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教改革视阈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docx
7页“三教”改革视阈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 摘要:“三教”改革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视域,分析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路径:打造育心育德相结合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融入思政元素的新融媒体教材,运用线上线下翻转、校内校外协同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关键词:课程思政;“三教”改革;实施路径国务院在2019 年1 月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 条”,对教师、教材和教法(简称“三教”)改革提出了具体方案[1]教育部在2020年5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里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2]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立足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已成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内涵上海市2014年率先进行“课程思政”试点工作。
[3]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各类公共课以及专业课程中,让所有课程凸显育人价值,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4]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建设校企双元双元教师队伍;紧紧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在心理健康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价值观、职业素养等思政元素;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在专业技能学习和训练中提高思想政治道德修养从而实现育心与育德的统一、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培养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二、高职院校“三教”改革内涵推进“三教”改革是落实“职教20条”的根本要求,是构建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促进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高职院校“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改革的稳固基石,要建设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教材是改革的重要依托,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编制与时俱进的教材;教法是改革的有力保障,教师根据高职学生特点灵活选取合适的方法三、“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一)打造育心育德相结合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积极推进心理教师和思政教师团结协作,促使团队结构多元化。
团队中包括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将丰富的知识经验和创新的精神理念融为一体;有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咨询中心教师、思政课教师、政治员、高校管理者,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将心理教育与思政元素融为一体,支持思政课教师与心理课教师集思广益;有校内教师和行业导师,推行校企“双元”合作教师队伍,通过请进来(邀请行业导师、道德模范来校兼职和开展讲座)和送出去(将团队骨干力量送出去顶岗实践、跟岗学习)等方式完善“双师型”特色教师队伍,打造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通过多种方式探索课程思政教师教学团队的构成与发展,打造复合型教师团队加强教师团队思政理论修养,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强化教师育人意识,提升教师的思政理论素养和思想理论水平, 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 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团队教师自身多注重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关注时事政治、弘扬生活中积极阳光的正能量,身正为范,为学生进行榜样引领,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政教育学校组织教师团队通过课程思政的专题学习和专题研讨、课题研究、课程竞赛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政治理论修养和思政育人意识,多角度全方位促进了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
努力打造育心育德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二)建设融入思政元素的新融媒体教材教材编写团队注重校企双元合作,重视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编写团队引进头部行业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凸显职业领域典型工作情境下的心理困惑的分析和解决,展现劳模精神的榜样和传承作用,重视职业素养的习得和养成教材编写内容注重思政元素融入,重视育德育心结合在和谐人际关系主题里面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五常”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在培养自我意识主题里融入“坚定理想信念、实现自我价值”的观念;在恋爱心理主题中强调“坚持以爱为根、以和为本的婚恋观;在学习心理主题里培养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的价值观;同时还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劳动教育、珍爱生命等思政内容融入情绪管理、挫折与压力、心理危机干预等主题,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坚定信念、培养奋斗精神教材编写形式注重灵活多样,建设新融媒体教材和立体化教材课程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开课多期,吸引了众多的高校学生和社会心理爱好者,纸质教材和线上课程相结合,实现“互联网+”时代教材功能升级和形式创新,建设立体化教材课程平台上专门设立课程思政专栏,通过扫描纸质教材上的二维码就能查阅相关文档和视频,建设新融媒体教材。
三)运用线上线下翻转、校内校外协同的混合式教学方法1.线上线下翻转教学方法课前通过线上预习了解单元主题目标和教学内容,单元主题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以及融入思政元素的素质目标,教学内容会专门设置思政故事文档、思政视频等相关学习要点课中下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开展实践操作在心理学基本理论的讲解上,进行思政案例分析,开展心理量表评估、心理活动体验和心理技能训练等课程实践,融入认知行为疗法、音乐疗法、绘画疗法、沙盘游戏咨询、心理剧疗法、正念疗法等体验方法,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思政素养和心理能力,塑造高职大学生阳光心态课后通过师生互动、专题研讨等进行答疑解惑,教师以认真负责、耐心细致的职业素养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无不体现了思政元素在心理课程教学中的渗透2.校内校外协同的教学方法校内通过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推送抗疫等时事新闻、优秀校友奋斗的生命故事;鼓励学生参加心理情景剧、心理微视频竞赛;组织学生为校内退休教职工开展帮扶困志愿活动;组织大家开展劳动教育等方式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校外通过产教融合“劳模开讲”、“优秀毕业生分享会”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劳动精神和职业素养,学习工匠精神。
通过实习实训走进行业企业,感受企业人的奋斗精神、诚实守信、团队合作等优良品质,从而引领其价值取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组织的各种公益服务活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增进实践体验机会通过“三教”改革视域,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中提升思想政治修养、重视身心健康、珍爱宝贵生命、增强耐挫力、健全人格,促进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参考文献:[1] 殷哲浩. “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4):76-80[2] 谭泽媛.课程思政的内涵探析与机制构建.教育与职业.2020(22):89-94[3]刘芳. “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鄂州大学学报.2021(5):75-76 [4] 王莉.试论“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三教改革”中的实践路径.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6):18-21许新赞,湖南岳阳人,(1979-),副教授,澳门城市大学应用心理学在读博士,长沙民政学院心理咨询系教师,邮编410004,email: 654269276@,18273185806(),2021年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规划类课题,课题编号21mypy63邹志超,湖南隆回人,(1976—),讲师,心理学硕士研究生,长沙民政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研室教师,邮编410004chinese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