边缘陡峻丘陵地面崎岖不平较低起伏不大,坡度和缓山地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指导学生读世界地形图,说明山脉带的位置并记住主要的山脉世界两大山脉带: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山脉带)〔课堂活动〕学生观察世界地形图,找出地形区之最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注意:本课可让学生自己收集世界之最,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课后活动〕调查家乡的地形以哪一种地形类型为主说明地形对家乡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
二、海底地形 〔课件展示〕读海底地形示意图,让学生认识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告诉学生大陆架是开发海洋资源最重要的地带板书设计: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一、 陆地地形1、海拔与相对高度2、地形的划分及比较: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见表格)3、主要地形区(世界之最)二、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部 播放多媒体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身高的举例珠穆朗玛峰高度减少的原因分析学生分组分析五种地形的特征师总结学生画图分析海底地形课后追记 本节课学习的是世界的地形,主要是分析世界的五种地形形态,我采取的是学生根据问题分组讨论学习,然后师在总结,效果较好对于海底地形的学习可采取学生画图自学,这样可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