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隧道围岩类别判定.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z****
  • 文档编号:269427349
  • 上传时间:2022-03-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隧道围岩类别判定隧道围岩判别是隧道施工过程中保证安全重要的手段,也是施工中变更的第一手资料,是隧道施工中重要的环节现场施工中我们要学会辨别围岩的类别并且要及时的调整围岩级别首先我们要给理解围岩的定名原则3受区域地质构造运动作用,围岩节理发育,岩体愈老愈发育,风化程度愈强岩石愈破碎节理发育程度是判定围岩稳定性的重要标志4岩体结构面是影响围岩稳定性的第二个重要标志,这些结构面包括:①软硬相间的岩层层面;②岩体软弱、破碎带、如断层褶皱、挠曲带;③软硬不同岩体接触带如千枚岩、片麻岩、片岩接触带,不同岩浆岩接触带,穿插有不同次生岩石充填物的网脉分布带④受强风化作用,加上洞顶沟谷岩石节理裂隙渗水作用围岩局部产生泥质裂隙充填,泥质化、水化、软化,产生分化软弱带,影响围岩整体稳定性;⑤由于张节理、扭节理、压节理和不规则裂隙形成的裂面间,大量充填原岩风化灰粉、细渣、泥质、碳酸盐薄壳及氧化鉄锰膜形成的光滑面,大大加强了岩体的离散性,如有缓坡角度板状节理面暴露在拱部,围岩更易垮塌掉块儿,整体稳定性差这是州河北隧道的重要特点;⑥岩浆生成时的各项矿物成分不均一性,形成的波层状岩体,受力亦成破碎带,沉积岩岩层中所夹泥质岩石水化产生的塑性软化带,均是应力集中的薄弱带,影响围岩稳定性。

      5岩体的结构类型直接影响着围岩的整体稳定性,结构类型一般常见的有:①巨块状整体结构:岩体整体性好,不论是层厚、裂隙间距均大于100cm,岩质均一,无构造影响,稳定性好②大块状砌体结构: 岩体整体性好,不论是层后厚,层厚间距小,在40--100 cm之间,裂隙充填物很少,稳定性好,远看如同人工砌成的墙体③块(石)碎(石)镶嵌结构:由于受地质构造力的作用,岩块受到压拉剪等的作用,破碎成棱角状,不论岩块是什么样的多角形,楔行、尖棱角形,各相邻岩块都相接的恰到好处,除裂隙线外没有多余自由空间,这就是镶嵌结构,如同山区农夫用碎石块砌成的田坎,但石块大小较①②为小,多数在20-40 cm之间④碎石状压碎结构(碎裂结构):大体特点同③,但有两点区别,一是岩体规格小一级,多在20 cm以下,看起来破碎,二是裂隙宽度增大,可达1-3mm,其中有次生充填物,岩体用力可掰碎⑤角碎(石)状松散结构:是一种块径显著变小的压碎结构,大的特点同③④,但有显著的四点区别,一是岩块规格小,一般在10-20 cm之间,挖掘下来后一部分在1-10 cm之间,成土石状;二是裂隙中有大量泥质化物质和泥质充填物,岩块严重风化形成风化包裹圈,其中留有较深色的若风化的残余岩块,形成残余瘤状构造;三是相对原岩而言,褪色或变色现象严重,如原岩是灰黑色,在这里就会退为黄褐色、褐红色、土黄色、灰黄色、浅黄色、或变为红色等;四是块之间结合力差,手一碰就掉块,手一轻用力掰,就断成更小的碎块,成为松散结构,或软散结构。

      ⑥散体结构:为砂、泥、土、石堆积体,系岩石全风化产物,或残积坡积物⑦层状结构:层状产出的岩石,从整体而言,称为层状结构沉积岩大多数是层状结构按照层厚度可分为以下等级;块状层(巨厚层)大于100CM,层厚50-100 CM;薄层2-10 CM,页片状层厚0.2-2 CM如受较强烈构造干扰,岩层变为碎块状、片状,失去原来的板状,楔形,则称为层状碎裂结构6围岩受地质构造影响的等级划分:分五级:① 轻微:围岩地质构造变动小,无断裂(层);层状岩一般呈单斜构造,节理不发育属VI类② 较重:围岩地质构造变动较大,位于断裂(层)或褶曲轴的近地段,可有小断层;节理发育③ 严重:围岩地质构造变动强烈,位于褶曲轴部或断裂影响带内,软岩、薄层岩多见扭曲及拖拽现象,节理发育属IV类④ 很严重:位于断裂破碎带内,节理很发育,岩体破碎呈碎石、角硕状属于III类⑤ 十分严重:位于挤压强烈的断裂破碎带内,节理十分发育,岩体裂隙杂乱而破碎,导致强烈风化属于II类7挖出围岩的破碎程度 指岩石经过挖掘堆积在工作面旁的堆渣碎块的大小径度,直观易辨认,它是岩石整体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反应,受竭力裂隙间距和软硬程度控制相当量岩块大于100 cm,为VI类;多量在40-10 0 cm的为V类;多数在20-40 cm,少量大于40 cm的属于IV类;一般在20-40 cm,部分小于20 cm的属于III类;多数在10-20 cm部分呈小土石碎粒,小于10 cm,属于II类;普遍小于10 cm,呈泥、砂、土状属于I类。

      在运渣车,堆渣现场更易判断8手感破碎力度:这是一个经验判断方法IV、V、VI类围岩手用力也掰不破,III类围岩用大力可以掰破,II类围岩轻用力可掰破I类围岩,形似岩状,清碰即碎,或呈砂、粉、泥9掘进手段:掘进手段是对岩石坚硬程度,破碎程度评估实践以后的选择,又返回来用以鉴别围岩类别对IV、V、VI类岩石,采用放炮方法;III类围岩用挖掘机,少量放炮;II类岩石用挖掘机;I类岩石用镐、锹、亦可掘进,以掘进手段直观判定岩石类别10围岩类别变更的关键由于公路勘察设计阶段,地质工作不够细致,勘察孔间距过大,更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地形切割程度不同,风化强弱程度差异,水文条件变化,区域地质构造运动大环境影响,就会出现现实与设计不符,必须变更围岩类型以调整支护等级,保证隧道质量,保证安全施工的情况一般而言,问题多发生在IV、III类围岩之中,如果原定的IV类围岩,发生地质构造影响很严重,局部有软弱破碎带,岩石破碎节理很发育,影响整体稳定性,或有浸水软化,就应将为III类;如果地质构造影响十分严重,其他条件也符合II类岩石,那就应降两级将IV类变为II类同理,原定的III类围岩,附合II类条件,也应该果断降一级,变为II类。

      围岩中如果有水,分为浸润状、裂隙滴水、流水、涌水、喷水等情况,软化减弱岩石强度或破坏岩体稳定性,应酌情对围岩类别将1-2级围岩类别变更,应该抓住关键问题,这就是围岩的整体性和自稳性,它的稳定状态符合定位哪一级就是哪一级,这里有一个识别原则:“构造、节理、软弱面、风化破碎和松散,含水涌水一并看,整体稳定是关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