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四章 多彩的光 复习学案.docx
53页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四章 多彩的光 复习学案第一节 光的传播1、光源 (1)定义:自身能发光的物体2)光源的分类:①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斧头鱼、灯笼鱼、水母等 ②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发光的手电筒、发光的电灯等3)注意:光源必须要自身能发光,有些物体本身不能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光或其他光源发出的光,不要误认为是光源,如月亮和所有的行星2、光沿直线传播(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若同种介质不均匀,则光的传播路径也会发生弯曲,例如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会发生折射3)光线定义: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4)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①小孔成像; ②影子的形成; ③日食、月食; ④激光准直; ⑤射击瞄准;⑥队列看齐;⑦木工检查木块是否平直; ⑧坐井观天、一叶障目(5)小孔成像①原理:烛焰上部发出的光线,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后,射到了下部;烛焰下部发出的光线,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后,射到了上部,就形成了相对烛焰倒立的像②“小”是相对于孔到物体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而言的,即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这两个距离;③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相对于物体); ④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孔的距离和光屏到孔的距离有关; ⑤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
3、光速(1)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光速用c表示,c=3×108m/s (2)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于真空中的速度,也可视为c,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3C3)光速和声速的比较现象特点传播速度光的传播在透明物质中传播在透明物质中比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小,在真空中传播最快,为c=3×108m/s在真空中传播声的传播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一般情况下,固体>液体>气体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例如:由于光的速度比声音速度大得多,打雷小雨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停到雷声针对训练1】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A. 太阳 B.萤火虫 C.LED灯 D.月亮【答案】D【针对训练2】自然界中有许多有趣的光现象,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来变浅了 B.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 C.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D.雨后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 【答案】C【针对训练3】(多选)下列成语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坐井观天 B.形影相依C.海市蜃楼 D.波光粼粼【答案】AB【针对训练4】下列诗词中所述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B.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C.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D【针对训练5】关于光的直线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里传播的路线是直的 D.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答案】C【针对训练6】夜晚,路边高高的杆子上的路灯亮着.某人从路灯下的正下方开始朝着背离路灯杆的方向往前走,则地面上的影子()A.在人的后面且渐渐变长 B.在人的后面且渐渐变短C.在人的前面且渐渐变长 D.在人的前面且渐渐变短【答案】C【针对训练7】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A.树叶的影子 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 D.太阳的实像【答案】D【针对训练8】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初步得出像的特点是倒立的等大的像.现他想在半透明纸上看到一个放大的烛焰像,正确的做法是( ) A.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换一根烛焰更大的蜡烛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小孔扩大至直径约3cm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小孔由三角形改成圆形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适当缩短烛焰到小孔的距离 【答案】D【针对训练9】某学校进行百米赛跑时,由于发令枪失灵,所以临时改用吹哨和挥旗的方式发令:发令员将旗子举起,示意有关人员注意,然后在吹哨的同时将旗子向下挥动,此时运动员起跑.那么终点计时员开始计时的时刻应为( )A.听到哨声时 B.看到旗子向下挥动时 C.看到运动员起跑时 D.听哨声或看旗子挥动时都可以 【答案】B【针对训练10】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速比声速 (选填“大”或“小”);若小明看到闪电后经过2.5s听到雷声,那么,打雷处距小明约为 m。
已知空气中声速为340m/s) 【答案】大;850【针对训练11】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圆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 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 2)如果将中间的小圆孔换为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孔,则他在光屏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3)从右侧向左看,若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它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4)若小孔和光屏位置固定,将蜡烛位置向右移动,光屏上的像与原来相比将 ;若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与原来相比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1)实像;光沿直线传播;(2)D;(3)逆;(4)变小;变小第二节 光的反射1、 光的反射定义:光射到物体表面(或两种介质的界面)时,有一部分光又返回到原来的介质中去传播,但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此现象叫光的反射。
2、 光的反射定律(1)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两线分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注意:①对应于每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②注意定律中的因果关系,先有入射、后有反射;但叙述时要先说反射,后说入射③光路是可逆的,即若一束光从反射光线射入则这条光的反射光线刚好和之前的入射光线重合 ④当光线垂直于镜面入射时,入射角为0°,反射角为0°,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光的传播方向相反,并不是没有发生反射针对训练1】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60°,反射角是 ;若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使入射光线逐渐偏离法线,则反射光线将向法线 (靠近/偏离)【答案】30°;偏离【针对训练2】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A.反射角是60° B.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是60° C.入射角是30° 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答案】A【针对训练3】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50,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成直角,则原来的入射角应为( )A.30° B.45° C.15° D.60°【答案】A3、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项目概念相同点不同点图例实例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镜面上,会被平行地反射,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反射面平滑;平 行光照射时,反射光仍平行黑板反光、平 静的水面反光等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样的反射叫漫反射反射面凹凸不 平;平行光照射时,反射光不平行各个方向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电影屏幕等注意:①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本质区别在于反射面是否平滑,而不是看反射光线是否平行②镜面反射中,只有平行的入射光线才会平行反射 ③对于镜面反射,人在反射光线的范围内,看到物体很亮;反之,看到物体很暗,观察镜面反射,有方向要求;对于漫反射,人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物体,即没有方向要求。
例:雨后的夜晚,当年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是因为:迎着月光,则水洼部分发生镜面反射,有很多光线进入人眼;而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光线进入人眼,所以较亮的地方是水洼;反之背着月光走在有积水的路上,水洼依然发生镜面反射,但反射的光线无法进入人眼,而地面发生漫反射,依然有光进入人眼,所以较暗的地方是水洼处题型体系|——题型一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答案】C【针对训练2】如果你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A.光的漫反射 B.光的镜面反射C.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D.光沿直线传播 【答案】C【针对训练3】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入射光跟界面的夹角是60°,则( )A.入射角是60° B.反射角大于60°C.折射角是30° D.折射角大于30°【答案】D【针对训练4】如图所示,若要让反射光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竖直向下移动 B.竖直向上移动C.水平向右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答案】A【针对训练5】如图所示,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上发生反射,其中反射角及其大小分别为( ) A.∠1,30° B.∠2,30° C.∠1,60° D.∠2,60°【答案】C|题型体系|——题型二光的反射可逆性【针对训练1】两位同学做捉迷藏游戏,甲同学躲在书橱的背后,通过穿衣镜能看到乙同学的眼睛,则乙同学( )A.不能看到甲同学 B.一定能看到甲同学全身 C.至少可以看到甲同学的眼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针对训练2】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室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AOC=∠BOC,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两点,面向平面镜张望,则( ) A.甲可看到乙,乙看不到甲 B.甲、乙相互都可以看到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 D.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答案】D【针对训练3】小吴和小杨两位小朋友做游戏,小吴想通过一块平面镜看到小杨,同时又不被小杨看到,则( )A.只要将镜子转一个角度 B.只要离镜子远一些C.只要把自己藏得更好 D.不可能做到【答案】D【针对训练4】小明和小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