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诸子研究-课件.ppt
130页先秦诸子学周淑萍 绪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孟子: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功亏一篑 巧言令色 血气方刚富贵浮云 文质彬彬 诲人不倦有教无类 当仁不让慎终追远 伍子胥田横五百壮士绪论一、诸子百家之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一、诸子百家之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一一)、王室衰微、王室衰微 礼崩乐坏礼崩乐坏西周:周武王灭商(前西周:周武王灭商(前10271027年)年)周平王东迁(前周平王东迁(前770770年)年)“小邦周小邦周”小邦寡民小邦寡民 大邑商大邑商1 1、分封制、分封制青铜器青铜器大盂鼎大盂鼎“受民受疆土受民受疆土”左传左传“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绪论 燕 晋 周 齐 卫 宋 鲁 吴 越周天子周天子 王畿王畿诸侯诸侯 国国卿大夫卿大夫 采邑采邑士士 禄田禄田诗诗小雅小雅北山北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率士之滨,莫非王臣2 2、宗法制、宗法制天子天子长子长子 二子二子 三子三子 四子四子 天子天子 诸侯诸侯 诸侯诸侯 诸侯诸侯大宗大宗 长子长子 二子二子 三子三子 诸侯诸侯 卿大夫卿大夫 卿大夫卿大夫 大宗大宗 长子长子 二子二子 三子三子 卿大夫卿大夫 士士 士士 大宗层层分封:宗族,族权、政权一体,层层分封:宗族,族权、政权一体,左传左传:“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世卿世禄世卿世禄松散的统一松散的统一“末大必折,尾大不掉末大必折,尾大不掉”诸侯强诸侯强 周天子弱周天子弱3 3、王室、天子的地位变化:、王室、天子的地位变化:第一,周天子直辖的第一,周天子直辖的“王畿王畿”之地缩小。
之地缩小第二,诸侯向王室的朝贡显著减少第二,诸侯向王室的朝贡显著减少 国势贫弱,王室渐趋衰微国势贫弱,王室渐趋衰微 王室衰弱的后果王室衰弱的后果:A A、人才外流,文化下移、人才外流,文化下移诸侯国多元文化中心诸侯国多元文化中心楚国:老聃,道家学派楚国:老聃,道家学派鲁国:孔丘鲁国:孔丘 ,儒家学派,儒家学派宋国:墨翟,墨家学派宋国:墨翟,墨家学派 B B、诸侯国以、诸侯国以“尊王尊王”的名义发动兼并战争的名义发动兼并战争 争当霸主争当霸主齐、晋、楚、秦、吴、越齐、晋、楚、秦、吴、越 (二二)私门凌驾公室私门凌驾公室诸侯国权威的逐步衰弱诸侯国权威的逐步衰弱政在私门政在私门三家分晋三家分晋三桓逐鲁昭公三桓逐鲁昭公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田氏代齐田氏代齐绪论(三三)士阶层兴起士阶层兴起 养士之风盛行养士之风盛行1 1、士阶层兴起、士阶层兴起知识阶层:知识阶层:来源:贵族来源:贵族 平民平民特长:掌握礼乐知识,熟悉礼仪、数术特长:掌握礼乐知识,熟悉礼仪、数术 懂得文、行、忠、信,懂得文、行、忠、信,出谋画策,参与国家大事出谋画策,参与国家大事办私学办私学 影响:为发展学术、传播文化,影响:为发展学术、传播文化,结集文化思想群体,准备了条件。
结集文化思想群体,准备了条件2 2、养士之风盛行、养士之风盛行魏国的信陵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楚国的春申君齐国的孟尝君齐国的孟尝君驺衍驺衍“平原君侧行撇席平原君侧行撇席”燕昭王燕昭王“拥彗先驱拥彗先驱”,碣石宫,碣石宫 鬼谷子学生:鬼谷子学生:张仪、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苏秦苏秦游说秦惠王苏秦游说秦惠王吞并诸侯,称帝而治吞并诸侯,称帝而治战国策战国策:秦王曰:秦王曰:寡人闻之,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苏秦游说六国:合纵抗秦苏秦游说六国:合纵抗秦司马迁司马迁苏秦列传苏秦列传:苏秦为纵约长苏秦为纵约长并相六国并相六国”家人的态度:前倨后恭家人的态度:前倨后恭3 3、自由平等的文化环境、自由平等的文化环境齐国稷下学宫齐国稷下学宫 二、先秦诸子起源说二、先秦诸子起源说(一一)、庄子、庄子“六经六经”说说庄子庄子天下篇天下篇: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
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其在于诗诗、书书、礼礼、乐乐者,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多能明之诗诗以道志,以道志,书书以道事,以道事,礼礼以道行,以道行,乐乐以道和,以道和,易易以道阴阳,以道阴阳,春秋春秋以道名分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六经:诸子之学的源头活水六经:诸子之学的源头活水;明晓六经的邹鲁之士、搢绅先明晓六经的邹鲁之士、搢绅先”:知识储备:知识储备者六经六经”是源是源“,诸子,诸子”是流邹鲁之士、搢绅先生邹鲁之士、搢绅先生”:中间重要的桥梁:中间重要的桥梁二二)、班固、班固“王官王官”说说(此说最盛此说最盛)班固班固汉书汉书艺文志艺文志“诸子出于王官说诸子出于王官说”儒家儒家者流,盖出于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司徒之官道家道家者流,盖出于者流,盖出于史官史官阴阳家阴阳家者流,盖出于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羲和之官法家法家者流,盖出于者流,盖出于理官理官名家名家者流,盖出于者流,盖出于礼官礼官墨家墨家者流,盖出于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清庙之守纵横家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行人之官。
农家农家者流,盖出于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农稷之官小说家小说家者流,盖出于者流,盖出于稗官稗官章学诚、龚自珍,章太炎、刘师培、吕思勉等章学诚、龚自珍,章太炎、刘师培、吕思勉等(三三)刘安刘安“救弊救弊”说说(影响微影响微)救时之弊,应时而兴:救时之弊,应时而兴:故故“太公之谋太公之谋”、“儒者之学儒者之学”、“墨子之学墨子之学”、“管子之书管子之书”、“晏子之谏晏子之谏”、“纵横修短纵横修短”、“刑名之书刑名之书”、“商鞅之法商鞅之法”生焉胡适胡适力诋力诋“王官王官”说,说,力挺力挺淮南子淮南子要略要略“救弊救弊”说始受重视说始受重视四四)冯友兰职业说冯友兰职业说贵族养士贵族养士(专家专家),专家是后来诸子的主干:,专家是后来诸子的主干:儒家出于礼乐专家;儒家出于礼乐专家;墨家出于武士(侠);墨家出于武士(侠);阴阳家出于方士;阴阳家出于方士;名家出于讼师;名家出于讼师;法家出于法术之士;法家出于法术之士;道家出于隐士道家出于隐士五五)、钱穆、钱穆“孔门说孔门说”开诸子之先河者为孔子开诸子之先河者为孔子法家、墨家等诸家多师从孔门,法家、墨家等诸家多师从孔门,系孔子之再传弟子,系孔子之再传弟子,或与孔门关系甚密切者。
或与孔门关系甚密切者六六)、侯外庐、侯外庐“经济经济”说说三、先秦诸子的基本思想三、先秦诸子的基本思想1、民本思想、民本思想例例(一一)“子产不毁乡校子产不毁乡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例二例二:国语国语鲁语上鲁语上晋人杀晋厉公晋人杀晋厉公鲁成公:臣杀其君,谁之过也?鲁成公:臣杀其君,谁之过也?里革:君之过也里革:君之过也例三:例三:左传左传襄公十四年襄公十四年晋侯问师旷:晋侯问师旷:“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师旷:师旷:“或者其君实甚或者其君实甚良君,困民之主良君,困民之主“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弗用之,弗去何为?主,将弗用之,弗去何为?”例四例四鲁昭公被季氏放逐,死于乾侯鲁昭公被季氏放逐,死于乾侯赵简子赵简子史墨:史墨: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故诗诗曰: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
昭公昭公三十二年)三十二年)诸子民本思想的体现诸子民本思想的体现儒家孔子:儒家孔子:“足食足食”、“足民足民”,“先富而后教先富而后教”道家道家 老子老子“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不足者补之道德经道德经七十七七十七章)章)墨家墨家兼相爱,交相利;贵族亲耕兼相爱,交相利;贵族亲耕 阴阳家邹衍阴阳家邹衍“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王公大臣王公大臣们们“必止乎仁义节俭必止乎仁义节俭”法家法家 有德泽于人民有德泽于人民立法爱民立法爱民兵家兵家战争必须战争必须“唯人是保唯人是保”“全国全国”“全军全军”、“全伍全伍”为上为上 南唐后主李煜:南唐后主李煜:小楼昨夜又东风,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昨夜又东风,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李景:李景:史称南唐中主:史称南唐中主:“惟愿普天多瑞庆,柳条结絮鹅双生惟愿普天多瑞庆,柳条结絮鹅双生名家名家公孙龙的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白马非马”、“坚白石坚白石”的逻辑理论,的逻辑理论,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避实击虚避实击虚”2、国家起源观、国家起源观贤可说贤可说商:简狄吞卵商:简狄吞卵墨子:墨子:古者天下之乱,若禽兽然。
古者天下之乱,若禽兽然是故先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是故先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三公、诸侯国君、正长天子、三公、诸侯国君、正长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尚贤上尚贤上)商君书商君书修权修权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位天下也论贤举能而传焉,非疏父子而亲越人也,明论贤举能而传焉,非疏父子而亲越人也,明于治乱之道也于治乱之道也法国卢梭的法国卢梭的“社会契约说社会契约说”3、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道家道家万物起源论、万物起源论、矛盾对立与矛盾转化论,矛盾对立与矛盾转化论,第一章管仲与管子一、管仲生平一、管仲生平名夷吾,字仲,又字敬仲名夷吾,字仲,又字敬仲姬姓,管氏姬姓,管氏管:河南郑州管:河南郑州管叔鲜管叔鲜管仲:齐人管仲:齐人(一)、早年困顿(一)、早年困顿史记管晏列传史记管晏列传鲍叔,贾,多自与;谋事更穷鲍叔,贾,多自与;谋事更穷三仕三见逐,三战三走三仕三见逐,三战三走南阳经商:三辱于市南阳经商:三辱于市(二)、辅君之争显锋芒(二)、辅君之争显锋芒齐僖公三公子:公子诸儿,公子小白,公子纠齐僖公三公子:公子诸儿,公子小白,公子纠管仲密友:鲍叔,召忽管仲密友:鲍叔,召忽管仲辅公子纠,鲍叔、召忽辅公子小白管仲辅公子纠,鲍叔、召忽辅公子小白管仲支持的理由:管仲支持的理由:其一,成大事不能图清闲其一,成大事不能图清闲其二,形势未明,不能轻举妄动其二,形势未明,不能轻举妄动其三,公子小白更具优势其三,公子小白更具优势管仲杰出的政治才华管仲杰出的政治才华(三)、一心为主,箭射公子小白(三)、一心为主,箭射公子小白公子诸儿公子诸儿=齐襄公齐襄公公子纠公子纠鲁鲁公子小白公子小白莒莒前前868年,公孙无忌杀齐襄公年,公孙无忌杀齐襄公齐人迎公子纠,未果齐人迎公子纠,未果齐人转迎公子小白,齐人转迎公子小白,管仲箭射公子小白。
管仲箭射公子小白四)、改事齐桓公,不为主死节(四)、改事齐桓公,不为主死节鲍叔五不及管仲鲍叔五不及管仲:宽惠爱民宽惠爱民治国不失权柄治国不失权柄忠信交好诸侯忠信交好诸侯披甲击鼓,鼓舞士气披甲击鼓,鼓舞士气制定礼义,约束四方制定礼义,约束四方(施伯,鲁庄公)(施伯,鲁庄公)召忽:死臣召忽:死臣德行德行管仲:生臣管仲:生臣功名功名孔子赞管仲孔子赞管仲: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