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近45岁怎样成为一个好导游45岁成为副部的“年轻人” 今执掌中国工程院.docx
3页年近45岁怎样成为一个好导游45岁成为副部的“年轻人” 今执掌中国工程院 今天,在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闭幕式上,新一届中国工程院领导班子出炉李晓红院士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长,陈左宁(女)、钟志华、邓秀新、何华武、王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李晓红科技日报记者 洪星摄 在闭幕式上,李晓红表示深感责任重大,唯有鞠躬尽瘁,以“功成无须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肯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忘我工作,倾心奉献,绝不辜负党中央的重托,绝不辜负广大院士的殷切期望,做一名接地气、服务型、合格的中国工程院院长 中国工程院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李晓红是继朱光亚、宋健、徐匡迪、周济以后的第五位中国工程院院长,也是唯一一位担任院长时还不满60岁的“年轻人” 长安街知事(ID:Capitalnews)发觉,这已经是李晓红两年来的第三次履新 1959年6月出生的李晓红是重庆合川人,从重庆大学采矿系毕业后留校,2021年出任重庆大学校长,并于2021年7月明确为副部长级,时年45岁2021年,李晓红调任武汉大学校长,一年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1年11月,李晓红离开武大,北上赴京担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组员,关键负责发展计划、民办教育等方面工作。
任职方逾半年,她又迎来人事变动,去年6月接替周济成为中国工程院史上最年轻的党组书记 另外,李晓红还是第十九届中央委员,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组员、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等职务 作为矿山安全技术教授,李晓红长久致力于水射流技术及其在煤矿安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自主开发出超前治理煤矿瓦斯灾难成套装备,结果已被财政部列为国家重大科技结果转化项目,为中国煤矿安全生产做出了主要贡献她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在李晓红执掌武汉大学的六年中,武大参加了首个杂交水稻国家关键试验室、“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对接等国家重大工程,多项指标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世界排名提升了近100名 李晓红还被武大师生亲切地称为“晓红哥”、“晓红花”,她善于用学生们熟悉的话语体系讲道理,比如“期望你们‘人生的巨轮’永远不沉,不要做玻璃心的‘小公举’,让‘人生的小船’说翻就翻”;“要拼自己,不要拼爹”等等,发表的演讲常常走红网络 去年初中国工程院开启院士增选工作,作为院党组书记,李晓红强调一定要严把院士入口关,对候选人的学风道德、政治经济表现和个人品行等情况调查核实。
据悉,在第一轮评审步骤,就暂停了1位包括论文被撤稿事件候选人的资格,第二轮评审步骤暂停了1位因违反八项要求尚在诫勉谈话影响期内候选人的资格,对3位相关候选人的违纪情况在学部范围进行通报 巧合的是,李晓红和前任周济有着相同的仕途经历,二人全部曾执掌武汉高校,并上调教育部,后进入中国工程院 周济出生于1946年8月出生,上海人,机械工程教授,长久致力于机械设计和数控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她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湖北省委常委、湖北省教育厅厅长、武汉市长、教育部副部长、部长,2021年10月转岗中国工程院,2021年6月任院长,是十七、十八届中央委员 李晓红和周济握手科技日报记者 洪星摄 长安街知事(ID:Capitalnews)发觉,于2021年至2021年担任中国工程院院长的徐匡迪,刚刚取得中国工程科技界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徐匡迪是著名的钢铁冶金学家、战略科学家,曾任上海市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虽已年逾八旬,徐匡迪仍在为国家发展出筹划策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教授咨询委员会组长,她正以优秀的理念,研究雄安新区计划工作收藏投诉发表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加载失败,请点击重试已加载全部评论长安街知事 长安街畔,我们知事说事!+关注相关新闻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61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网文[2021]0377-157号京ICP证140123号 举报邮箱:tousu@企业名称:北京一点网聚科技有限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