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32174057
  • 上传时间:2023-04-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7.3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Brunnstrom技术一、概述二、成人偏瘫患者的运动模式三、评定方法四、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一、概述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Brunnstrom,提出了脑损伤后恢复的6个阶段,并利用这个规律创立了一套治疗脑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方法分级:完全性瘫痪(BrunnstromI级)运动模式异常(Brunnstromll级)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顶点(Brunnstromlll级)分离运动的出现(BrunnstromW、V级)几乎恢复正常(BrunnstromW级)特点:在脑损伤后恢复过程中的任何时期均使用可利用的运动模式来诱发运动的反应,以便让患者能观察到瘫痪肢体仍然可以运动,刺激患者康复和主动参与治疗的欲望二、成人偏瘫患者的运动模式(一) 联合反应:是指偏瘫患者健侧上下肢紧张性随意收缩时,患侧上下肢也发生肌肉紧张引起的关节活动上肢联合反应一般为对称性运动;下肢内收、外展为对称性的;屈曲、伸展为非对称性的(Raimiste现象)(二) 共同运动:当患者活动患侧上肢或下肢的某一个关节时,不能做单关节运动,邻近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可以出现一种不可控制的共同活动,并形成特有的活动模式1.上肢共同运动(1) 上肢屈曲共同运动表现为腕和手指屈曲,前臂旋后,肘关节屈曲,肩胛骨内收(回缩)、上提,肩关节后伸、外展、外旋。

      2) 上肢伸展共同运动表现为伸腕、屈指,前臂旋前,肘关节伸展,肩胛骨前伸,肩关节内收、内旋2.下肢共同运动(1) 下肢伸展共同运动表现为脚趾跖屈,踝跖屈、内翻,膝关节伸展,髋关节内收、内旋2) 下肢屈曲共同运动表现为脚趾背屈,踝背屈、弹翻,膝关节约90°屈曲,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三) 原始反射1.同侧伸屈反射:同侧肢体的单侧性反应例如:刺激上肢近端伸肌产生的冲动能引起同侧下肢伸肌收缩,或者刺激上肢近端屈肌可以引起同侧下肢屈曲反射2.交叉伸屈反射:当肢体近端伸肌受刺激时,会产生该肢体伸肌和对侧肢体伸肌同时收缩;反之,刺激屈肌会引起同侧和对侧肢体的屈肌收缩3.伤害性屈曲反射:肢体远端受到伤害性刺激时,肢体出现屈肌收缩和伸肌抑制4•紧张性颈反射(tonicneckreflex,TNR):(1)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TNR):表现为当颈后伸时,两上肢伸展,两下肢屈曲;颈前屈时,两上肢屈曲,两下肢伸展2)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是指当身体不动,头部左右转动时,头部转向一侧的伸肌张力增高,肢体容易伸展,另一侧的屈肌张力增高,肢体容易屈曲5. 迷路反射:由于头部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引起。

      表现为仰卧位时伸肌张力高,四肢容易伸展,俯卧位时屈肌张力高,四肢容易屈曲6. 紧张性腰反射:腰向右侧旋转时,右上肢屈曲、右下肢伸展,向左侧旋转时,右上肢伸展右下肢屈曲7. 正、负支持反射:正支持反射又称为磁反应,是指在足跖球部(足底前部)加以适当的压力时,如果将施加压力的手缓慢收回,受刺激的下肢在伸肌反应的作用下会随着收回的手产生运动,恰如受到磁铁的吸引一样负支持反射是指牵拉伸趾肌时能有效地引起伸趾、伸踝、屈膝以及髋的屈曲、外展、外旋三、评定方法上肢:1期:无随意运动2期:开始出现轻微的屈曲共同运动(肩伸展过度,肘屈曲,肩外展、外旋,前臂旋后)3期:能充分进行上两项运动,能进行伸展共同运动(肩内收、内旋时伸展,前臂旋前)4期:(1)肘屈曲前臂能部分旋前、旋后(2)肘伸展位肩能前屈90°(3) 将手向腰后旋转5期:(1)肘伸展位肩能外展90°(前臂旋前位)(2)肘伸展位肩能前屈180°(3) 肘伸展位前臂能旋前、旋后6期:正常动作或稍欠灵巧,快速动作不灵活三、评定方法手指:1期:无随意运动2期:稍出现指的联合屈曲3期:指能充分联合屈曲,但不能联合伸展4期:(1)全部手指稍能伸,总的伸展达不到全关节活动范围(2)拇指能侧方捏握5期:(1)总的伸展可达全范围,能抓圆柱状物体、球形物、完成第三指对指(2)指伸展位外展(3) 手掌抓握6期:指屈曲位外展,能投球、系纽扣,稍欠灵巧,大体上正常三、评定方法下肢:1期:无随意运动2期:下肢的轻微随意运动3期:坐位、立位时有髋、膝、足的屈曲4期:(1)坐位,膝屈曲90°时可将脚向后滑行(2)坐位,足跟接地,足能背屈5期:(1)立位,髋伸展位能屈膝(2)立位,膝伸展位,脚稍向前踏出,足能背屈6期:(1)立位,髋能外展并能超过骨盆上提范围(2)立位,小腿能内旋、外旋,伴有足内翻及外翻三、评定方法I 弛缓,无任何运动II 开始出现痉挛及共同运动模式III 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高峰,痉挛加重IV 出现一些分离运动,痉挛开始减弱V 分离运动为主,痉挛明显减弱W协调运动正常或接近正常,共同运动及痉挛消失四、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治疗方针为:① 经常重视运动感觉。

      ② 早期患者在床上肢体摆放位置③ 利用共同运动模式④ 促进分离运动⑤ 最后达到随意地完成各种运动1.上肢:(l)BrunnstromI一III阶段的训练方法1) 屈肌共同运动的引出:嘱患者健侧上肢屈肘,施以阻力,面部转向健侧,轻叩上、中斜方肌、菱形肌和肱二头肌引起上肢屈肌共同运动2) 伸肌共同运动的引出:①患者仰卧,健侧上肢伸直,施加阻力,面部转向患侧,轻叩三角肌,引起上肢伸肌的共同运动3) 双侧抗阻的划船样动作训练:患者与治疗师对面而坐,相互交叉前臂再握手,做划船时推拉双桨把手的动作,让患者推时前臂旋前,拉时前臂旋后,治疗师对患者健侧上肢施加阻力,待患肢也有运动动作后,适当地给予阻力2)BrunnstromW阶段的训练方法在伸肘的情况下前臂旋前、旋后:由于旋前是伸肌共同运动模式的成分,旋后是屈肌共同运动模式的成分,所以伸肘旋前可破坏屈肌共同运动,伸肘旋后可破坏伸肌共同运动4) BrunnstromW阶段的训练:按照正常的活动方式来完成各种日常生活活动2.手:(1) BrunnstromI—III阶段:利用健侧活动施加阻力诱发联合反应或共同运动,诱发手指的抓握,同时注意利用伸肌共同运动模式促进伸腕。

      2) BrunnstromW阶段:主要为诱发及进一步促进分离运动通过各种手段促进手的伸、屈、抓握及放松的能力,进行手的功能活动例:固定腕关节以达到良好的抓握(3) BrunnstromV阶段:进一步促进分离运动,加强随意性,提高手的抓握、释放能力及对指能力,与日常生活动作紧密结合4) BrunnstromW阶段:按照正常的活动方式来完成各种日常生活活动3.下肢:(1)BrunnstromI—III阶段:1.屈肌共同运动的诱导方法2.伸肌共同运动的诱导方法3.患侧下肢外展的诱发4.患侧下肢内收的诱发下肢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训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