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六十.doc

7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742288
  • 上传时间:2017-08-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1.50KB
  • / 7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六十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长白巍巍蕴学府风骨,松水汤汤育师大情怀二○○六年金秋九月,“人民教师的摇篮”——东北师范大学将迎来六十华诞值此之际,我们携全校两万余名师生,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向海内外十八万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六十年薪火相传,六十载沧桑砥砺,东北师范大学走过了创业、发展、壮大的不平凡历程学校前身为东北大学,1946 年创建于辽宁本溪,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9年定址于长春1950 年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成为一所以培养师资为重任的新型正规化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坚持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长白山之路”,九十年代成为第一个进入国家“211 工程”建设行列的师范大学进入新世纪,学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确立了“为基础教育服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提出了“尊重的教育”理念,并建设了净月校区,成立了研究生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学校不断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迈进。

      今日之东北师大,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基础设施优越,校园环境优美,是一座令无数学子热爱和向往的知识殿堂学校现有 18 个学院,56 个本科专业,9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0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137 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全日制在校学生近两万人,其中,本科生 14000 余人,研究生 45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 1400 余人,汇集了一批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组成的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学校科研实力不断增强,现有 8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 个国家高等学校重点学科,6 个省部级以上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世界文明比较研究、基础教育重大问题研究、草地生态研究、细胞遗传学等特色研究领域逐渐形成学校新老校区遥相辉映,校园环境优美典雅,充满了浓郁的现代气息、文化品位和人文精神,为师生创造了优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甲子一轮,桃李芬芳十八万余名毕业生从母校走向四面八方,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上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校友中间,涌现出了一大批品德高尚、诲人不倦、爱岗敬业的优秀人民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在全国基础教育界享有广泛赞誉;也涌现出了一批严谨求实、硕果累累的科学家,德艺双馨、家喻户晓的艺术家,高瞻远瞩、清正廉洁的政治家,顺应时代、经营有方的管理者、企业家。

      一代又一代品学兼优的校友始终豪迈地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社会的中坚,国家的栋梁,同时也铸就了今日母校之辉煌喜迎六十华诞,是东北师大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标志,是学校开始新的腾飞的起点,更是校友相聚、共话母校发展大计的契机荡漾的静湖、美丽的柳园,正呼唤您寻觅当年青春的足迹;灵秀的紫光桥、典雅的旭日广场,正期待您投来惊喜赞叹的目光……母校的昨天,承载着所有校友的美好记忆;母校的明天,寄托着所有师大人的共同愿景学校定于二○○六年九月九日至十日举行建校六十周年庆典我们热切地欢迎广大校友和各界朋友拨冗惠顾,共襄盛举!党委书记 校  长 东北师范大学2006 年 5 月 26 日联 系 人:李荣武 李学志联系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 5268 号 东北师范大学校庆办公室邮政编码:130024联系:0431-5098760 0431-5098160传 真:0431-5098160网 址:http:// http://电子邮箱:xiaoqb@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取得显著建设成效我校接受“十五”“211 工程”项目建设验收5 月 26 日至 27 日,由教育部组织的“十五”“211 工程”项目建设验收专家组,对我校“十五”“211 工程”项目建设进行了全面验收。

      验收专家组由 7 名专家组成,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教授为专家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有关领导也参加了验收工作,并对我校建设发展给予高度评价自我校“十五”“211 工程”项目建设启动以来,学校坚持以教育创新为指导,以内涵发展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一流的软环境为保证;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坚持突出特色和突出优势的原则,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促进学校持续发展我校“十五”“211 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重点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方面学校已如期完成了建设任务,实现了各项建设目标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若干重大问题”、“地域文明重点问题”、“信息化中国东北”、“真核生物基本生命活动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松嫩平原草地、湿地可持续发展”、“多酸及光发射材料”6 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成果突出;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明显,教师总量增长、队伍结构合理,学历上移、质量提高,学缘优化、形成梯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我校“十五”“211 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效益通过“十五”“211 工程”建设,学校各项改革事业不断深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重要成就。

      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竞争力显著增强,为“十一五”期间我校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坚定不移,主动服务基础教育;多侧面全方位地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研发、培训、推广一条龙的应用开发适应基础教育二是,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生源质量越来越好;培养过程更加优化;学生工作更加科学;毕业生形成品牌;教育教学成果更加丰硕三是,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学科建设思路更加清晰;专业布局更加合理;博士点数量实现历史性突破;研究生院正式建立;研究平台建设成效明显;学科群建设形成特色和优势四是,科学研究实力显著增强五是,现代大学制度探索迈出重要一步六是,开放的办学格局初步形成七是,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王丹彤)“十五”期间东北师大建设发展大事记1.中国共产党东北师范大学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认真总结了学校过去四年的工作,明确提出了学校中长期发展规 划和今后四年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思路、工作任务及措施2.学校绘制未来发展建设的蓝图,制定实施了《东北师范大学发展战略规划》《东北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东北师范大学校园建设规划》。

      3.教育部对学校“211 工程”一期建设项目进行验收,认为我校全面地完成了建设任务学校“十五”“211 工程”建设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可行性论证,“十五”“211 工程”建设全面启动4.“尊重的教育”理念的提出,在校内外产生强烈反响尊重的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为: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人性;尊重教育者的劳动成果《光明日报》用整版对“尊重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报道5.为基础教育服务向纵深推进学校开展的“中国基础教育重大问题研究”、“农村基础教育调查研究”以及示范性的基础教育实验研究,形成了系列化、有影响的成果有关单位开发了 6 大系列、60 余个品种的基础教育软件,服务范围已达全国 20 余个省市的 3500 余所中小学6.管理体制改革更为深入和完善全校 18 个教学单位均为学院建制学校党委撤销了原院(系)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建制,各学院成立了党的委员会组建了东北师大信诚后勤服务集团,实现了后勤服务职能与管理职能的彻底剥离机关干部和职员、院(系)教授委员会成员和全体教师经考核后,受聘上岗7.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本科专业由 2000 年的 34 个发展到2005 年的 56 个,其中师范专业 22 个,非师范专业 34 个,涵盖了9 个学科门类。

      学生生源质量越来越好,招生省份已遍及全国 30 个省市(自治区)人才培养过程更加优化学校启动了新世纪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东北师范大学修订本科课程计划的方案》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结论为优秀红烛志愿者协会荣获十大“中国杰出志愿者服务集体”称号学校先后获得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男子总冠军,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演唱比赛决赛专业组一等奖8.学校召开纪念函授教育 50 年、加快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大会,回顾 50 年函授教育的主要成就,全面总结基本经验,并提出深化函授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师远程教育的思路和构想9.科学研究水平明显提高2001 年以来,学校共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362 项,科研经费总额 1.46 亿元;文科发表 CSSCI 论文 2364 篇,理科发表 SCI 论文 722 篇,SCI 论文数量连续几年迅速增加,2004 年度 SCI 论文数量、引用率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分别为第28 位、第 19 位,EI、 ISTP 检索论文数量也均有较大幅度增加;学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 209 项,其中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8 项,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 2 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6 项。

      有两篇博士学位论文获 2004 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本科生的科技论文获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决赛特等奖10.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一级学科博士点由“九五”期间的 1 个发展到 9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由 27 个发展到 70 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由 75 个发展到 137 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由 1 个发展到 3个,博士后流动站由 1 个发展到 8 个4 个学科被列入国家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的研究生院合格评估,成为全国56 所正式建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11.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与“九五”末期相比,专任教师总数从 1073 人增加到 1401 人,生师比为 14.6∶1;45 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由 69.2%上升到 72.4%;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由 57%上升到 68.7%;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由 15.8%上升到24.6%学校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180 余名,包括新增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 人,特聘教授 2 人、讲座教授 1 人,教育部创新团队 1 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3 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 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2 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10 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1 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 4 人。

      12.学生就业形成“东师品牌”毕业生在基础教育界享有较高声誉,供不应求,学校连续 10 年保持高比例就业率学校连续 5 年成功举办东北三省高师院校毕业生联合供需洽谈会,形成东北教育人才集散地学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是全国 4 所获此殊荣的高校之一13.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功能齐备、设施优越、环境优雅的净月校区全面落成新建两座图书馆,总建筑面积 3.56 万平方米,藏书量 263 万余册,成为国内高校图书馆中藏书丰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型图书馆之一现代化计算机网络覆盖两个校区新建了一批基础设施14.学校将软环境建设列为“十五”“211 工程”重点建设内容,制订了《东北师范大学软环境建设纲要》,全面实施软环境建设工程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校 35 个基层党组织、276 个党支部、4723 名党员参加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参学率达 98%;全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满意度测评达 99.66%学校先后被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十五”“211 工程”项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