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行业如何有效预防劳动争议(共48页).ppt
48页如何有效的预预防劳动劳动 争议议12021/11/18第一章 劳动合同订立时的预防何为劳动 合同? 劳动 合同是劳动 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 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2021/11/18劳动 合同的特点 1、劳动 合同是要式合同 2、劳动 合同具有人身性 3、劳动 合同具有隶属性32021/11/18劳动 合同的主要内容(必备条款)(一)劳动 合同期限;(二)工作内容;(三)劳动 保护和劳动 条件;(四)劳动报 酬;(五)劳动纪 律;(六)劳动 合同终止的条件;(七)违反劳动 合同的责任42021/11/18劳动 合同的可备条款 (一)试用期; (二)培训; (三)保守商业秘密; (四)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 (五)其他事项52021/11/18无效的劳动 合同(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 合同; (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 的劳动 合同 62021/11/18 劳动 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区别双方当事人签字即合同成立(1)与成立同时生效的合同(2)附生效期限的合同(3)附生效条件的合同 72021/11/18劳动 合同鉴证 劳动 行政部门鼓励、提倡用人单位和劳动 者进行劳合同鉴证 ,但不得强迫。
82021/11/18第二章 解除和终止合同争议预 防企业“减员”是IT企业裁掉富余的人员的一种通俗说法,在法律上的含义是指用人单位对劳动 者实施的终止或解除劳动 合同的法律行为92021/11/18劳动 合同“解除”与“终止”的异同 1、相同点: 均意味着结束(消灭)劳动 关系 2、区别: A “解除” 合同履行中途结束劳动关系(不完好状态) B “终止” 合同履行完毕正常结束劳动 关系(完好状态)102021/11/18解除劳动合同的类型合意解除单方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预告解除即时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过错性解除非过错解除经济性裁员112021/11/18劳动 合同的合意解除劳动 法规定:经劳动 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 合同可以解除122021/11/18劳动 者单方解除之预告解除 劳动 者解除劳动 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132021/11/18劳动 者单方解除之即时解除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 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 合同: A、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 的; B、人单位未按照劳动 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 酬或者提供劳动 条件的。
142021/11/18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 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企业规章制度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1、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2、用人单位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之过错 性解除152021/11/18 开除、除名员员工与过错过错 性解除合同的差别别与选选用技巧 1、开除、除名的操作要点 开除:有严重违纪行为,经批评教育不改,由厂长(经理)提出,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决定,并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的劳动或者人事部门备案 除名: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连续旷 工时间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以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三十天的,企业有权予以除名 162021/11/182、开除、除名与过错性解除合同的异同 相同点:A、企业单方结束了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 B、用于处理严重违纪员 工 区别: A、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同: 开除、除名国务院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过错性解除全国人大劳动法 B、使用程序的严格程度不同: 开除、除名程序严格 过错性解除程序简单172021/11/18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之非过错 性解除 劳动 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 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 者本人: 182021/11/18 A、劳动 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 ,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B、劳动 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 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C、劳动 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 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 合同达成协议 的。
192021/11/18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之经济 性裁员 劳动 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 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 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 行政部门报 告后,可以裁减人员202021/11/18解除劳动 合同的限制 劳动 法规定:劳动 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 合同: (一)患职业 病或者因工负伤 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 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 ,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 定的其他情形212021/11/18解除劳动 合同的经济补偿 解除合同类型时间要求补偿金过错性解除随时不支付补偿非过错性解除提前30天通知支付补偿金经济裁员提前30天通知支付补偿金协商解除合同(由企业提议)随时支付补偿金劳动者解除合同提前30天通知不支付补偿金222021/11/18经济补偿 金的支付标准 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 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 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金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232021/11/18劳动 合同的终止 劳动 法规定:劳动 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 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242021/11/18第三章 其他方面的争议预防工资支付问题 A、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B、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 者约定的日期支付 C、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 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252021/11/18 加班工资资 (一)安排劳动劳动 者延长长工作时间时间 的,支付不低于工资资的150%的工资报资报 酬;(平日)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劳动 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资的200%的工资报资报酬;(公休日)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劳动 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资的300%的工资报资报 酬节节假日) 262021/11/18 不同工时时制的应应用 1、标标准工时时制:劳动劳动 者每日工作时间时间 不超过过八小时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时间 不超过过四十四小时时的工作时间时间 制度 2、不定时时工作制:经经批准实实行不定时时工作制的职职工,不受劳动劳动 法第四十一条规规定的日延长长工作时时间标间标 准和月延长长工作时间标时间标 准的限制,但用人单单位应应采用弹弹性工作时间时间 等适当的工作和休息方式,确保职职工的休息休假权权利和生产产、工作任务务的完成。
272021/11/18 3、综综合计计算工时时制: 因生产经营产经营 特点和工作性质质的需要,难难以按照劳动劳动 法和国务务院关于职职工工作时间时间 的规规定执执行法定标标准工时时制度的企业业,可以以周、月、季、年等较较大的时间时间 跨度为计为计 算周期,综综合计计算该该周期内的工作时间时间 和休息时间时间 ,使之与法定标标准工时时制度的要求相适应应所采用的一种工时时制度.全称为综为综 合计计算工时时工作制. 282021/11/18培训训、进进修及违约赔偿违约赔偿培训费问题训费问题1、培训费用的界定 2、违约行为的界定 3、违约偿付培训费赔偿条款 4、担保人的设定 5、赔偿金的执行 292021/11/18法律依据:员工在试用期满,劳动合同期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可要求员工支付培训费用具体支付办法是:约定服务期的,按服务期等分出资金额,以员工已履行的服务期递减支付;没约定服务期的,按合同期限等分出资金额,以员工已履行的合同期限递减支付;没有约定合同期的,以5年服务期等分出资金额,以员工已履行的服务期限递减支付;双方对递减计算方式已有约定的,从其约定302021/11/18 企业业商业业秘密的保护护 (一)订订立保密协议协议 或合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条:“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312021/11/18建议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协议分开理由如下: 1、保密协议不需要补偿 2、竞业限制协议往往离职后发生作用,保密协议无论在职与离职都需要 3、保密协议没有期限限制322021/11/18员员工侵犯商业业秘密的法律责责任 1、违约责任 2、侵权责任 3、刑事责任332021/11/18(二)合同中约约定脱密期,采用脱密措施 依据: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第十八条:“用人单位在与按照岗位要求需要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可以协商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提前通知期提前通知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在此期间,用人单位可以采取相应的脱密措施342021/11/18(三)竞业竞业 限制协议协议 1、协议订立的时间 2、订立对象的确定 3、竞业限制补偿金与限制期限的法律规定 4、离职时企业不要求员工履行约定竞业限制义务的处理方法 5、员工违约证据的获取352021/11/18依据: 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5号)第2条:“用人单位也可以规定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一定期限内(不超过3年),不得生产同类产品及有竞争关系的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但用人单位应当给予该职工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
362021/11/18 依据: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国科发政字号)第七条:“单位可以在劳动聘用合同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约定有关人员在离开单位后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其他单位内任职,凡有这种约定的,单位应向有关人员支付一定数额的补偿费竞业限制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年不支付或者无正当理由拖欠补偿费的,竞业限制条款自行终止372021/11/18第四章 劳动争议的处理何为劳动 争议? 劳动 争议是指劳动 关系双方(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执行劳动 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 合同的过程中,因劳动权利义务发 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382021/11/18劳动 争议的处理体制(主要解决途径) (一)、自行和解 (二)、调解 (三)、仲裁 (四)、诉讼392021/11/18劳动 争议调 解 调解通常是第三者居间调 和,通过疏导、说服教育和协商,使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在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互谅互让,从而使纠纷 得到解决的方法402021/11/18劳动 争议仲裁 劳动 争议发 生后,如果当事人不愿选择协 商和单位调解,或者虽然选择 了但最终没有成功,争议仍然存在,那么这时争议当事人已经别 无选择 ,要解决争议就必须走劳动 争议仲裁这条道。
412021/11/18仲裁委员会的组成 A、三方组成:由劳动 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代表共同组成 B、主任人选:由劳动 行政部门的代表担任 C、办事机构:设在劳动 行政主管部门内,负责办 理仲裁委员会的日常事务422021/11/18仲裁时效的规定 A、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 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 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B、“争议发 生之日”是指“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 432021/11/181、书证 2、物证 3、视听材料 4、证人证言 5、当事人陈述 6、鉴定结论证据种类442021/11/18举证责 任 A、谁主张,谁举证 B、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 合同、减少劳动报 酬、计算劳动 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 任。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