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周易》思想与大学生教育.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60518270
  • 上传时间:2018-11-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6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谈《周易》思想与大学生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饱含生命气息的文化《周易》讲:“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象也者,像此者也”,“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具有创新传统的文化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易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书五经之首,素称“群经之首,百科之源”,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化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旋律,是中华文化中第一个具有理论形态的思想体系周易文化就是充满着创新精神的代表之一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和研究易学,取其精华,联盟使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周易》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这部经典是中华文明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思想文化资源之一,其影响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史,遍及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学术视野的开启,学者们逐步突破传统经学的藩篱,开始以新的思路和方法来解读《易经》,重新审视和评价易学发展史,肯定其历史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周易焕发新的光彩。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首先就要复兴中国文化的经典中国古代天人调谐思想、变易思想、合而不同思想都是我们今天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的基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创新传统的民族,我们必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并构建今天的中国创新文化,从而推动国家创新发展  《周易》中富含切实可行的教育原则和操作方法所有这些,都对我们今天从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周易》具有必要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传·乾·象》;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易传·坤·象》  一直以来,《乾》、《坤》两卦都被公认为集中代表了《周易》的核心思想,所谓“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象征天,天行即日月星辰的运行及寒暑昼夜的变化日月星辰运行不已,从不间断,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故名之曰健,指称一种永恒运动变化的宇宙观所谓“健曰”,“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这是说,彻底的运动变化必能知险而克服之以达到恒易因此,所谓自强含有克服艰险而不断前进之意君子,即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就应当以此为榜样,效法天的刚健,不断进取,奋发图强,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刚健有力,奋发向上,不畏任何艰难险阻。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最终落实为一种健全人格的追求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特质于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上的一种辩证性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中国人而我们今天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归根结底也就是塑造他们具备这种崇高的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格形象我国著名学府———清华大学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定为校训,用意正在于此  《周易》高度关注教育问题,尤其关注高尚人格的培养,并作了不少精彩的论述,清晰地概括出道德教育与修养的一般原则在提出民族精神的理想境界的同时,《周易》实际上也为我们指明了付诸实现的道路除散见于其他各处外,《蒙》卦对教育问题的探讨最为集中、深刻  《易传·蒙·象》云:“山下出泉,君子以果行育德清儒王夫之解释,“泉方出山,而放乎四海,无所止息,‘果’矣曲折萦回,养其势以合小为大,‘育’也君子之行成于勇决,而德资于涵养勇决则危行而不恤利害,涵养则成章而上达天德依王夫之所言,“果行育德”意味着实践的果敢与坚定,指人的道德修养应该像泉水由山中奔流而下,百折不回,积小成大、汇少成多,终成江河之势而聚于大海一般,以善行的积淀而成就善人实践第一,应该被确立为民族精神教育的首要的根本原则。

        知行之辨,即理论与实践孰先孰后的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课题在《周易》看来,在道德修养上,首要的是勇于实践,道德观念必须在实践中才能深化,道德人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养成我们培养大学生具有民族精神,最重要的也是让他们从细微小事做起,在实践中体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带给自身以及环境的向善变化,日积月累以成人成己,实现自身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完美统一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维持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的必要张力,事关教育成败在《周易》中对此已有明确意识蒙”卦象显示,泉掩山下虽受山石杂草所遮蔽,但终究会喷薄而出,蔚为洪流;正象征了人有无限潜能,只要开发得当,必成大器所以,卦辞说“蒙,亨”,亨就是亨通,就是肯定了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教育应建立在人的天性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当然,泉可善加引导而有水利之用,也可冲决农田祸害人间,为善为恶端赖引导之功被教育者的主体性还体现为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卦辞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学生由于理论上的难题、生活中的困难求教于师,而非教师一厢情愿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对于民族精神教育等德育工作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必须抛弃过往那种单方面灌输的教育模式,而应该创设情境、揭示难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最后由学生主动向教师求教,实现师生之间的“志应”即目标一致。

      学生有无求学的主观能动性,是其学业成败的关键所在爻辞中说,“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就充分揭示了教育的主导性原则初筮告”,即解答难题应慎重,必须是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状况下,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程度,教师方可出手相助对于态度不认真,懒于思考而完全依赖教师的学生,则不予帮助,强迫其自行探求解决之道,此即“再三渎,渎则不告”由此,教师在民族精神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鲜活生动的事实例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使他们“想学”、“愿学”、“乐学”,最终抵达真理的殿堂  民族精神教育,以正面教育为佳,运用榜样示范的力量来激发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感所以,《易经·蒙·初六》爻辞说:“发蒙,利用刑人刑”即“型”的古字,有范铸、模型、模范之意几千年文明培养了一大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秀中华儿女,他们必将垂范后世,指引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论断,正是对周易民族精神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蒙以养正”,教育是关键因素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