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绿松石工艺美术鉴赏.doc

27页
  • 卖家[上传人]:tian****1990
  • 文档编号:72134714
  • 上传时间:2019-01-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3M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 录一、前言------------------------------------------------1二、绿松石简介1. 绿松石的性质------------------------------------------12. 分类--------------------------------------------------33. 类别等级----------------------------------------------44. 加工工艺----------------------------------------------5三、绿松石在中国各个时期的发展及特点1. 新石器时代--------------------------------------------52. 奴隶社会----------------------------------------------93. 秦汉时期---------------------------------------------164. 汉末至元朝-------------------------------------------175. 明清时期---------------------------------------------19四、绿松石在国外的发展---------------------------------22五、现代的绿松石欣赏-----------------------------------22六、小结-----------------------------------------------23七、参考文献-------------------------------------------231、 前言 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对于“绿松石”工艺的鉴赏,由于十堰市绿松石行业比较繁荣,从小耳濡目染,对绿松石也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人在查阅资料的同时,也对目前十堰市的绿松石市场做了部分的走访和调查,本文将从绿松石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同时结合藏、蒙等少数名族的绿松石文化和国外绿松石文化进行分析,探讨绿松石的工业美术特征2、 绿松石简介古人有云:玉,石之美者千百年来,玉以其独有的品性,备受人们推崇被誉为“成功之石”的绿松石是我国传统玉石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自古以来深受中外人士的重视和崇尚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绿松石饰品发现于埃及,已有 8000多年的历史绿松石也是我国使用最早的玉石材料之一,作为玉制品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从近年来我国考古出土文物中可知,7000年以来各时期的遗址墓地均有绿松石制品出土,而且有的出土量非常之丰富,可见,在中国玉文化历史中,绿松石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1. 绿松石的性质 绿松石通常呈现致密块状、肾状、钟乳状、皮壳状等集合体,特别是具有独特的天蓝色或称为 极品云盖寺高蓝瓷松原料横切面 “绿松石色”,使人一见便晓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下: 化学成分一种含水的铜铝酸盐类矿物,分子式为CuAl6(PO4)4(OH)8·5H2O理论成分为P2O5 34.12%,AL2O3 36.84%,CUO 9.57%,H2O 19.47%。

      而自然界产出的绿松石与理论成分有很大差别 物理特性形态:三斜晶系,隐晶质,少见微小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断口:贝壳状到粒状(与孔系度有关)硬度:致密块状者摩氏硬度为5~6,孔系度大者摩氏硬度较小韧性:白垩状者韧性小,易断裂,致密者韧性好条痕:白色或绿色 极品春带彩绿松石雕件 玉感强烈透明度:通常不透明光泽:抛光面为油脂玻璃光泽,断口上为油脂暗淡光泽包裹体:常有黑色斑点或黑色线状褐矿或其他氧化铁包裹物颜色:天蓝色,极具特征性,以至于成了一种标准色----绿松石色其余有深蓝、淡蓝、湖水蓝、蓝绿、苹果绿、黄绿、浅黄、浅灰色铜导致了蓝色,铁在化学成分中可以替代部分铝,使绿松石呈现绿色,水的含量也影响着蓝色的色调吸收光谱:在强的反射光下,偶尔可见两条中等至微弱的蓝区432纳米和420纳米吸收带,有时在460纳米处可见模糊不清的吸收带发光性:在紫外线长照射下有淡黄绿色到蓝色的荧光,短波荧光不明显X射线照射下也无明显的发光现象热学性质:遇热通常会爆裂成碎片,变为褐色,火焰下呈绿色酸:在盐酸中溶解很慢2. 分类 绿松石通常按产地、颜色、光泽、质地、结构和构造对其分类,而许多分类又或多或少的引申为绿松石的质量等级,因而带有等级意义。

      按颜色分类A、蓝色绿松石(Blue turquoise):蓝色,不透明块体,有时为暗蓝色;B、浅蓝色绿松石(Pala blue turquoise):浅蓝色,不透明块体;C、蓝绿色绿松石(Blue-green turquoise):蓝绿色,不透明块体;D、绿色绿松石(Green turquoise):绿色,不透明块体;E、黄绿色绿松石(Yellow-green turquoise):黄绿色,不透明块体;F、浅绿色绿松石(Greenish turquoise):浅绿色,不透明块体 按地区分类A、湖北绿松石:产自中国鄂西北的绿松石,古称"荆州石"或"襄阳甸子湖北绿松石产量大,质量优,享誉中外,主要分布在鄂西北的郧县、竹山、郧西等地,矿山位于武当山脉的西端、汉水以南的部分区域内B、尼沙普尔绿松石:产自伊朗北部阿里米塞尔山上的尼沙普尔地区中国古称"回回甸子",日本等国称"东方绿松石"C、西奈绿松石:位于西奈半岛,是世界最古老的绿松石矿山D、美国绿松石:产自美国西南各州,特别是亚利桑那州最为丰富按产地分还有埃及绿松石、智利绿松石、澳大利亚绿松石,等等然而有些产地名称,不仅仅代表产地,同时还代表和指示绿松石的质量等级,故这些名称也具有质量等级意义。

      按结构等分类A、透明绿松石:指透明的绿松石晶体极罕见,仅产与美国弗吉尼亚州,琢磨后的透明宝石重量不到1 克拉;B、块状绿松石:指致密块状的绿松石,它们色泽艳丽,质地细腻,坚韧而光洁,为玉雕的主要材料,相当常见;C、结核状绿松石:指呈球形、椭球形、葡萄形、枕形等形态的绿松石,结核大小悬殊;D、蓝缟绿松石:也称为"花边绿松石",指因铁质的存在而形成的具有蜘蛛网状花纹的绿松石;E、铁线绿松石:指表层具有纤细的铁黑色花线的绿松石;F、瓷松石:指呈天蓝色、质地致密坚韧,破碎后断口如瓷器断口,异常光亮的绿松石,质量好;G、脉状绿松石:指呈脉状、赋存于围岩破碎带中的绿松石;H、斑杂状绿松石:指因含有高岭石和褐铁矿等物质而呈现的斑点状、星点状构造的绿松石,质量较差;I、面松:指质地不坚的绿松石,断口呈粒状,硬度小,用指甲能刻划有的块料可用;  J、泡松:指比面松还软的绿松石,为劣等品,不能用做玉雕材料但这种绿松石经过人工着色、注胶处理,已成为一种优化绿松石品种3. 类别等级 国际: 泡松:又称面松,呈淡蓝色到月白色,硬度在4.5以下,用小刀能刻划因为这种绿松石软而疏松,只有较大块才有使用价值,为质量最次的松石。

      但在绿松石原料日益缺乏的今天,常采用注塑、注蜡以及染色等人工处理方法,改善其质量及外观,因而也可"废物利用" 铁线松:绿松石中有黑色褐铁矿细脉呈网状分布,使蓝色或绿色绿松石呈现有黑色龟背纹、网纹或脉状纹的绿松石品种,被称为铁线松其上的褐铁矿细脉被称为"铁线"铁线纤细,粘结牢固,质坚硬,和松石形成一体,使松石上有如墨线勾画的自然图案,美观而独具一格具美丽蜘蛛网纹的绿松石也可成为佳品但若网纹为粘土质细脉组成,则称为泥线绿松石泥线松石胶结不牢固,质地较软,基本上没有使用价值 国内: 根据颜色、光泽、质地和块度,中国工艺美术界一般将绿松石划分为三个等级: 18K金镶钻松石吊坠⑴一级绿松石:呈鲜艳的天蓝色,颜色纯正、均匀,光泽强,半透明至微透明,表面有玻璃感质地致密、细腻、坚韧,无铁线或其他缺陷,块度大⑵ 二级绿松石:呈深蓝、蓝绿、翠绿色,光泽较强,微透明质地坚韧,铁线或其他缺陷很少,块度中等⑶三级绿松石:呈浅蓝或蓝白,浅黄绿等色,光泽较差,质地比较僵硬,铁线明显,或白脑、筋、糠心等缺陷较多,块度大小不等4. 加工工艺 绿松石的工艺要求,主要以颜色、质地、杂质及块度大小为标准。

      质硬、色蓝如瓷松者,块大者为特级料,中小块为一级料;中等硬度、色由蓝到豆绿,如绿松以及网纹美观的铁线松者,大块为一级料,中小块为二级料;其它可使用的料为三级料;最次者为"面"松,只有大块或处理后才能使用绿松石玉雕工艺品是中国独具风格的出口玉雕品种之一,在国际市场上素享盛誉3、 绿松石在中国各个时期的发展及特点1. 新石器时代 早在新石器时代,绿松石与软玉、玛瑙等玉石均作为美身的饰品据考古出土文物资料显示,新石器时代的绿松石制品十分丰富,分布广泛这个时期人们对绿松石的认识和利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距今10000年—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初期和早期2、距今7000年—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3、距今5000年—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1. 距今10000年—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初期和早期这个时期出土的绿松石器并不多,以黄河中下游地区裴李岗文化发现的一批绿松石器居多 主要特征为:形制种类少,以片状的圆形、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珠、坠等饰件为常见器形;器体较小;工艺简单,磨制不精,有些耳饰有小穿孔 (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6500-4400年)遗址中出土两件绿松石制成的28厘米长的鱼形饰物。

      在同属于仰韶文化的陕西汉中龙岗寺也出土绿松石小坠饰 鱼形饰物 2.距今7000年—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这时期出土绿松石器的遗址和数量增多,有江苏灌云大伊山遗址、大溪文化巫山大溪遗址、黄河流域大汶口文化遗址、马家窑文化永昌鸳鸯池遗址、乐都柳湾遗址等,其中乐都柳湾遗址出土绿松石饰品达244件,是出土绿松石数量和种类最丰富的遗址此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阜新胡头沟遗址、岫岩北沟遗址也有少量出土 主要特征为:形制多样,除扁平各式坠、珠等小件饰物外,新出现了管状坠饰、串饰及鱼、鸟、鸮等动物形饰;器体明显比早期的增大;各类器物普遍比一期打磨光滑,工艺精细,有些施有纹饰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开创了骨器上镶嵌绿松石的工艺 (绿松石鸟形饰,1979年出土于辽宁喀左县红山文化东山嘴遗址,辽宁省博物馆藏该饰物发现于红山文化祭坛方形基址东外侧,作展翅鸮形,是我国已发掘出的第二枚绿松石动植物造型,这枚鸟形绿松石是红山文化与仰韶文化交流的见证 绿松石鸟形饰物 (大汶口文化骨雕筒,1957山东大汉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出土。

      该骨雕筒高7.7厘米,呈三角形,由动物肢骨雕刻而成,弦之间各嵌带纹绿松石圆饼五个,一侧穿四孔,器壁薄,刮磨光滑,为随葬的装饰品装饰单纯、造型质朴、料作细致牙骨雕刻及玉石镶嵌技艺始于大汶口文化,并开创了商周镶嵌工艺的先河 大汶口文化骨雕筒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