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把其中的一首改写为小抒情散文.doc
2页《诗经》两首执教:李晓峰教学目标赏析诗歌语言,体会细腻情感教学重点感悟主人公的形象,感知浪漫的爱情场景认识“重章叠句”和“托物起兴”的手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关雎、淑女,秋水、伊人,无数次地寻觅之后,留下无数个遗憾遗憾,总在离开时浮现;而相思,却永久地留在心底一段经典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这就是《诗经》中的两首爱情诗《关雎》和《蒹葭》今天,我们走进《诗经》去聆听远古人民缠绵的情歌二、 读教读《关雎》,把握内容和情感三、 悟1、 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哪些语句写出了主人公的相思之苦?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文静美丽的姑娘啊,醒着梦里追求她美好的姑娘难追求啊,白天夜里想着她绵长的思念啊,教人翻来覆去难入睡3、 主人公日思夜念,难以入眠,他是如何排解这种相思之苦的?美好的想象(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梦中和她相见了认识“托物起兴”的手法这是一首怀人之诗,诗的开篇为什么要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呢? 这是《诗经》中常用的一种“托物起兴”的手法教读《蒹葭》一、 如果说《关雎》是一支完整的爱情进行曲,那《蒹葭》就是一场爱情马拉松。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场马拉松爱情的浪漫场景吧二、 读1、听录音 2、仿读 3、齐读三、 赏析用电影镜头的方法来赏析画面时间:秋天的早晨环境:凄美人物:惆怅、失望、缠绵悱恻、刹那喜悦认识 “重章叠句”的手法重章:每一章结构基本相似叠句:同一句子反复出现作用:渲染气氛;抒发感情;具有音韵美《诗经》“重章叠句”的手法,对现代诗歌影响深远总结:《诗经》反映了远古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悲欢哀乐,语言淳朴,是我们的文化之源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诗经》的魅力,感受了三千年前文明的辉煌下面让远古人民的吟唱再次在我们的课堂上响起酝酿感情,声情并茂的朗诵这两首诗布置作业:把其中的一首改写为小抒情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