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浙江地区)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训练39课外文言文阅读.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1516****951
  • 文档编号:137539892
  • 上传时间:2020-07-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2.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考点跟踪突破39 课外文言文阅读(对应学用274页)(一)(2016宁波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养竹记【唐】白居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贞以立志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①,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②者斩焉,彗箒③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④焉,数无百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略有删改)【注释】①殄瘁:此指摧残②筐篚:竹器,方形的叫“筐”,圆形的叫“篚”③彗箒:扫帚④寻:古代八尺为一寻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竹本固(牢固)B.始于长安求假居处(探求)C.不终日而毕(完成)D.以贻其后之居斯者(留给)点拨:求:寻求。

      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得 常 乐 里 故 关 相 国 私 第 之 东 亭 / 而 处 之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第二天,(我)走到东亭的东南角,在这里看到(一片)繁杂的竹子2)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贤能的人不能使自己不同(于众人),只有任用贤者的人才能使他们不同(于众人)4.作者以竹喻贤人,借自己的养竹经历希望“用贤者”怎样对待人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①善于发现人才作者于东亭角落处发现了一片残竹,于残败中见其本性,顿生怜惜之心②精心培育人才发现残竹后,作者亲自动手,精心培育,使竹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参考译文】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贞元十九年的春天,我在吏部以拔萃及第,被任命为校书郎最初在长安求借住处,得到常乐里已故关相国私宅的东亭,在那里住了下来第二天,(我)走到东亭的东南角,在这里看到(一片)繁杂的竹子枝叶被摧残,毫无生气向关家的旧人询问是什么缘故,对方答道:“这些竹子是关相国亲手栽种的。

      自从相国死后,别人借住在这里,从那时起,做筐篓的人米砍,做扫帚的人也来砍,砍伐剩下的竹子,长的已不到八尺,数量也不到百竿了我感到很惋惜,这些竹子,是由年迈德崇的关相国亲手种植,现在竟被庸俗之人看得如此卑贱但即使被砍削、废弃到这种程度,其秉性却仍然不变于是我把那些繁盛茂密的草木铲掉,给竹子施加肥料,又在下面疏通、培修土层,不到一天时间就干完了从此以后,这些竹子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随风依依,生机盎然,好像在感激着我的知遇之情可叹啊!竹子,不过是一种植物,与人有什么关系呢?就由于它与贤人相似,人们就爱惜它,培植它,何况对于真正的贤人呢?然而,竹子与其他草木的关系,也就像贤人与一般人的关系一样唉!竹子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其他草木区别开来,要靠人来加以区别贤能的人不能使自己不同(于众人),只有任用贤者的人才能使他们杯同(于众人)因此,写了这篇《养竹记》,书写在东亭的璧上,是为了留给以后居住这所房子的人,也是为了使现在任用贤人的人知晓罢了二)(2016台州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陈 禾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①、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②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③,搢绅④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⑤,则非其职矣首抗疏⑥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⑦得与?”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⑧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节选自《宋史》,有删改)【注释】①增戍:增加防守兵力②格:搁置③表里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④搢绅:同“缙绅”,士大夫的代称⑤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⑥抗疏:上书直言⑦宦寺:宦官⑧曹:辈,等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A.武备宽弛,东南尤甚 弛担持刀(《狼》)B.或指为生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C.人服其先见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D.此国家安危之本也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点拨:A.松弛/放下;B.有的人;C.佩服/动词,穿戴;D.根本/本来。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 )例句: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A.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C.宋何罪之有(《公输》)D.公将鼓之(《曹刿论战》)点拨:A.代词:指“这种景况”;B.助词:的;C.宾语前置的标志;D.音节助词,不译3.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三处)或 指 为 生 事 / 格 不 下 / 其 后 盗 起 / 人 服 其 先 见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禾引上衣,请毕其说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2)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啬头颅来报答陛下吗?5.本文中陈禾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陈禾的进谏方式与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请阐述理由1)陈禾品质:有先见之明、忠于职守、敢于进谏、刚正不阿2)进谏方式:邹忌进谏时采用讽谏的方式;由小及大、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齐王陈禾采用的是直谏的方式3)开放题:赞成邹忌原因:采用委婉的方法规劝齐王,使齐王乐于接受或:赞成陈禾原因:陈禾的方式直接,让君主直接明了地知道自己的不足和过错。

      三)(2016温州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几,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选自《列子天瑞第一》,有删节)1.解释文中加点实词的意思1)喻其为盗之言(明白)(2)遂逾垣凿室(越过)(3)以生吾禾,殖吾稼(种植)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自宋之齐,请其术 其真无马邪(韩愈《马说》)B.而不喻其为盗之道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张岱《湖心亭看雪》)C.山泽之产育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D.若之盗,私心也 义,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点拨:都是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A.代词,“他的”/副词,表疑问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C.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3.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两处)若 / 失 为 盗 之 道 / 至 此 乎?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手目所及,亡不探也他)手能拿到的,眼能看到的,没有不偷的2)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你盗窃这些东西而被判罪,怨(恨)谁呢?5.如何理解东郭先生所说的“国氏之盗,公道也”?请根据文意回答国氏借助自然条件,利用自然资源,劳动致富,是遵循公正之道的行为参考译文】齐国的国氏非常富裕,宋国的向氏非常贫穷向氏从宋国来到齐国,请教他致富的方法国氏告诉他说:“我擅长获取外物我开始获取外物的时候,一年就充足了,两年就富足了,三年就五谷丰饶了从这以后,我送给别人的财务遍及州闾向氏非常高兴他听明白了国氏获取外物的话,却不理解国氏获取外物的道理,于是翻墙入院,凿洞入室,手能拿到的,眼能看到的,没有不偷的不长时间,就因盗窃来的赃物被发现而被判罪,先前积蓄的财物也被没收了向氏认为国氏欺骗他,就到国氏那里去埋怨他国氏说:“你是怎样获取外物的?”向氏说了他的情况国氏说:“唉!你不理解获取外物的道理竟然错到了这种地步!现在我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吧。

      天有适合的时令,地有有利的地势我获取天地的时令和地势,云雨的浇灌和滋润,山峦湖泽的生产和养育,来种植我的庄稼,构建我的房舍我地上获取飞禽走兽,水里获取鱼鳖虾蟹,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获取的庄稼、土木、禽兽、鱼鳖,都是上天生产的,哪里是我所拥有的?这样,我获取上天的东西却没有遭受惩罚金玉等珍宝,谷布等财务,那是别人积攒的东西,哪里是上天给的东西?你盗窃这些东西(它们)而被判罪,怨(恨)谁呢?向氏非常迷惑,认为国氏又在欺骗他,就去拜访东郭先生,向他请教东郭先生说:“国氏获取外物的方法,是遵循公正之道的行为,所以没有遭受惩罚;你获取外物的行为,是出于私心的盗窃行为,所以被判罪受惩四)(2016河北)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邵民瞻①为东坡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③,东坡倾囊④仅能偿⑤之卜⑥吉日入新第⑦,既得日⑧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东坡徙倚⑨听之,曰:“异哉,何其⑩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⑪,见东坡,泣自若⑫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⑬,遂举以售诸⑭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⑮宁⑯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

      东坡亦为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东坡因再三慰抚,徐⑰谓之曰:“妪之旧居,乃吾所售⑱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⑲,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⑳迎母还旧第,竟不索B21其直B22注释】①邵民瞻:人名②东坡:苏轼的号③五百缗:五百贯钱④倾囊:尽出其所有⑤偿:偿还⑥卜:选择⑦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⑧得日:过了几天⑨徙倚:走过去斜靠着⑩何其:多么⑪老妪:老妇⑫自若:依然如故⑬不肖:不成材⑭诸:相当于“之于”⑮诀别:分别⑯宁:难道⑰徐:慢慢地⑱售:这里是“买”的意思⑲券:契据⑳翌日:次日索:求取直:通“值”,价钱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闻妇人哭声极哀(听到〈听见〉)(2)东坡亦为怆然(悲伤〈忧伤〉的样子)(3)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立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