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建铁路精讲20.doc
12页(二)打入桩基础施工 根据不同的桩径、桩长和桩的类型,选择相适应的打桩机,一般实心方桩采用锤击式打桩机的方法或振动式打桩机的方法沉桩;空心管桩采取射水锤击方法沉桩;静力压桩方法适合邻近城市的较浅桩基础施工 主要打桩施工机械有桩机架(打桩船)、桩锤、射水装置 (三)钻孔桩基础施工 地质为硬岩、弱风化岩层:采用正循环冲击钻机、反循环冲击钻机、牙轮回旋钻机实施成孔的方案 地质为强风化岩层、土质、砂质:采用回旋钻机、旋挖钻机、冲抓钻机成孔的方案 1.特长桩基成孔:宜采用气举反循环法成孔 2.钻孔桩护壁:根据地质情况采取不同相对密度的泥浆护壁、孔口采取钢护筒护壁;干法挖孔成孔采取早强混凝土围圈护壁 3.桩基钢筋笼制作安装:根据桩基钢筋笼长度的不同,采用分节制作,运输至孔位后边安装边接长或整体进行吊装的方法施工 4.桩身混凝土浇筑:采用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或干法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钻孔桩施工中根据地质情况和桩长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成孔机械钻孔桩成孔机械有冲击式钻机、回旋式钻机、旋挖钻机、泥浆泵、泥浆造浆机、抽渣设备、泥浆船(车)四)桩基检测方案采用小应变或大应变无损桩基检测仪检测桩基的质量,必要时在桩身混凝土中安设检测钢管,成桩后采取超声波探测的方法检测桩基。
重要桥梁和特殊地质桥梁,采取静载试验的方案检测桩基承载力 (五)沉井基础施工 一般采取原位分节预制下沉,逐节接高预制,排水或不排水掏土下沉,就位后水下混凝土封底,抽水填芯,浇筑封顶的方法完成沉井施工 沉井预制的场地可以采用填土筑岛、浮箱平台、桩柱平台的方法构筑 沉井下沉一般有抓泥、吸泥、射水、压重、炮震、泥浆套、空气幕等施工方法 深水中沉井可以采取岸边预制、水上浮运、吸泥下沉就位的方法施工 沉井施工主要机械有混凝土机械、钢筋加工机械、抽水机械以及水上施工机械 (六)特殊条件下基础施工 水中基础施工:采取筑岛或构筑水上固定平台、浮动平台的方法,提供钻孔(打桩)场地,深水中可以在工作船上钻孔或打桩 采空区、岩溶区基础:采取钻孔填砂,注浆固结的施工方案,形成围护体 三、桥梁墩台施工方案 根据墩身的高度、结构类型和工期要求,进行墩台身模板设计、运送墩台身混凝土和钢模板所用机具的方案比选 (一)高墩施工 宜采取自升式翻转模施工方法、自升式爬模施工方法、自升式滑模施工方法,采用塔吊(或缆索吊)配合垂直提升运输,主要机械设备有自升式液压平台、塔吊及模板脚手架系统。
(二)低墩施工 一般采取搭设脚手架、定制钢模板、吊车提升混凝土与模板的施工方案 墩帽施工:宜采用与墩身一起浇筑成型的施工方案,也可在墩身混凝土施工完毕后浇筑的方案 台身道砟槽施工:采用待台身浇筑完毕后二次立模浇筑或与台身整体浇筑的施工方案 墩台身混凝土养护:根据当地气候和墩台身结构的不同,采用洒水、喷洒养护液的养护方案冬期采用围裹电热毯、覆盖保温层蒸汽养护的方案 四、简支梁的预制方案 数量多的情况下,考虑现场设置梁厂预制的方案;数量少的情况下,考虑厂购梁 简支梁预制的主要机械设备有混凝土拌合机、混凝土振捣器、混凝土运输提升设备、模板、钢筋加工焊接机械、预应力张拉压浆设备、移梁龙门吊、制梁台座 五、简支梁的架设方案 宜采取架桥机架设的方案,主要机械设备有架桥机和运梁、喂梁机械设备数量少、吨位小的简支梁,可采取横移法、拖拉法架梁场地允许的情况下,采用龙门吊法架设 六、连续梁(连续刚构)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或现场的情况采取移动挂篮悬臂浇筑的施工方案,在桥下地形许可的情况下,可采取支架法现浇的施_T方案,等截面梁可以采用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施工方法。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除常规的施工机械设备之外,有移动挂篮、塔吊、支架、移动模架 七、钢梁施工方案 铁路钢桥有钢板梁、钢桁梁、钢混组合梁的形式,一般采用工厂内加工试拼成型后,分解运输至现场,采取膺架法拼装或拼装后拖拉就位的施工方案 水中大跨度钢梁采取悬拼的施工方案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有吊装起重机械、支架、各种专用扭矩扳手、喷砂、喷铝、油漆设备 八、桥梁混凝土施工方案 铁路桥梁施工需要的混凝土均要采用强制式拌合机拌制,混凝土拌合站的布置根据工程规模和场地条件,尽量采取集中拌合、机械运输的施工方案,混凝土的水平运输可采用搅拌运输车、自卸车;垂直运输可采用塔吊、吊车;较为先进的方案是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的方案 混凝土均需要采取机械振捣,有附着式和插入式两种振捣方法 九、涵洞施工方案 1.涵洞基础、墙身:圬工为浆砌片石时,采取挤浆砌筑法施工圬工为片石混凝土基础时,采取模筑法施工,人工分层投放片石,机械振捣,洒水养护的方案 2.涵洞盖板:根据盖板数量和工期要求,采用支架法现浇成型或集中预制,现场吊车安装的施工方案 3.圆管涵:人工砌筑基础,集中预制圆管或购置成品管,采用现场吊装的施工方案。
4.框架涵:自下而上分次模筑法施工,顶板采用支架法现浇 十、顶进桥涵施工方案 采取顶进法施工的桥涵习惯上称为顶进桥涵 顶进桥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采用整体顶进法或中继法施工,顶进时线路加固方案采用挖孔桩作支墩、钢便梁架空线路的施工方案 主要施工设备是低高度施工便梁、卧式千斤顶、顶进后靠背设施,以及基坑降水设施当顶进宽度较宽时,采取横抬梁方法施工案例lC420022—l】1.背景某铁路复线工程的区间里有两座相邻的框构桥,由一个桥梁工程队承担主体施工及道床铺设,要求开工后10个月内完工,交由轨道队铺轨 队伍进场时征地拆迁完毕,开工时间是当年5月该工程位于北方,河流秋冬期无水,基岩表层中风化,地下水位很低,既有铁路与公路平交,是有人看守道口,该段复线与营业线间距4.5m,该段营业线行车速度为120km/h,天窗时间为120min两桥之间营业线轨道顶面高出地面2m,既有桥与并行新建的框构桥为同类型等高度,高度为5m,跨度为2-16m(单)框构桥,下游有槽形河道铺砌如图lC420022—1所示2.问题(1)施工期间如何保证交叉公路的通行?实施内容有哪些?(2)施工场地宜设在何处?(3)分别简述两座桥梁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大型机械设备配置方案。
4)施工期间对线路加固防护的措施有哪些?(5)两座桥梁的施工顺序如何安排?说出理由6)分别简述两座桥梁的主要施工步序 3.分析与解答 (1)施工期间改移平交道口,修建临时绕行道路,保证公路的通行,详见图1C420022—2分析:改移道口应设于大里程方向,小里程方向不宜靠近河道) 实施内容有:道口改移报告与批复、临时绕行道路修筑、新道口修建、设置临时道口房、道口迁移与使用分析:营业线道口改移必须经过铁路运营部门的审批,有人看守道口必须设置看守房,原看守房一般都在施工影响区域内,肯定会拆除) (2)施工场地宜设在两桥之间的空地上并靠近复线路基,预制与顶进工作坑设置在施工场地的同侧,详见图1C420022—2分析:这样设置考虑了两桥共用一块场地,靠近复线路基是为了利用永久征地,减少临时租地数量,预制与顶进工作坑除特殊情况,一般都设置在复线一侧,开挖工程量最少) (3)2—16m(单)框构桥技术方案:采取有挡护明挖基坑、就地模筑结构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方案主要机械设备配置是:长臂挖掘机l台,自卸汽车4台,推土机1台,16t吊车1台,振动打桩锤l台,25m3/h混凝土拌合站1座,装载机2台,混凝土泵1台,潜水泵2台,组合钢模板300m2,钢轨桩8t。
(分析:主要是对既有路基一侧的基坑边坡要加强挡护,防止可能的坍塌引起铁路行车中断因为新框构桥跨度大于老桥,加之基坑开挖尺寸要大于设计尺寸,基坑开挖后既有路基一侧呈直立临空高路基,十分危险) 1—8m(双)框构桥技术方案:采取钢便梁架空线路、列车限速通过、侧位预制、顶进就位的施工方案主要机械设备配置是:16m低高度钢便梁1套,长臂挖掘机l台,自卸汽车4台,推土机1台,16t吊车1台,振动打桩锤1台,25 m3/h混凝土拌合站l座,装载机2台,混凝土泵l台,潜水泵2台,组合钢模板300m2,钢轨桩8t,200t卧式千斤顶4台,顶铁柱80m (分析:8m跨度的框构桥宜采用钢便梁对轨道加固,单一使用扣轨梁不能满足行车安全要求,钢便梁不能满足120km/h的设计速度,这样的施工必须让列车以较慢的速度通过钢便梁此外,这段营业线可以满足临时封锁施工的要求) (4)2—16m(单)框构桥开挖基坑前,在既有桥台后路基坡脚处打人钢轨排桩保护路基,增强既有桥台后路基稳定分析:既有桥台后路基受基坑开挖的影响,一定范围内的路基稳定性大大降低,必须打人防护桩增加安全系数储备,以防不良天气造成不良地质的现象。
) 1—8m(双)框构桥顶进前,架设低高度便梁,架空和保护线路分析:为使顶进范围内的路基不受列车荷载,必须要采取架空措施,铁路上有定型化低高度便梁作为专用的施工装置,可以将施工中要掏空地段列车的活载转移到便梁的基础上,实现了主动防护的目的) (5)应该先施工1—8m(双)框构桥,后施工2—16m(单)框构桥因为工期不紧张,两桥可以一先一后顺序施工,实现均衡生产,减少机械设备的投入,没有必须同时平行施工;此外跨河的框构桥在秋冬期河道无水的情况下施工难度最小6)1)1—8m(双)框构桥的施工步序(根据图1C420022—3理解各个施工步序):①修建临时绕行公路和道口,既有道口迁移;②测量放样,对预制、顶进工作坑进行开挖;③施作底板,预制框构桥箱体,施作防水层;④施作顶进后背梁与靠背结构、导向墩;⑤扣轨防护,施作钢便梁基础;⑥分次要点,临时封锁线路,分次架设钢便梁主梁和横梁;⑦限速行车,循环开挖、出土、顶进,安放顶铁,到达设计位置;⑧回填可能有的基床,铺设道床道砟;⑨分次要点,临时封锁线路,分次拆除钢便梁主梁和横梁;⑩整道,恢复列车的行车速度;完成各项附属工程施工2)2一16m(单)框构桥的施工步序(根据图1C420022—4理解各个施工步序): ①施工准备及施作路基防护桩,拆除老桥下游铺砌; ②测量放样,进行基坑开挖,判定基底承载力; ③施作基底垫层,绑扎底板钢筋,立模浇筑底板混凝土; ④绑扎中墙、边墙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 ⑤立支架和底模,绑扎顶板钢筋,立边模浇筑混凝土; ⑥施作周边防水层,回填可能有的基床,铺设道床道砟,等待铺轨; ⑦施作下游河道铺砌等附属工程。
【案例1CA20022—2】 1.背景 某单线铁路特大桥全长2207.6m,招标工期16个月,施工主河槽为二级航道,主跨采用三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两端边跨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主跨18号、19号墩位于8.0~10.Om深水中,桩基直径2.Om,穿过7.0~8.Om卵石覆盖层,入基岩5.0~6.Om,高桩承台17号、20号墩位于岸边,水深约3.O~4.Om,桩基直径1.5m,穿过4.0~5.Om黏土覆盖层,人风化基岩0.5~1.Om,设计承台顶面低于目前航道底1.0~1.5m,施工期间必须保持河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