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第四章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人教版必修2).doc
5页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典题欣赏】例1 读意大利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地中,新工业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也被称为“第三意大利”2)意大利新工业区工业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世纪50年代以来,意大利新工业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利用的当地及国内外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乡镇企业广布的温州和意大利新工业区最大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意大利的新工业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如图中的乙所示该工业区的工业可概括为“轻、小、低、散”等几大特点这类工业区的形成并不是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而是抓住了国内外的一些机遇,充分利用了各种条件,如交通便利、原材料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等我国的温州也是一个新工业区,但和意大利的新工业区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一个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答案:(1)乙 (2)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以轻工业为主 企业分散在乡村和小城镇 资本分散 生产高度专业化 (3)交通运输方便;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的大幅度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的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 (4)温州乡镇企业之间是竞争的关系,当地还没有形成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点评: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利用当地及国内外有利条件,迅速发展成为新工业区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区位因素、发展模式和特点如下图所示: 意大利新工业区与我国温州乡镇企业发展的异同:相同点:①都以中小企业为主;②工业类型都以轻工业为主;③生产过程都比较分散;④资本集中程度都低;⑤都是分布在小城镇或农村。
不同点:①我国温州乡镇企业之间以相互竞争为主,意大利企业之间是有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的统一体;②温州企业间没有像意大利那样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例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处以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为主导,该工业按其主导区位因素应属于_______________导向型工业2)B工业区的经济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目前正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产业部门3)C工业区的生产规模以__________型企业为主4)在D处布局钢铁工业,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是美国的“硅谷”,是世界著名的电子工业基地,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B是德国的鲁尔区,经济基础以煤炭、钢铁等为主,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是综合整治的措施之一。
C是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它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D是我国的宝钢,布局方式属于临海型答案:(1)微电子 技术 (2)煤炭、钢铁 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3)中小 (4)市场和交通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不同类型的工业区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如何区别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1.根据发展历史判别传统工业一般是指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期间出现的纺织、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工业部门;新兴工业一般是指第三次技术革命期间出现的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产业2.根据部门结构判别传统工业部门主要有纺织工业、煤炭工业、钢铁工业(以上部门产生于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工业(以上部门形成于第二次技术革命期间)等,新兴工业部门有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程、计算机工业、激光工业等3.根据发展类型判别传统工业多为资源密集型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和资金密集型工业,新兴工业一般是技术密集型工业4.根据区位类型判别传统工业多为原料导向型、动力导向型或劳动力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决定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有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等;新兴工业多为技术导向型,决定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知识和技术。
5.根据生产的特点判别项 目新兴工业传统工业科技人员比例高低产品附加值高低生产增长速度快慢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长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多少例3 鲁尔区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读图,回答问题1)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一度衰落,其内部原因在于( )A.工业结构单一 B.煤炭能源地位下降C.世界性钢铁过剩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2)鲁尔区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 )A.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B.将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东部地区C.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D.减小每个钢铁企业的规模解析:第(1)题,鲁尔区衰落的内部原因是生产结构单一,外部原因是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第(2)题,鲁尔区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等答案:(1)A (2)C 点评:图解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原因和综合整治措施:例4 图甲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图乙为德国鲁尔区图读图,回答问题。
甲 乙(1)两地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科技力量雄厚 B.交通便捷 C.环境优美 D.能源充足(2)两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A.因生产联系而分散 B.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C.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D.工业布局趋向水源丰富地区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地区交通都非常便捷;美国硅谷地区的科技发达,而鲁尔区的能源丰富第(2)题,美国硅谷地区为新工业区,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鲁尔区为传统工业区,在综合整治过程中,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新增的企业多为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答案:(1)B (2)C 点评: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是与工业区位选择、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紧密联系的内容工业历来是各种地理考试的必考点,从命题角度来看,常以最新典型案例或热点区域为背景,以区域地图、柱状图、结构图、统计表等为信息载体,以某种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及区域分布和变化图为依据,考查工业(部门)区位影响因素的变化和工业地域的形成等。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学习必须重视三个方面1.将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的具体工业部门与工业区位选择、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知识和能力整体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理论是基础,明确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特点是重点,通过案例学习获得分析问题的方法,能具体运用是目的2.随着我国城市圈和工业区(经济区)新一轮建设高潮的到来,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考点出现频度和比重可能会有所提高学习时要抓住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工业部门和工业规模,用比较的方法去分析,并且能从教材提供的案例中总结出一般规律3.结合区域地理热点地区,将工业理论落实到具体工业区的分析和评价中,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例5 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下表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下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978年2005年第一产业比重/%20.012.8第二产业比重/%64.349.6第三产业比重/%15.737.6(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字母A表示_______________工业,B表示_______________工业 (4)试分析图中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解析:第(1)题,这是东北地区机械工业发展的基础,应根据东北地区资源、交通、技术、市场、国家当时政策进行多方面分析第(2)题,可从表中直接分析1978年与2005年的产业结构差异,并分析哪些产业比例上升,哪些产业比例下降第(3)题,根据产业特点可分析出其工业部门如A是为机械工业提供原料,煤炭需求量大,应为钢铁工业B提供木材,又是造纸工业的原料,应为森林工业第(4)题,图中产业结构的优点要从图中分析,并加以提炼、加工 答案:(1)原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条件好;交通便利;工业技术条件好;工业基础雄厚;国家政策支持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 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 (3)钢铁 森林 (4)避免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点评:本题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为例说明传统工业区如何调整这一问题我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转型问题是近几年来持续的热点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理论联系实际——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10年8月17日,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在北京主持召开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规划》与《关于加快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农业的指导意见》目前,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振兴工作实践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抓紧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实现新的跨越,加快形成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新的增长极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完成好“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继续推动装备制造、原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升级,支持高端制造业、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