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二十四节气第习俗与饮食 全国通用.docx
3页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二十四节气的习俗与饮食1. 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了解与每个节气相关的习俗和饮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心,以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2. 教学重点:• 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概念;• 了解与每个节气相关的习俗;• 了解与每个节气相关的饮食文化3. 教学内容:3.1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民在观测自然现象时,根据太阳公转、地球公转和地球自转的规律而确定的一年中24个时期3.2 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习俗在我国民间流传了很多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习俗,例如:• 立春:大年三十打春牛;• 清明:扫墓、踏青;• 立夏:喝茶;• 立秋:腊八蒜;• 小年:吃年糕;• 除夕:年夜饭通过上述习俗,使每个节气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节点,也是人们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3.3 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饮食文化在每个节气中,人们有各自的饮食习惯,例如:• 寒食节:蒸馍、蒸麻线、踩青蒸饺;• 立夏:喝菊花茶、吃凉拌黄瓜;• 立秋:吃葡萄、巴旦木;• 冬至:吃饺子、水饺等这些食物与当季的气候和物产密切相关,既可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也可以带给人们季节感的美好体验。
4. 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和生动的语言,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与节气相关的文化习俗和饮食文化4.2 学习习俗介绍每个节气的名称、起讫时间和与之相关的习俗,在介绍的同时,穿插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感受和认识每一个节气的文化特色4.3 学习饮食文化介绍每个节气中的食物特点和吃法,包括制作方法、食材来源等,在介绍的同时,可以开展团队合作活动,让学生亲手尝试制作当季特色美食4.4 综合实践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新的节气习俗和饮食文化,并对自己的创意进行表述和展示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5. 教学评估:选择适当的测评方式,如问卷调查、作品评比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估6.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展示、实物示范、团队合作、互动讨论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7.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定期总结和评估教学效果,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