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石油大学输油题库.pdf

20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4106605
  • 上传时间:2018-09-0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6.02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 多项选择题10. 管内壁石蜡沉积的机理是(ABC D)A. 分子扩散B. 剪切弥散C. 布朗运动 D. 重力沉降1. 影响管路终点纯A 油罐中允许混入的B油量的主要因素是(A ) 、 ( C) A. 两种油品的性质B. 输送顺序 C. 油罐的容积D. 流程切换速度2. 热油管路当u(TR-T0)>3 时,管路特性曲线出现不稳定区,该结论的前提条件是(ADE ) A. 层流 B. 紊流 C.维持进站油温不变运行D. 维持出站油温不变运行E. 粘温指数u 为常数F. 油品粘度较低3. 长距离输油管线的设计过程一般分为( ABD)A. 初步设计B. 可行性研究C. 踏勘 D. 施工图设计E. 选线4. 沿程混油的机理是(A) 、 ( C) 、 (E) A. 紊流扩散B. 剪切弥散C. 比重差 D. 布朗运动E. 流速分布不均引起的混油5. 管路稳定性调节的措施主要有:(ABD ) A. 调速 B. 节流调节C. 改变运行的泵机组数D. 回流调节6. 影响管内壁石蜡沉积的主要因素是( A)、(C)、( D)、(F)A. 油壁温差B. 气温 C. 管壁材质D. 流速 E. 泵的剪切F. 油温7. 热油管不同于等温管的特点就在于(ABD )。

      A. 水力坡降不是常数B. 不仅存在压力损失而且还存在散热损失C. 油气蒸发损耗小D. 必须按一个加热站间距计算摩阻8. 长距离输油管线一般由( C)和(D)两大部分组成A. 泵站 B. 加热站 C. 线路 D. 输油站9. 翻越点可采用(A )和(C)两种方法判别A. 解析法 B. 能量平衡法C. 图解法 D. 温降法1、评价含蜡原油流变特性的主要指标有:(A B D)A 粘度, B 凝点, C 含蜡量, D 静屈服值2、含蜡原油管道中的蜡沉积机理主要包括:(B C D )A 蜡晶吸附, B 分子扩散, C 布朗运动, D 剪切弥散3、输油管道的勘察工作是设计工作的基础,勘察一般按以下哪几个阶段进行:(A C D)A 踏勘, B 选线勘察, C 初步设计勘察,D 施工图勘察4、改变泵特性的方法主要有:(A B C)A 切削叶轮, B 改变泵的转速,C 进口负压调节,D 调节泵的出口压力2 5、影响热油管道结蜡量的主要因数有:(A B C D )A 油温和管壁温差,B 油流速度, C 原油的组成,D 管壁材质6、影响热油管道温降的因素包括:(A B C D )A 土壤温度场, B 土壤湿度, C 大气温度, D 管道运行参数。

      7、铺设副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B C D )A 增大散热面积,B 降低摩阻, C 增大泵站布置范围,D 增加输量8、影响管道特性曲线起点高低的因素是:(C)A 流量, B 管径, C 地形高差, D 油流粘度9、影响管道特性曲线陡缓的因素是:(A B D )A 流量, B 不同管径, C 地形高差, D 油流粘度10、热油管道的运行启动方法有:(A B C D )A 冷管直接启动,B 预热启动, C 加稀释剂启动,D 加降凝剂启动 名词解释1 可行性研究:是一种分析、评价各种建设方案和生产经营决策的一种科学方法2 等温输送:管道输送原油过程中,如果不人为地向原油增加热量,提高原油的温度,而是使原油输送过程中基本保持接近管道周围土壤的温度,这种输送方式称为等温输送3 原油凝固点:它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当原油在试管中被冷却到某一温度,将试管倾斜45℃,经一分钟后, 液面未见有位置移动,此种现象即称为凝固,产生此现象的最高温度称为原油凝固点4、线路纵断面图:在直角坐标上表示管道长度与沿线高程变化的图形称为线路纵断面图5、管路工作特性:是指管长、管内径和粘度等一定时,管路能量损失H 与流量 Q 之间的关系。

      6、泵站工作特性:是指泵站提供的扬程H 和排量 Q 之间的相互关系7、工作点:管路特性曲线与泵站特性曲线的交点,称为工作点8、水力坡降:管道单位长度上的水力摩阻损失,叫做水力坡降9、水力坡降线:就斜率为水力坡降数值的直线10、翻越点:在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管道线路上,从线路上某一凸起高点,管道中的原油如果能按设计量自流到达管道的终点,这个凸起高点就是管道的翻越点3 11、计算长度:从管道起点到翻越点的线路长度叫做计算长度12、总传热系数K:指油流与周围介质温差为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单位传热表面所传递的热量13、析蜡点:蜡晶开始析出的温度,称为析蜡点14、反常点:牛顿流体转变为非牛顿流体的温度,称为反常点15、结蜡:是指在管道内壁上逐渐沉积了某一厚度的石蜡、胶质、凝油、砂和其它机械杂质的混合物16、失流点:含蜡原油形成网络结构,出现屈服值的温度17、含蜡原油的热处理:是将原油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原油中的石蜡、胶质和沥青质溶解,分散在原由中, 再以一定的温降速率和方式冷却,以改变析出的蜡晶形态和强度,改善原油的低温流动性18、热处理输送:利用原油热处理实现含蜡原油的常温输送或延长输送距离。

      19、 顺序输送: 在一条管道内, 按照一定批量和次序,连续地输送不同种类油品的输送方法20、压力越站:指油流不经过输油泵流程21、热力越站:指油流不经过加热炉的流程22、水悬浮输送:是将高凝点的原油注入温度比凝点低得多的水中,在一定的混合条件下,凝成大小不同的冻油粒,形成油粒是分散项、水是连续项的悬浮液23、液环输送: 是利用稀的高聚物粘弹性水溶液在管道中形成壁面水环,高粘原油在管中心部分流动,使原油与管壁隔开24、纵向紊流扩散: 紊流速度场内局部流速不均匀,紊流脉动以及在浓度差推动下沿管长方向的分子扩散而造成混油的原因,统称为纵向紊流扩散25.混油长度:混油段所占管道的长度26.起始接触面:前后两种(或A、B)油品开始接触且垂直于管轴的平面27、动水压力:油流沿管道流动过程中各点的剩余压力28、相对混油量:混油量与管道容积之比 填空题1、由于在层流状态时,两种油品在管道内交替所形成的混油量比紊流时大得多 ,因而4 顺序输送管道运行时,一般应控制在紊流状态下运行2、采用顺序输送时,在层流流态下,管道截面上流速分布的不均匀时造成混油的主要原因3、石油运输包括水运、公路、铁路、管道等几种方式。

      4、输油管道由输油站和线路两部分组成5、原油管道勘察工作一般按踏堪、初步勘察与详细勘察三个阶段进行6、在纵断面图上,其横坐标表示管道的实际长度,纵坐标为线路的海拔高程8、雷诺数标志着油流中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雷诺数小时粘滞阻力起主要作用;雷诺数大时,惯性损失起主要作用9、管路特性曲线反映了当管长L,管内径 D 和粘度 μ一定, Q 与 Hz 的关系10、若管路的管径D 增加,特性曲线变得较为平缓,并且下移;管长、粘度增加,特性曲线变陡,并且上升11、 线路上有没有翻越点, 除了与地形起伏有关, 还取决于水力坡降的大小,水力坡降愈小,愈易出现翻越点12、泵站总的特性曲线都是站内各泵的特性曲线叠加起来的,方法是:并联时,把相同扬程下的流量相加;串联时,把相同流量下的扬程相加13、短期停输后管内油温计算公式)()(baL OROLeTTTT中的ggDD yyDCCDKb4422 12 22 1, GCDKa14、加热站加热原油所用设备有加热炉和换热器两类15、泵站 -管道系统的工作点是指在压力供需平衡条件下,管道流量与泵站进、出站压力等参数之间的关系16、有多个泵站的长输管道,中间站C 停运后的工况变化具体情况是:在C 以前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上升,在C 以后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下降,且距C站愈远,变化幅度愈小。

      17、在长输管道中C 点漏油后, 漏油前的泵站的进出站压力都下降,漏点后面各站的进出站压力也都下降,且距漏点愈近的站,压力下降幅度愈大5 18、热油管道中,对温降影响较大的两个参数是总传热系数K 和流量 G,K值增大,温降将加快,随着流量减小,温降将加快19、某油品 20℃的粘度为622510ms,粘温指数0.04u,则出站温度60RT℃,进站温度30ZT℃时,热油管道中的平均粘度为6211.23 10ms20、顺序输送时,循环周期越长,产生的混油量越少,所需要的油罐容量越大21、热油管道中,在m=0.25 的紊流情况下,可能出现不稳定区的条件是μ(TR-T0)>20;在层流情况下,可能出现不稳定区的条件是μ(TR-T0)>322、由于粘度对摩阻的影响,当Lc/C>L/N 时,由最大粘度确定允许最小进站压头;由最小粘度确定允许最大进站压头 判断题1. 对于一条输油管线来说,翻越点是否存在,只取决于地形,而与管线的输量无关A A. 错误 B. 正确2. 顺序输送工艺主要用于输送性质相差很大的成品油和性质相近的原油A A. 错误 B. 正确3. 管道内壁结蜡会引起管道压降增大、散热损失减小。

      B A. 错误 B. 正确4. 为了运行安全和检修需要,一般泵站均设备用泵,加热站均设备用加热炉A A. 错误 B. 正确5. 管线纵断面图是表示沿线地形情况的图形,图上的曲折线表示管线的实长,纵座标表示线路的海拔高程A A. 错误 B. 正确6. 起始接触面是两种油品刚开始接触时的截面,该面始终位于管线的起点位置A A. 错误 B. 正确7. 热油管线是否存在不稳定区,只取决于热力条件A A. 错误 B. 正确8. 对于以“从泵到泵”方式工作的输油系统来说,翻越点只可能有一个,且一定是管线上的最高点 AA. 错误 B. 正确9. 管道终点储存A油的油罐内允许混入多少B油量,仅仅取决于两种油品的性质,而与其他因素无关 A A. 错误 B. 正确10. 在设计热油管线时,如果不考虑摩擦升温和原油析蜡的影响,设计方案将偏于安全(假设运行中不存在管壁结蜡问题)B A. 错误 B. 正确1、一般情况下,紊流时,扩散混油是主要的;层流时,流速分布不均而形成楔形油头造成6 的混油是主要的 因此,对于长距离顺序输送管道,一般都在紊流区工作,主要是扩散混油√)2、有一条顺序管道,设计输送n 种油品,在一个循环内,形成混油段的数量m 为:m=n-1。

      ×)3、对于大直径的热含蜡油管道,加热站间常见流态变化顺序为:从加热站出口处的牛顿紊流→牛顿层流→非牛顿紊流→非牛顿层流×)4、热油管道中,在m=0.25 的紊流情况下,可能出现不稳定区的条件是μ (TR-T0)>3;在层流情况下,可能出现不稳定区的条件是μ(TR-T0)>20 (×)5、泵的扬程和泵的排出压力均等于泵的出口压力×)6、如果一定输量的液体从某高点自流到终点还有能量富裕,且在所有的高点中该点的富裕量最大,则该高点就是翻越点√)7、热油管道的运行方式是导致是否出现不稳定工作区的首要条件,当流态为层流时,维持进站温度TZ一定运行时,易出现不稳定工作区×)8、我们知道只要铺设副管总有减阻效果,并且随雷诺数的升高,铺副管和变径管的减阻效果增强×)9、管道某点堵塞后由于流量减小,因此堵点前后的压力均下降×)10、在管道运行中反算总传热系数K时,若发现K 减小,如果此时输量Q 降低,摩阻Hl增大,则说明管壁结蜡可能较严重,应采取清蜡措施√)证明题及分析1、设全线N 座泵站,长为L,输量为Q,在 C+1站入口处漏油,漏量为q,漏点前面流量为 Q*,漏点后面流量为Q*-q试证明漏点前的输量大于正常输量,漏点以后的输量小于正常输量(即Q*>Q>Q*-q) 。

      证明:从首站至漏油点的管段压降平衡式为:)1()1 , 1(22 1)(csCm Cm SHZQfLBQACH(1)从漏油点至末站油罐液面的压降平衡式为:1,22 )1())(()()(cKm cm csZqQLLfqQBACNH(2)将( 1)+(2)可得m Cm CSqQLLfBCNQfLCBZNAH22 1)()()()((3)正常情况下全线的呀降平衡式为:7 ZfLQBQANHmm S22 1)(整理为m SQfLNBZNAH。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