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输液巡视制度.doc
16页静脉输液巡视制度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疾病、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强对静脉输液环节质量的控制, 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其目的在于: 规范操作程序,提高穿刺技能,落实输液巡视制度,确保护理质量,减少输液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一.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与要求1.静脉输液操作流程按照医院《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和《十项基本技术操作》的规范化要求进行2.静脉输液操作时要求做到(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和护患沟通制度,切实做到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及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和操作后嘱咐工作;(2)输液程序正确,用物准备齐全;(3)操作方法规范,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4)合理选用静脉,提高穿刺成功率;(5)操作时动作轻稳,主动与病人沟通交流;(6)滴速适宜,符合病情需要;二、静脉输液巡视制度1、建立静脉输液巡视卡:每次巡视后按巡视卡上要求的内容认真填写,对巡视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2、巡视内容:有无液体外渗;有无局部红肿及红线;有无输液不适感;针头有无脱出、移位;滴速是否正确;输入是否通畅;液体余量多少,有无输液反应;有何生活需求等3、巡视时间:输液过程中,做到特殊药物及特殊病种的病人每 10~20 分钟巡视一次,一级护理、危重病人每 15~30 分钟巡视一次,二、三级病人(门诊一般输液病人)每 30~60 分钟巡视一次,并合理安排操作与巡视。
4、巡视要求(1)护士长根据每日输液量合理排班, 并根据在班护士情况增派巡视护理人员,以确保输液巡视制度的落实, 巡视时要和病人谈心, 向病人讲解药物的性质、 用法及药物作用,观察用药反应2)各班护士要合理安排好各项工作,主动落实书页病人的巡视与护理,做到两及时、两不准和一保证两及时: (1)及时主动更换液体,不出现流空现象,减少呼叫铃声( 2)及时发现并处置输液障碍和输液反应;两不准: (1)不准工勤人员或陪护人员更换液体和拔针( 2)不准将未输的液体瓶或空瓶放与病人的床头柜上一保证:保证输液安全猝死、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猝死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 一 ) 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尤其对新患者、重患者应按要求巡视,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二 ) 急救物品做到“四固定”,班班清点,同时检查急救物品性能,完好率达到 100%,急用时可随时投入使用 三 )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 常用急救仪器性能、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仪器及时充电,防止电池耗竭 四 ) 发现患者在病房内猝死, 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 第一发现者不要离开患者, 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五 ) 增援人员到达后, 立即根据患者情况, 依据本科室的心肺复苏抢救程序配合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 六 ) 抢救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开放静脉通路,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路 七 ) 发现患者在走廊、厕所等病房以外的环境发生猝死 , 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后,立即就地抢救,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八 ) 其他医务人员到达后 , 按心肺复苏抢救流程迅速采取心肺复苏,及时将患者搬至病床上,搬运过程中不可间断抢救 九 ) 在抢救中, 应注意随时清理环境, 合理安排呼吸机、 除颤仪、 急救车等各种仪器的摆放位置,腾出空间,利于抢救 十 ) 参加抢救的各位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 严格查对, 及时做好各项记录, 并认真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安慰等心理护理工作 十一 ) 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 6h 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十二 ) 抢救无效死亡, 协助家属将尸体运走, 向医务处或总值班汇报抢救过程结果; 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安慰程序】防范措施到位→猝死后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过敏反应应急预案】( 一 ) 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 按要求做过敏试验, 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二 ) 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 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 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都应按要求正确操作,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三 ) 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 禁用此药 同时在该患者医嘱单、 病历夹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牌有过敏试验阳性标志,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四 ) 经药物过敏试验后凡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 停用此药 3 天以上, 应重做过敏试验, 方可再次用药 五 ) 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 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 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六 )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备肾上腺素 1 支 七 ) 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 20~ 30min ,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 一 ) 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二 ) 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1mg,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每隔 30min 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 0.5ml ,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三 ) 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四 )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晶体液、升压药维持血压, 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物给予呼吸兴奋剂, 此外还可给予抗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 五 ) 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六 ) 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七 ) 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 6h 内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程序】( 一 ) 过敏反应防护程序:询问过敏史→做过敏试验→阳性患者禁用此药→该药标记、 告知家属→阴性患者接受该药治疗→现用现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首次注射后观 20~ 30min( 二 ) 过敏性休克急救程序 :立即停用此药→平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改善缺氧症状→补充血容量→解除支气管痊孪→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十度及应急预案病房管理制度一、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病房管理由护士长负责,科主任积极协助,全体医护人员参与二、严格执行陪护制度, 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 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主管护士应及时向新住院患者介绍住院规则、 医院规章制度, 及时进行安全教育,签署住院患者告知书,教育患者共同参与病房管理。
三、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四、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应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五、工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工作时间内必须按规定着装病房内不准吸烟,工作时间不聊天、不闲坐、不做私事治疗室、护士站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原则上,工作时间不接私人六、患者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患者使用,出院时清点收回并做终末处理七、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 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 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八、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方面的意见,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要有处理意见及反馈,不断改进工作九、病房内不接待非住院患者, 不会客值班医生与护士及时清理非陪护人员,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严禁散发各种传单、广告及推销人员进入病房十、注意节约水电、按时熄灯和关闭水龙头,杜绝长流水、长明灯十一、保持病房清洁卫生, 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两次, 每周大清扫一次病房卫生间清洁、无味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一、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 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览表卡片上做标记。
二、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房间, 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三、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 2 次地面湿式清扫,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发现明确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均要进行终末消毒四、患者的衣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在规定地点清点更换下的衣物及床单元用品五、医护人员在诊治护理不同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剂擦洗六、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 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识,专人负责回收七、对特殊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视及陪护人员, 必要时穿隔离衣裤、 戴口罩及帽子八、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九、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十、病房及卫生间的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要分开使用,且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浸泡,并清洗后晾挂备用十一、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式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 1~ 2 次1~2 次病床湿十二、重点部门:如手术室、中心供应室、产房、重症监护室 (ICU 、CCU、NICU等 ) 、导管介入治疗室、内镜室、口腔科、透析室等执行相应部门的消毒隔离要求。
十三、特殊疾病和感染者按相关要求执行查对制度一、处理医嘱、转抄服药卡、注射卡、护理单等时,必须认真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执行医嘱时应注明时间并签字医嘱要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每周大查对一次,护士长参加并签名每次查对后进行登记,参与查对者签名二、执行医嘱及各项处置时要做到“三查、八对 . 一注意”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 . 有效期一注意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三、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 抢救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