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中历史专题六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学案人民版选修3.doc
4页学案3 专题学习总结 全面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1)和平是当今世界主题的原因①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②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③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④解决一些带有全球性的问题需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⑤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2)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原因①二战后,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优先发展经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成为世界潮流②解决一些带有全球性的问题,如保护生态环境等最终要取决于社会发展③发展是人类的追求,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人心所向,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3)理解和平是发展的前提①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②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③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都是在和平时期完成的,而两次世界大战则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和平是发展的前提4)理解发展是和平的保障①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加强了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共享,为彼此和平共处提供了物质保障,抑制了世界战争的爆发。
②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③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1.重要历史概念(1)政治多极化: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就当今世界实际情况看,国际关系中存在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上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受到更多的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稳定,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2)经济全球化: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等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3)国际秩序: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家组织等国际旧秩序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无权的情况下,由少数大国按照其意愿和利益建立起来的战后一直延续到现在还没有根本改变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剥削掠夺为基本特征,其实质是维护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
发展中国家主张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并为之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各国有权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有权参与处理国际事务,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使其成为未来国际新秩序的有效的控制机构中国的主张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赏,也得到一些发达国家人士的支持2.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1)联合国①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裁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②联合国在推进人权保护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③在新世纪,爱好和平的人们更加希望联合国成为为着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及全人类的真正幸福不遗余力的、公正的全球性组织2)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世界人民:①召开世界和平大会,推进世界和平进程②进步人士和科学家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倡导世界和平③进行反战运动,同破坏世界和平的行为作斗争中国政府: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始终不渝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④倡导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例题 (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材料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
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解题思路] 第(1)问从关键信息“1960年”“1576号决议”,并联系美苏争霸、战后世界亟待和平、法国核试验成功、近代以来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等说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第(2)问从联合国的推动、二战后期美国核武器的破坏等方面说明其得以签订的原因;再结合当今国际形势等知识阐释禁核条约的积极作用。
答案 (1)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动作用: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背景、原因类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解题技巧]主要根据限定词分析历史事物的(xx)条件、(xx)原因、(xx)根源、(xx)因素等1)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一般是从对历史事物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的角度来划分2)根本原因等同于历史(社会)根源,一般是:历史发展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也要注意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不同角度分析: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一般是由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或者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决定的;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根据经济决定政治的原理,即政治活动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原因;思想文化现象是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的3)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一般指在诸多原因中占支配地位的,起主导、决定作用的重要因素与根本原因比,远因是根本原因,近因是主要原因4)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5)主观原因: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方针+具体历史经验+……(6)客观原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现状+思想因素……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