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及促进对策.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6197559
  • 上传时间:2021-11-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7.9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及促进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不断涌入经济发展较 快地区,加入城市的建设中初步估计,外来人口进入沿海城市有的竟达几十万, 甚至上百万人孕产期保健是指妇幼保健机构为妇女在孕期提供全面、系统、连 续的健康服务,包括孕早期建卡、早孕检查、筛查高危情况、孕期进行系统管理、 产后访视、42天回访等⑴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进步和 经济发展的指标,是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卫生健康的发展状况和 妇幼保健工作水平的重耍指标之一⑵为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必须做好对流动 人口妇女孕产期的管理,保障妇女、儿童的生命安全1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1」建卡情况孕妇在妊娠12周以前到妇幼保健部门建立围产期保健手册, 并进行全面体检,明确孕妇是否可以承受妊娠,以及有无危险因素而对此需要整 个孕期给予重点监护或相应处理,预防岀生缺陷的发生沈饪在杭州市流动人口 孕产期保健现况调查发现,常住人口建卡率为98.85%,流动人口建卡率为30.88% ⑶陈荔丽等在广西壮族口治区孕产妇死亡调查中发现,常住人口建卡率为 89.68%,流动人口建卡率为21.39%⑷。

      1.2产前保健孕妇在妊娠13周〜40周期间,进行产前检查,预防妊娠并发 症的发生和控制妊娠合并症的加重;做好胎儿生长发育的监测,同时对于出生缺 陷做好二级预防沈铉在杭州市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现况调查发现,常住人口产 前检查率为85.92%,流动人口产前检查率为36.99%朱丽萍等在上海市孕产期 保健调查中发现,常住人口产前检查率为89.23%,流动人口产前检查率20.2% ⑸陈荔丽等在广四壮族自治区孕产妇死亡调查中发现,常住人口产前检查率为 89.68%,流动人口产前检查率为43.22%01.3产褥期保健产褥期是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 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产褥期内产妇全身各器官发生很大变化,最重 要的是子宫复旧和乳房的泌乳重点是预防感染和促进乳腺分泌,保证生理和劳 动功能的恢复沈铉在杭州市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现况调查发现,常住人口产后 访视率为96.34%,流动人口产后访视率为85.84%陈艳玉等在转变接生员职能 提高住院分娩率调查中发现,常住人口产后访视率为98.45%,流动人口产后访 视率为56.95%⑹1.4孕产妇死匸孕产妇死亡是指妇女从妊娠开始至妊娠结束后42天内,不 论妊娠各期和部位,凡与妊娠有关或妊娠病情加重及治疗原因造成的死亡者,不 包括意外原因(如车祸、中毒等)的死广。

      沈饪在杭州市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现 况调查发现,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19.10/10万,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 52.78/10万陈艳玉等在转变接生员职能提高住院分娩率调查小发现,常住人口 孕产妇死匸率为36.29/10万,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57.39/10万陈荔丽等在 广西壮族口治区孕产妇死亡调查中发现,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59.96/10万,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112.45/10万2影响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的因素2」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差流动人口多数来自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地区, 孕产妇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缺乏孕期保健的意识和知识,同时孕妇对孕期保健的 重要性缺乏认识,其至对服务内容、如何进行保健都不了解,从而影响了妇女主 动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行为2.2经济状况欠佳多数流动人口妇女来自农村,无技术特长,进城后仅能 在个体企业、餐饮业或其他服务行业打工,有的妇女随夫进城无工作,打工者工 资收入一般在400 - 800元Z间,而城市生活、医疗水平较高,一般孕妇初次建 卡及化验支出100-150元之间,以后定期检查还得支付一定的费用,住院平产分 娩费用在2000〜3000元之间,如果难产费用更高⑺。

      因此,经济收入低是阻碍流 动人口孕妇主动接受孕期保健服务的因索之一甚至在流动人口密集地,外地无 证接生员乘机开展家庭接生,在2000年接生单位上报的流动人I I危重孕产妇抢 救病例中,90%以上是由于家庭分娩,胎盘滞留造成产后大出血后送至医院进行 抢救,严重危害了母婴的生命安全⑻2.3孕期保健宣传力度不够流动人口一般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居住较分散, 而且,城乡结合部地域较广,保健人员相对不足,使孕产期保健服务在宣传和实 施上存在着困难此外,流动人口就业单位的企业管理人员自身对围产期保健重 要性的认识不足,也影响了宣传工作的开展2.4其他影响流动人口妇女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因索可能与居住地偏远, 离保健服务点较远,对城市地段不熟等此外与个体老板不严格执行《女职工劳 动保护条例》⑼,工作时间过长,孕妇无时间到医院接受孕期检查也存在着一定 的关系也有一小部分是计划外2胎,躲避接受孕期保健服务3促进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3」制订切实冇效的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措施制订《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 办法》,统一标准,明确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程序和各级医疗保健单位的职责, 使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各项管理指标列入各市区的考核内容,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孕 产妇的安全。

      3.2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 保健法实施办法》00)o《实施办法》规定:“国家保障公民获得适宜的母婴保健服 务的权利駡其中的第五章规定了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健机构及有 关人员的职责范围、执业资格与法定义务这一切法律无可置疑地适用于流动人 口的妇女,这是发展我国妇幼卫生事业,加强妇幼卫生管理,规范母婴保健行为 的主要法律依据3.3加强卫牛宣传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主要内容中包括“有关母婴保健的科 普宣传、教育和咨询“因此,加强宣传,提高流动人口妇女的门我保健意识和 能力,是法律赋予的责任(11)应当发挥乡镇及社区妇女干部和保健医师的作用, 在流动人口密集地开展集中授课、咨询活动,或发放通俗易懂的孕产期保健及服 务程序等宣传资料,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主动接受保健服务的意识,宣传住院分 娩同时要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妇女的孕情,动员督促孕产期保健3.4增加流动人口孕期服务网点,方便群众进行产前检查目前城区孕期建 卡集中在市级和各区的妇幼保健院,离流动人口居住的城乡结合部较远,不方便 孕妇参加孕期保健服务应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地方,选择医疗条件较好,服务较 规范的卫生院作为流动人口孕产妇服务网点,方便孕妇产前检查及咨询。

      3.5建立最低医疗保障制度应制订孕妇最基本的孕产期保健服务项目,及 最低的服务收费标准,以满足低收入孕妇孕期保健需要呼叮政府建立孕产妇住 院分娩基金,或是选定几家医院作为流动人口孕妇分娩点,降低分娩收费标准, 政府每年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使流动人口孕妇自觉住院分娩,降低孕产妇死亡 率,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3.6加强与计划生育部门的合作,在与用工单位或房东签定计划生育责任书 的同吋,附加动员孕妇接受孕期保健服务和住院分娩的有关条例,制订奖罚制度 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生力军,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应纳 入政府的目标管理项目中,引起各级政府和医疗、保健单位的广泛重视参考文献[1]王风岚主编.实用妇女保健手册•吉林:北方妇女儿童岀版社,1992: 281 学阳,EQ宏主编.孕产期保健人员培训教材•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02: 40[3] 沈饪.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分析.妇幼保健,2004, 19 (5):55[4] 陈荔丽,陈树珍,李颖.提高孕产期保健质量是降低贫困地区妇女孕产妇 死亡的有力措施.中国妇幼保健,2002, 17 (5): 277[5] 朱丽萍,秦敏,李芬.上海市孕产期系统保健现状与对策探讨.中国妇幼保 健,2004, 19 (5): 78[6] 陈艳玉,林丽英.实施《转变接生员职能提高住院分娩率》方案的结杲分 析•中国妇幼保健,2005, 20 (4): 413⑺俞静,朱丽萍•上海市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费用调查•妇幼保健,2001,16 (8): 492[8] 邵杰,杨柳,吴风容.沈阳市2001〜2003年孕产妇死亡监测分析.中国妇幼 保健,2005, 20 (2): 184[9] 周玉凤.农村地区妇幼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妇幼保健,2002, 17 (2): 77[10] 王岩•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指导原则•妇幼保健,1995, 10(4): 197[11] 罗小英.农村高危孕产妇管理质量问题与对策•妇幼保健,2005, 20(3): 26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