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学大纲.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2468664
  • 上传时间:2017-10-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9.4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原理 课程编码:英文名称:Principle of automobile engine学 时:32 学 分:2适用专业:汽车服务工程 汽车工程 课程类别:选修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先修课程:汽车构造 工程热力学教 材:常思勤编.汽车动力装置.第 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汽车发动机原理》是四年制本科生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汽车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本课程的任 务 是 使学生获得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循环和性能、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与增压技术、发动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发动机性能的评价、发动机特性及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等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 握 发 动 机 性 能 提 高 和 合 理 使 用 的 基 本 原 理 , 以 及发 动 机 实 验 的 基 本 技 能 , 为 本 专 业 学 生 日 后 的 工 作 打 下 坚 实 的 基 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汽车发动机原理》在分析发动机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的基础上,以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发动机主要性能与工作过程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各种因素,从而指出提高发动机性能并能满足使用要求、合理使用发动机及科学有效地试验发动机的基本途径。

      本课程的重点是阐述影响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各种因素,并根据相互的联系进行分析使学生对发动机的换气过程、燃烧过程有较深入了解,并基本掌握发动机的性能,燃烧,发动机特性实验的基本计算,分析了解发动机的进气增压、排气污染与控制等该课程的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应重点培养学生如何用抽象的理论去分析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 概论教学基本内容:发动机的分类,对汽车动力装置的要求,新型汽车能源重点:发动机的分类难点:无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了解发动机的分类和现代发动机的发展,了解对汽车动力装置的要求及汽车常用的能源第二章 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和性能教学基本内容:发动机理论循环,发动机的实际循环,指示指标,有效指标,指标测量,机械损失及测量,热平衡重点: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指示指标、有效指标及机械损失难点:实际循环的各项损失,熟记各项性能指标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了解发动机的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过程,掌握发动机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的差异,熟记指示指标、有效指标和机械损失,掌握发动机两类指标和机械损失的测量方法,了解发动机的热平衡第三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与增压教学基本内容:增压技术基础,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充气效率,影响因素,换气损失,提高充气效率和降低换气损失的措施,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车用发动机的增压系统。

      重点: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充气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充气效率和降低换气损失的措施难点:提高充气效率和降低换气损失的措施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了解增压的基本概念和增压方式,掌握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充气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和降低换气损失的措施,了解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车用发动机的增压系统第四章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教学基本内容: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汽油机的正常燃烧,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影响燃烧过程的使用因素,汽油机的有害排放物的形成机理与控制,汽油混合汽形成和燃烧技术的发展重点:汽油机的正常与不正常燃烧过程,以及影响燃烧过程的使用因素难点:不正常燃烧过程及影响因素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掌握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掌握汽油机的正常燃烧、不正常燃烧以及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理解汽油机的有害排放物的形成机理与控制,了解汽油混合汽形成和燃烧技术的发展第五章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教学基本内容: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室,柴油机燃烧过程及燃烧放热规律,影响燃烧过程的使主要因素,柴油机的有害排放物的形成机理与控制,柴油机混合汽形成和燃烧技术的发展,汽油机和柴油机混合汽形成和燃烧技术的比较以及 HCCI的燃烧方式。

      重点:燃料的喷射与雾化,使用因素对燃烧过程的影响难点:使用因素对燃烧过程的影响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掌握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了解不同燃烧室的特点,掌握柴油机燃烧过程及燃烧放热规律,掌握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理解柴油机的有害排放物的形成机理与控制,了解柴油混合汽形成和燃烧技术的发展,区分汽油机和柴油机混合汽形成和燃烧技术的不同以及了解 HCCI的燃烧方式第六章 发动机的特性教学基本内容:发动机工况,发动机的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发动机的选型及车辆匹配重点:速度特性,负荷特性,万有特性,发动机与车辆的匹配难点:特性曲线的分析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掌握发动机的三种典型工况,掌握分析发动机特性的关系式,掌握发动机的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了解发动机的选型及车辆匹配四、课程学时分配讲 课 内 容 讲课学时实验学时(含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合计学时第一章 绪论 2 2第二章 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和性能 8 8第三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与增压 6 6第四章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 4 2 6第五章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 4 4第六章 发动机的特性 8 2 10总计 32 4 36五、课程习题要求每章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留有一定数量的思考题供学生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并进行讲评。

      六、课程的实验内容与要求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内容及要求 计划学时1 发动机速度特性实验采用发动机特性试验台架测量不同发动机转速下的有效功率、有效扭矩、有效燃料消耗率、每小时耗油量和排气温度等,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发动机各种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对发动机原理有进一步的认识12 发动机负荷特性实验用发动机特性试验台架测量不同节气门或油门开度下发动机的有效功率、每小时耗油量、有效燃料消耗率等,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发动机各种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对发动机原理有进一步的认识13 汽油机排污特性实验用发动机或汽车尾气检测仪测量汽油发动机一氧化碳 CO、氮氧化合物 NOx、碳氢化合物 HC、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排放量及转速和有效功率,使学生加深对不同的发动机工况对尾气污染成分的影响规律变化的认识,并掌握尾气检测仪的正确使1七、考核方式1.理论考试(成绩*80%)2. 平时考核(成绩*20%)八、课程的主要参考书1. 张志沛主编, 《汽车发动机原理》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32. 陆耀祖主编, 《内燃机构造与原理》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3.113. 吴建华主编, 《汽车发动机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周龙保主编, 《内燃机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年5.颜伏伍主编, 《汽车发动机原理》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106. Heywood J B.,《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undamental》,McGraw-Hill,Inc,1998制定人:审定: 批准: 2010年 9月用方法,增强环保意识4 汽油机排污特性实验采用不透光烟度计测量柴油发动机碳烟的排放量及转速和有效功率等,使学生加深对不同的发动机工况对尾气污染成分的影响规律变化的认识,并掌握尾气检测仪的正确使用方法,增强环保意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