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重难点突破).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嘻哈
  • 文档编号:341619926
  • 上传时间:2022-1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7.62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重难突破】重难点01 误区警示 集镇与城市区别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生活、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集镇一般是指建制市镇以外的地方商业中心,既无行政上的含意,也无确定的人口标准重难点02 教材补遗 儒家思想对建筑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制,住宅布局讲究主次分明、院落有序尤其在汉武帝以后,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民居的设计等级观念更为严格重难点03 特别提示 近代城市与中古城市的区别近代欧洲城市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以工业化为核心中古城市是农耕经济的产物,以商业交换为核心重难点04 唯物史观 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1)经济因素: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础2)社会因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促进经济与城市发展,战乱阻碍城市的发展(3)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城市的发展4)政府的政策重难点05 历史解释 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1)宋朝以前,城市坊市分区制,坊与市严格分离;宋朝以后,城市坊市分区制被打破。

      2)明朝以前,城市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明朝以后,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城市政治、军事中心逐渐向经济中心转变重难点06 中国古代城市的演变规律 (1)从城市功能看:唐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且出现晓市、夜市(3)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业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变化: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部分分布在江南地区5)起源早、历史悠久,城市建制受政治制度影响强化训练】1. 《墨子》中有“城者,所以自守也”;《博物志.卷八》中“禹作城,强者攻,弱者守,敌战”;《吴越春秋》中“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这突出表明古代中国早期的城市( )A.突显政治、军事功能 B.主要目的在于防御动乱C.大多建在战略要地 D.缺少经济管理职能2. 观察以下两图,可以看出汉长安城的特点有①利用秦朝的建设基础,巧用地形,因地制宜②宫室区在全城规划中地位突出,是政治中心③遵循前朝后市的传统原则,“市”沿街而设④布局规则严整,坊市分离,“市”在城中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 殷商和西周时期的城市,往往看不到整齐规划的城市布局,更像一个有围墙的农村。

      而到春秋战国时期,筑城之风盛行,随着商业的发展往往成了交换的中心城市这反映了A.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 B.城市不再具备政治、军事职能C.分封制崩溃的必然结果 D.建筑技术的进步4. (2020•浙江•高考真题)南宋有学者记述:“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廛闬(街道里巷)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其盛壮如此”这反映了“南市”在当时( )①突破了政府在空间上的限制 ②已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③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④贸易通宵达旦,往来不绝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5. 据《盐铁论》记载,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商业都会,如“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齐之临淄……三川之二周富冠四海,皆为天下名都”其中就是没有一处是秦国的城镇,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秦国A. 社会经济极度的落后 B. 长期抑制工商业发展C. 受到了其他国家孤立 D. 尚未完成社会的转型6. 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

      世界其他地区,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由此可以得出A.村落的形成与水源有密切关系 B.农业的发展是村落形成的决定性因素C.村落为人们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保障D.中国的原始村落规模比其他国家大7. 在内蒙古兴隆洼遗址中,挖掘出成排的房址,出士了大童碳化黍菜的标本和石铲、石磨盘等工具据此可以证明兴隆洼的原始居民①已经筑屋定居 ②建立了村落 ③以农业为主 ④以狩猎为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 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草市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B.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C.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显现 D.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9. 兴隆洼遗址的氏族居住营地的周围有宽约2米、尚存深度1米左右的壕沟,这是氏族营地的界限,也是一种防御设施。

      这也是目前中国大陆远古居民最早的防御设施据此关于村落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A. 有定居、巢居、半穴居等功能B. 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C. 有定居、繁衍、防卫、集体活动的功能D. 有定居、繁衍、仓廪、防卫的功能10. 四合院是北方的传统民居对如图中的四合院建筑解读错误的是A. 此为砖木混合建筑 B. 是明清时期的典型民居C 受儒家思想影响,主次分明 D. 属于复合式公寓11. 四合院全宅的平面构图是按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装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此种设计出现的原因是A. 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制度 B. 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C. 布局对称,主次分明有序 D. 使用材料和木构抬梁结构12. 据《甘肃通志》载:庆阳府人“好稼穑务本业,有先王遗风,陶复陶穴以为居,于貉为裘以御寒”对材料中的民居说法正确的是A. 是窑洞,主要出现在我国的北方 B. 是巢穴,主要出现在我国的南方C. 是土楼,因为当地已经发展农业 D. 是帐篷,因当地以动物皮毛御寒13. 2017年6月15日,天津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在静海区纪庄子进行考古发掘的首批遗迹遗物出土,包括陶釜、陶瓮、铁锄,铁铲等残片。

      考古专家根据这些遗物和出土层位分析,该遗址为战国时期村落遗址这对研究战国时期文化特色以及村落布局都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由此可见A. 静海区最早于战国时期形成村落 B. 实物资料是唯一可信的历史资料C. 考古发现是对历史的证明和拓展 D. 实物资料真实反映过往历史全貌14. 徽州古村落在选址上秉承“依山造屋、傍水结村”,其体现的环境理念是A. 人文与自然的和谐 B. 改造和征服自然C. 以人为本,人定胜天 D. 人与自然的分离15.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对中国古代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有如下统计南宋时期城市化率程度最高的原因包括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 坊市界限被打破③ 政府不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 商业和海外贸易发展的推动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16. 有学者指出:“中国早期北方建筑常采用穴居和半穴居的方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穴居、半穴居逐渐被地面上的土木建筑所取代。

      作者强调影响北方居住形式变迁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 B.经济发展 C.建筑材料 D.安全保障17. 《周礼•考工记》将城邑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王城”;第二级为“诸侯城”;第三级为“都”,即宗室和卿大夫的采邑在城隅高度上,规定王宫“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实行 B.分封制的实行 C.井田制的实行 D.封建礼制的实行18. (2018•海南高考•4)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西湖苏堤上一家鱼羹店味道独特,店主因此得到宋高宗的召见,获赏钱、绢若干这表明当时(  )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 B.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C.政府强化了市场管理 D.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19.材料1:在现代工业兴起之前,作为"生存于农村经济上面”的市镇,其全部活力来自周围的农村经济然而,正是在江南农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这些市镇作为新兴的工商业据点,发布在广袤的乡村地区。

      各式工匠的手工业生产与商业贸易-道,构成了此类市镇经济的主要成分;市镇周围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是市镇赖以生长的土壤;交汇于市镇的水陆交通,则为市镇输送养料的孔道摘自 《中国近世农村经济制度史论》根据材料及所学的知识,指出江南市镇兴起的条件参考答案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1. 【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词,“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及以前,城市主要起到防卫和保护臣民的作用,即突显政治和军事功能,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可知,古代中国早期的城市既可以保卫统治者,也保护臣民,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并不能反映城市的选址是否在战略要地,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并不能反映古代中国早期的城市是否缺少经济管理功能,故D项错误2. 【答案】A【解析】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可知,汉长安城在秦兴乐宫基础上营造,巧妙利用河流作为都城屏障;在城市规划上,宫殿占地面积巨大,宫室区突出,体现了政治中心的城市功能;所以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汉代长安城的宫在南、市在北,市靠近西北城墙,没有在城中心、也没有沿街而设,所以③④错误,故排除BCD。

      3. 【答案】A【解析】城市从商周时期的“有围墙的农村”,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筑城之风盛行”,形成交换的“中心城市”,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A项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政治、军事职能仍然十分重要,A项错误;分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届高考补充篇目:《青玉案 元夕》课件.ppt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pptx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有法言之有理+.ppt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课件.pptx 《念奴娇·过洞庭》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1.pptx 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7.1《短歌行》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5.13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pptx 古诗文诵读《临安春雨初霁》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古诗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_《庖丁解牛》课件-【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上册.pptx 【高中语文】《庖丁解牛》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语句效果分析题对策+课件.pptx 2024年新课标1卷古诗鉴赏题解析分析+课件.pptx 6.2《劝学》课件-【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上册.pptx 【高中语文】《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高中语文】《登泰山记》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第七单元+整书阅读《红楼梦》之钗黛之争+教学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11.1《谏逐客书》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猜您喜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重难点突破).docx 单元复习06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思维导图+核心考点+知识突破+真题演练】 中考道德与法治 (部编版).pptx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课件) 高考地理 专题(新高考专用).pptx 锢囚锋 高考地理 课件.pptx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 新高考地理 复习 (湘教版2019).ppt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重难点突破).docx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讲义)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1)(解析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重难点突破).docx 专题 土壤-备战 高考地理 课件.pptx 地理过程示意图- 高考之地理图表专项突破(解析版).docx 2.6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高一地理 课件(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千差万别的山高考地理 课件.pptx 专题 人文地理环境中考地理.ppt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重难点).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重难点突破).docx 八年级下册(全)-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备知识清单.docx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重难点突破).docx 归纳03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师版)-【知识手册】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docx 专题02 语法填空之代词数词专练新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分类强化.docx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分层练) 高一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1)(解析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