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石新老关系的判断..ppt
41页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 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技巧 •(1)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 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 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 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 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A、B、C、D均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2)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 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 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 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如下图 ) (3)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 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 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 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 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 物来源如下图) ①形成B层的时代,地点3地势较高,没 有发生沉积 为什么地点3缺失B层 分析有哪几种可能分析有哪几种可能 ②B层形成后,地形抬升,该层完全被 侵蚀掉了,而后CD层发生沉积 (4)(4)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 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 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
若侵蚀面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说明该地壳下沉下沉或或 相邻地区相邻地区上升上升;若侵蚀面上部为;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风化壳,说明,说明 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外力侵蚀 (5)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 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 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下图) 在在地质学地质学里里 围岩围岩的意思的意思 就是矿物或就是矿物或 矿石周围的矿石周围的 岩石,故称岩石,故称 围岩围岩. . 下图是“某地地质剖面图”,根据岩石的相互关系 ,图中a、b、c、d、e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从新到 老)为( ) A.a—b—c—d—e B.c—b—d—e—a C.c—d—e—a—b D.d—e—a—b—c C 根据图中岩层的分布状况判断各岩层的新老关系 :图中首先形成的岩层是b,然后a岩层侵入到b 岩层中,并在两者的交界地带形成变质岩e;随 后d岩层又侵入到a岩层中;最后地壳下降,在其 上形成c岩层 (2012山东卷文综第9题) • 9.下图为某区域地质 剖面示意图图中甲 地层褶皱后,该区域 先后发生了( ) • A.沉积作用、侵蚀作 用、岩浆侵入 • B.岩浆侵入、侵蚀作 用、沉积作用 • C.岩浆侵入、沉积作 用、侵蚀作用 • D.侵蚀作用、沉积作 用、岩浆侵入 沉积岩Ⅰ 沉积岩Ⅱ 花岗岩 侵蚀面 图例 甲 D 首先我们要根据题意得知该题是让我 们判断“地层褶皱后”,各种地理过 程的先后顺序。
岩层的新老判断我们 依据“覆盖者新,被覆盖者老;插足 者新,被插足者老”的规律该地先 后发生了侵蚀、下沉、沉积、岩浆活 动 【高考真题】右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岩 浆岩体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1~3题 • 1.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 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 • A.岩浆岩1、沉积岩1、沉积 岩2、岩浆岩2、沉积岩3 • B.沉积岩3、岩浆岩1、岩浆 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 C.沉积岩3、岩浆岩1、沉积 岩2、岩浆岩2、沉积岩1 • D.沉积岩3、沉积岩2、岩浆 岩1、岩浆岩2、沉积岩1 D 解析:图中沉积岩2和3 ,岩石破碎变形,且其 中包含岩浆岩1和2,因 此形成早于岩浆岩;岩 浆岩2侵入1,形成晚; 地表沉积岩1形成最晚 【高考真题】右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岩 浆岩体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1~3题 • 2.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 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 的火成岩为侵入岩,图 中( ) • A.岩浆岩1为喷出岩 • B.岩浆岩2为喷出岩 • C.岩浆岩1、岩浆岩2都 为喷出岩 • D.岩浆岩1、岩浆岩2都 为侵入岩 B 解析:由图例可 知,岩浆岩1为侵 入岩,岩浆岩2喷 出地表,形成火 山,为喷出岩。
【例1】地壳深处的断层运动会引发地震,并造 成地层断裂错位分析下面“某地区地层剖面 示意图”,完成 1~2题 • 1.该地区地 质历史上发 生过地震至 少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B 地震是岩石圈的天然震动,图中岩层中有a、b、c三条断层带 ,故地质历史上应至少发生过3次地震 • 2.根据图中断层与岩 层的关系,可以推断 A.c断层早于②地层 B.b断层早于④地层 C.a断层早于b断层 D.c断层早于b断层 图中c断层发生得最早,受其影响只有最早形成的①②两地层发生 断裂错位,故c断层发生于①②两层地层形成之后;其后发生了b断 层,导致①②③④四地层都发生了错位,b断层应发生在④地层形 成之后;最后发生的a断层,使整个区域的所有地层都发生了断裂 错位,故a断层最晚发生符合题意的只有D项 D 【例2】读某地地质剖面图,③为石灰岩, 完成3~4题 3.对图中不同岩层的形成早晚,判断错误的是( ) A.③形成早于① B.②形成早于① C.⑤形成晚于③ D.④形成晚于③ ①③均为沉积岩,形成越早,位置越靠下;②为岩浆岩,其形 成晚于其所在岩层;⑤为岩浆岩,因在①中也有分布,所以其 形成不可能早于③;③为石灰岩,其与岩浆交界处受高温高压 作用,变质形成大理岩④。
B 【例2】读某地地质剖面图,③为石灰岩 ,完成3~4题 4.从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看,下列各处不能形成相应矿床 的是( ) A.①—天然气 B.②—有色金属C.③—石油 D.④—大理石 从①处岩层的弯曲形状可以看出该地是一个 向斜,不会存在天然气矿床 A D 第(1)题,1、2、3、4、 5分别为河口三角洲、背 斜、向斜、断块山地和 角峰,结合成因和其地 理意义可以判断出D项正 确 【例3】下图为“某地地貌 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 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为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 形成的冲积扇 B.3处可能有丰富的石油、 天然气资源 C.5为冰川搬运和堆积作用 形成的山峰 D.4为岩块断裂上升形成的 山地,2为背斜成山 B 解析 第(2)题, 河流源头受冰川 融水补给且注入 海洋,既参与海 陆间水循环也参 与陆地内循环 (2)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 ) A.图中火山喷发形成沉积岩 B.图中河流既参与海陆间水循环也参与陆地内循环 C.5山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热带雨林到积雪冰川带 D.图中河流上游聚落应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以 免受到洪水威胁 火山喷发形成岩浆岩;根据水循环的概念,河流既 参与了海陆间循环也参与内陆循环;5处山麓不能确 定为热带,因此自然带也不一定是热带雨林;图中 河流上游聚落应选择在冲积平原与山坡的过渡地带 。
• 【例4】有关岩层 沉积的先后顺序说 法正确的是( ) • ①甲处先沉积,乙 处后沉积 • ②乙处先沉积,甲 处后沉积 ③上部先沉积,下 部后沉积 • ④下部先沉积,上 部后沉积 A.①② B.③④ • C.②④ D.①③ 背斜岩层外新内老,向斜岩 层外老内新,乙处背斜成谷 ,中心岩层外露为沉积较早 的岩层,甲处向斜成山,槽 部为沉积较晚的岩层;在沉 积岩中上部的岩层是在下部 岩层沉积之后形成的,故 C 【例5】读下图,完成(1)~(2)题 • (1)图中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 到新的顺序依次是( ) • A.花岗岩、玄武岩、砾岩、页岩、石灰岩 • B.石灰岩、页岩、砾岩、玄武岩、花岗岩 • C.石灰岩、页岩、花岗岩、玄武岩、砾岩 • D.砾岩、花岗岩、页岩、玄武岩、石灰岩 C 【例5】读下图,完成(1)~(2)题 • (1)图中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 到新的顺序依次是( ) • A.花岗岩、玄武岩、砾岩、页岩、石灰岩 • B.石灰岩、页岩、砾岩、玄武岩、花岗岩 • C.石灰岩、页岩、花岗岩、玄武岩、砾岩 • D.砾岩、花岗岩、页岩、玄武岩、石灰岩 C 沉积岩层的新老关系一般是:下层岩层老,上 层岩层新,故岩层的新老排列为:石灰岩、页 岩、砾岩;又从图中可以看出,砾岩内无侵入 岩,故花岗岩和玄武岩形成的年代更早。
【例5】读下图,完成(1)~(2)题 • (2)M岩石为( ) • A.花岗岩 B.煤炭 C.板岩 D.大理岩 D M岩石在花岗岩与石灰岩之间,是由 石灰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岩 【例6】在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 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 下 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 成(1)~(2)题 B ①表示岩层受力弯曲,背斜成山、向斜成谷;④ 表示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受侵蚀;②表示该区 域在外力的侵蚀下地表变得平坦;③表示在外力 的不断侵蚀下,背斜部分成谷,向斜部分因槽部 岩石受到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地 背斜与向斜在地貌形态上都会形成山地或谷地,在内力 作用下,背斜岩弯曲向上拱起形成山地,向斜岩层向下 弯曲形成谷地,但在外力作用下常出现地形倒置现象 背斜、向斜的区分不应只看所形成的地貌形态,而应根 据岩层的弯曲情况以及岩层的新老关系进行判断 A 【例7】下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 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岩 层,最晚形 成的( ) A.①② B.②③ C.①⑤ D.④⑥ C 【例7】下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 图”,读图回答(1)~(3)题。
(2)如果④ 是石灰岩,则 ⑤为( )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D.板岩 C 【例7】下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 图”,读图回答(1)~(3)题 (3)①类岩石 在地表的部分常 具有的特征是 ( ) A.含有生物化石 B.有较多的气孔 C.由方解石组成 D.有明显的层理 B (2009北京海淀模拟)读下面的地质剖 面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处河谷的成因是( ) A.向斜构造向下弯曲形成 B.背斜构造顶部遭侵蚀形成 C.陡坡地带流水侵蚀力较强形成 D.断层地带岩层破碎易遭侵蚀形成 D 第1题,图中①处为断层地带,因岩层破 碎易遭侵蚀而形成河谷 2.图中③处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砂岩 D.砾岩 第2题,从断层左侧的岩层关系可以看 出③处位于砾岩的下方,而断层右侧显示砾岩 的下方是石灰岩,说明③处原为石灰岩,后因 接触高温岩浆而变质形成大理岩 B 3.图示地段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 的是( ) A.水平拉伸作用 B.岩浆活动 C.变质作用 D.堆积作用 A 第3题,图中有岩浆活动形成的花岗岩,变 质作用形成的大理岩,堆积作用形成的沉积 物④,不能确定是否发生了水平拉伸作用。
第1题,图中①处为断层地带,因岩层破碎易遭侵 蚀而形成河谷第2题,从断层左侧的岩层关系可以 看出③处位于砾岩的下方,而断层右侧显示砾岩的下 方是石灰岩,说明③处原为石灰岩,后因接触高温岩 浆而变质形成大理岩第3题,图中有岩浆活动形成 的花岗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岩,堆积作用形成的 沉积物④,不能确定是否发生了水平拉伸作用 【答案】 1.D 2.B 3.A 读图,根据要求完成4~5题 4.对于该图解释合理的是( ) A.图中山地的成因可能是火山喷 发 B.该山地地下一定蕴藏着石油 C.通常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D.庐山的形成符合图中示意 由图可知该地为褶皱构造,是岩层受水平 挤压形成,庐山是断层上升岩块形成,该 地无断层,地质较稳定,但以山地地形为 主,工程建设应注意保护植被 C (读图,根据要求完成4~5题 5.若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