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2008年深圳金融形势分析与预测.docx
8页2007~2008年深圳金融形势分析与预测 回顾过去的一年,中国GDP增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人们的普遍预期其中,我们承认有经济增长过快、过热的成分,但我们更相信,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按照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的理论,近年来我国总体经济发展已步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综合国力水平正处于发展的上升通道,特别是1997年中国成功避免了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将经济工作的重心转向拉动内需增长随之而来的10年,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巨大的人口红利、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经济的全球化及国际化竞争的加剧,使得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净出口——均显现出巨量增长的特征期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阶段性宏观调控政策,保证了数次经济周期更替阶段国民经济运行的“软着陆”,实现了我国长达10年的高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增长而另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经历了近29年的高速发展,但由于起点低,发展基数小,中国的国民经济现状距离新兴发达的工业化水平仍然很远一 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简况从总体上看,2007年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定和快速的增长截至2007年末,实现GDP24.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在保持前三年10%以上增长水平的基础上,再创新高。
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财政收入状况表现尤其突出,分别在2006年同期基础上增长了24.8%、23.6%、33.5%(1~11月),三项指标均属超速增长国际贸易方面,在我国近年来注重培养贸易基础供给能力、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情况下,全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回落0.3个百分点,但进出口顺差继续扩大,实现净出口2622亿美元,增幅达47.7%巨额的顺差使得我国外汇储备在2007年末达到了创纪录的1.53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为全球之冠与我国外汇储备的巨量增加密切相关的主要是基础货币发行量和利率调整预期纵观2007年,一方面国内基础货币发行量相对增加,使得沉淀在正常流动性之外的社会闲置资金相对过剩,另一方面随着央行加息预期的不断提升,在“利—汇率传导机制”的作用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创出新高200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收报于7.3046元,全年共走高5027个基点,累计升值幅度达到6.88%,较2006年上升了3.53个百分点同期,汇改以来的累计升幅达到11.03%,首次突破11%关口,人民币未来升值预期更加强烈CPI方面,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从2007年3月份的3.3%上扬到12月末的6.5%,通胀压力明显加大。
此外,截至2007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比上年末增长16.7%,同比增幅较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虽央行实施了6次加息、10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的调控政策,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银行流动性过剩受到一定的抑制,但未来一段时期的社会平均物价水平上涨压力不容小觑2007年,中央一改较为温和的“渐进式”宏观调控模式,明显加大了“降温型”的政策干预力度从总体上讲,中国2007年宏观调控政策可以用“加、减、涨、创”来简要概括加”:自2007年初以来,中国投资规模、信贷规模相继创出新高,银行流动性过剩有增无减,催热股市、助涨房价、拉高顺差,由此导致央行紧缩性政策接连出台,先后进行了6次加息、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相应加大了公开市场的操作力度,但仍难以完全解决此问题减”:2007年4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研究节能减排工作,并将节能减排的各项目标作为“十一五”时期的宏观调控重点涨”:2007年全年股市火爆,除了“530”后市场短暂的调整外,证券账户开户总数、上证指数及沪深总市值也不断创出新高,中石油、中国神华等大盘股的回归更推动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发改委、建设部等出台了多项土地和房地产调控政策,但仍难抑制过高的房价上涨,截至11月底,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3%,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了7.9%;创“2007年国内消费价格类、金融投资类、证券市场类”等指数均创出历史新高,宏观经济处于相对高位运行,调控压力与日俱增。
二 2007年深圳经济运行简析与全国经济发展的“红火”形势相比,深圳经济则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据初步核算,2007年深圳生产总值6765.41亿元,较上年(下同)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3亿元,下降17.3%;第二产业增加值3444.74亿元,增长14.5%;第三次产业增加值3314.44亿元,增长15.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1∶52.5∶47.4发展为0.1∶50.9∶49.0,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提高了1.6个百分点从总体来看,深圳全市经济运行的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全市工业生产增加值稳步上升;二是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保持稳定;三是邮电运输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四是全市商品销售保持旺盛状态;五是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量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六是全市消费类物价水平呈上升态势三 2007年深圳金融形势分析2007年,在全国宏观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加强的背景下,深圳金融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1~12月份,深圳货币市场累计总成交143167.33亿元,同比增长117.86%;银行结售汇顺差356.71亿美元,同比增长39.7%;现金累计净投放1339.91亿元,增长15.4%。
正常经营的17家证券公司营业收入645.7亿元,税后利润为326.95亿元;证券业资产总额4161.56亿元保险公司总资产突破371.1亿元;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83.7亿元,同比增长36.9%,其中实现财产险保费收入75.7亿元,同比增长35.1%;实现人身险保费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38.2%同期,深圳市银行业继续快速发展,金融存贷情况良好,存贷款均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07年12月末,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1495.79亿元,比年初增长20.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792.59亿元,比年初增长1.4%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7965.45亿元,按可比口径比计算,较年初增长18.4%一)深圳市银行业资产规模大幅增长,波动显著截至2007年12月,深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超过2万亿元,达到20875.91亿元,比年初增长6438.40亿元,增幅44.59%;较上年同期增长6408.90亿元,增幅44.30%,资产增幅是2006年增幅的2.3倍,为历年之最,也是全国各大城市中增幅之冠资产大幅增加主要得益于存放联行款项、中长期贷款和投资的大幅增长,尤其是存放联行款项比年初增加了3209亿元,增幅达到91.80%,同时受资本市场IPO节奏频繁变化,新股抽签巨额冻结资金的流入流出对银行业存放联行款项影响显著,从而造成资产规模的大幅波动。
全年资产规模波动最大的月份出现在7月和8月,资产月环比增减额分别达8176.83亿元和-6517.42亿元,同期存放联行款项月环比增减额分别达7933.77亿元和-6711.18亿元二)存款指标继续保持增长,“活期化”趋势较为明显截至2007年12月,深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545.31亿元,比年初增长2063.47亿元,增幅19.69%;比上年同期增长2035.76亿元,增幅19.37%,高出全国4.15个百分点尽管存款增速为2003年以来最高,但却改变了以前储蓄存款逐年递增的趋势,存款结构与往年相比大不相同,2007年企事业单位存款、其他存款分别比年初增加了1438.46亿元和607.32亿元,两者增加额占全年存款增量的99.14%,而储蓄存款却比年初下降了2.40亿元,同时延续了2006年储蓄存款活期化的态势尽管下降的不多,但在2007年以来央行连续6次上调了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的背景下确实有些意外截至2007年12月,深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活期储蓄余额2481.67亿元,比年初增长204.97亿元;而定期储蓄余额1524.36亿元,比年初减少207.37亿元企事业单位存款、其他存款的大幅增加,储蓄存款增长乏力,活期、定期一增一减以及一般性存款和同业存款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等现象的出现都是资本市场“惹的祸”,无论企业、社保以及居民资金投资意愿均空前强烈。
从币种来看,外币存款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而使企业和个人持有外币的意愿不强,全年外币存款均低位徘徊三)全年贷款稳定增长,年末增速趋缓截至2007年12月,深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突破1万亿元,余额达到10092.52亿元,比年初增长1794.77亿元,增幅21.63%;比上年同期增长1765.35亿元,增幅21.20%,高出全国4.78个百分点其中在贷款结构方面,短期贷款在继2006年有所增加的基础上大幅提高,较2006年同期多投放了515亿元;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比2006年同期多投放了404亿元,票据融资大幅减少,比2006年同期减少45.47亿元由此看出,随着各行“早投放、早收益”经营理念的执行以及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各行都采取了压缩低收益的票据融资,转而加强了一般贷款投放力度的积极措施贷款增速方面,2007年四个季度的贷款增速分别为9.24%、5.77%、6.26%和-0.01%,央行第四季度控制贷款增量为零的调控政策要求得到了充分落实其中,四家国有银行依然保持股改后的高速增长,在2006年增速23.31%的基础上又达到30.57%,股份制商业银行增幅为9.65%从分币种贷款来看,由于融资业务的平稳发展,外币贷款持续增长。
截至2007年12月末,外币贷款余额222.43亿美元,比年初增长62.96亿元,同比多增55.42亿元四)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双降”,不良贷款率降至历史新低截至2007年末,深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90.32亿元,比年初减少149.66亿元;不良贷款率3.87%,比年初下降2.6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的下降,主要来自不良贷款余额的减少和贷款规模的扩张其中,不良贷款余额的减少使不良贷款率下降了1.81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核销、打包转让和上划总行因素例如,中信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深圳地区核销不良贷款27亿元,深圳平安银行以“资产包”的方式转让不良贷款本金35.50亿元,光大银行12月末上划总行不良贷款共计43.99亿元另一方面,银行业总体贷款规模的扩张也使不良贷款率下降了0.84个百分点从银行的所有制属性来看,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2.30亿元,不良率下降1.10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下降113.24亿元,不良率下降4.69个百分点五)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明显增强2007年,受央行年内连续加息、存贷款利差不断扩大的影响,深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被动型”盈利能力普遍增强,账面均较为“殷实”。
截至2007年末,深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实现税前账面利润349.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3.64亿元,增幅110.53%其中,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实现税前账面利润330.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8.13亿元,增幅116.73%从收入结构看,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收入的增长对利润的贡献程度最大,同比分别增长48.07%和139.07%四 2008年深圳经济金融形势预测2008年,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国际石油价格稳中有降及次级债危机影响的减弱,全球经济增长在2007年放缓的基础上,将获得来自美国新政改革、资源类产品价格企稳及美联储连续降息政策的有力支撑,逐步恢复稳定、均衡、持续的增长速度对我国而言,2008年我国国民经济预计仍将保持10%左右的高位增长,原因在于:一是北京奥运会举办对全国经济的总体拉动;二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