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森林碳汇与城市林业发展分析研究以北京海淀区为例农业学专业.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不***
  • 文档编号:343587135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4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森林碳汇与城市林业发展——以北京海淀区为例摘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持陆地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安全、防止生态危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主要功能: 一是森林植被的吸碳功能; 二是林木生长的储碳功能; 三是森林土壤的固碳功能,统称为森林碳汇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森林碳汇的现状分析,提出北京市海淀区发展碳汇经济、培育林业的新增长点的意见和建议关键词:森林碳汇; 碳汇经济; 战略目录1 引言 12 森林碳汇的功能与作用 23 北京市海淀区森林碳汇的现状分析 33.1北京市海淀区自然情况 33.1.1气候 32.1.2地势地貌 33.2 北京市海淀区森林碳汇的现状分析 44 北京市海淀区林业发展的必要性 54.1北京市海淀区面临环境问题 54.1.1城区污染问题突出 54.1.2城郊环境形势严峻 54.1.3市域生态系统破碎化 54.2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发展城市林业 64.2.2加快城市林业发展是实现增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保证 64.2.3加快城市林业发展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 64.2.4加快城市林业发展是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65海淀区森林碳汇计量方法的研究 85.1森林资源预测及生物量转换 85.1.1海淀区森林资源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85.1.2各树种蓄积量比例的预测 85.2 碳储量与碳汇研究方法 95.2.1基于分子式的树种含碳率计算 94.2.2海淀区森林碳汇估算公式确定 106 今后林业绿化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构想 116.1大背景认识林业绿化 116.2大思路提升林业绿化 116.3大手笔改造林业绿化 126.3.1突出绿化生态功能,发展生态型林业 126.3.2强化绿地的视觉效果,打造景观型林业 126.3.3坚持科教兴绿,构建科技型林业 126.3.4拓宽绿化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型林业 136.3.5构筑三个保护屏障,建设安全型林业 136.3.6弘扬先进的绿色文化,塑造文化型林业 136.4大改革推进林业绿化 137 北京市海淀区城市林业发展对策 157.1 建立绿色碳基金为碳汇经济提供金融支持 157.2 统一森林碳汇计量体系与标准 157.3 加强森林碳汇的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 157.4 完善区域森林生态补偿制度 157.5 强化碳汇林业的管理和保护 167.6 加强宣传和引导,为碳汇林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政策环境 168总结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91 引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持陆地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安全、防止生态危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森林的生态功能主要是吸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森林游憩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森林的作用与碳汇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气候问题正成为人类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森林碳汇”这个主题反映出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越来越被重视,这也给林业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赋予更大的责任和使命为此,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相关规定以及各类涉及减缓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中,森林碳汇都是一项重要内容,是气候公约谈判的必谈议题我国政府也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两个政策文件中,把林业纳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全力打好“森林碳汇”这张牌,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2 森林碳汇的功能与作用森林碳汇就是森林储碳纳碳的功能,它包括:森林植被的吸碳功能,林木生长的储碳功能,森林土壤的固碳功能,统称为森林碳汇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由于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加上粗放式发展方式,使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已经占到整个发展中国家排放总量的50%,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5%。

      据国际能源机构估测,到2020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超过美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已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下降40%~50%,相应能源强度下降40%,目标光荣而任务艰巨今后发展低碳经济要适时引入森林碳汇的理念,放大和创新森林的生态功能真正提倡第一低碳生产,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第二低碳生活,变为社会主流意识;第三低碳能源,开发使用清洁新能源;第四高碳吸储,就是将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其吸收并固定在植物体当中,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森林碳汇,形成低碳经济的新架框、新思路碳汇林业是对传统林业功能的深刻变革发展碳汇林业是北京市海淀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北京市海淀区的优势所在认真组织实施好这项工作,对于北京市海淀区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以进一步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实施造林绿化,降低减排成本,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二是可以进一步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实施碳汇林业工程,将政府投资与社会筹资有机结合,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推动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三是利用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固定功能不仅可以达到减排的效果,而且操作成本低,容易实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效、最快捷的间接减排途径。

      四是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保护和社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还能促进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环保意识的提高森林碳汇逐步产业化、有价化、金融化和市场化,开发碳汇经济这一新业态为林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和新财源2009年9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时曾提到,中国要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km2,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m3有数字表明,每增加1m3的森林蓄积量,就可以吸收固定二氧化碳1.83吨,13亿m3的森林蓄积量就可以固定23.79亿吨二氧化碳,几乎相当于10年后中国的碳排放量(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3.3亿吨,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21.74亿吨)温家宝总理指出,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回良玉副总理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森林碳汇的发展,始终与气候变化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密切联系,成为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国家级战略3 北京市海淀区森林碳汇的现状分析3.1北京市海淀区自然情况3.1.1气候北京市处于中纬度地区,因此北京市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北京市四季分明,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秋短促北京市春季气温多变,温差较大,大风、沙尘天气频繁;夏季炎热多雨,对流性天气多发;秋季晴朗少雨,舒适宜人;冬季寒冷干燥,风多雪少北京市年平均气温10至12摄氏度,1月平均气温一7至一4摄氏度,7月平均气温25至26摄氏度气温年际变化大,极端最低温度一27.4摄氏度,极端最高温度42摄氏度以上,相差近70摄氏度山前平原增温显著,冷空气受山脉阻挡下沉增温,致使北京平原地区冬季气温比临近的同纬度地区偏高,形成山前暖区北京市降水集中且降水强度大,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北京市地处大陆干冷空气东南移动的通道上,每年10月至第二年5月受西伯利亚冷空气控制,只有6月至9月受海洋暖气团影响,因此全年降水的75%集中在夏季,7、8月尤为集中,常有暴雨由于暖湿气团和干冷气团的势力消长等变化,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匀,来自东南的暖湿空气受燕山及太行山的抬升,在山前迎风坡形成多雨区,而背风坡形成少雨区北京市风向日变化显著,地处北京湾,山谷风明显,平原地区午后多偏南风,午夜转偏北风南口、古北口等地,沿山间河谷形成风速较大的风口。

      2.1.2地势地貌北京市中心位于北纬39度,东经116度,雄踞于华北大平原的西北端,在地质构造上正处于华北地区中部一燕山沉降带的西部,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北与内蒙古高原和燕山毗连,西与山西高原和太行山接壤,东北与松辽平原连接,东南是向渤海倾斜的大平原西部太行山余脉的西山与北部燕山山脉的军都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北京弯,围绕的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境内贯穿五大河,主要是东部的潮白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构成地势最低端平原海拔一般不超过100米,市内平原海拔高度在20至60米之间,全市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差2295米,这为农、林、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北京的地貌呈明显的层状结构,北京的地质结构还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但它的活动是间歇性的,具有隆起阶段与宁静阶段交互出现的地壳活动特征地貌的成层性,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其他自然要素的水平和垂直分异,为农、林、牧业生产提供了分层布局的可能性3.2 北京市海淀区森林碳汇的现状分析海淀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地处近郊,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北京上风上水之地全区占地面积430.8平方公里,辖22个街道办事处、7个乡镇,户籍人口203.9万,常住人口281.4万,拥有首都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人才和文化优势。

      区域内科研院所林立,高等学校集聚,仅“两院”院士就有460多位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山水秀丽,文化旅游资源丰厚,为历代朝都游览胜地,是春来赏花、夏季避暑、秋观红叶、寒冬踏雪的好地方颐和园、香山、圆明园、西山八大处等名胜园景,吸引着大批中外友人前来观光游览截止到2011年底,全区林地面积18989公顷,其中平原10571公顷,山区8418公顷,林木绿化率达到47.5%,森林覆盖率达到37.1%城市绿地面积9411.26公顷,绿地率43.19%,绿化覆盖率44.65%,人均公共绿地12.6万平方米全区总碳储量224.59万吨,年吸收二氧化碳总量24.03万吨,年释放氧气17.55万吨森林资源价值135亿元,其中生态服务价值130亿元生态建设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中国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环境建设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日前,海淀区园林绿化局发布《海淀区“十二五”时期园林绿化发展规划》,紧紧围绕“三层、三网、两心、多点”的区域绿化空间格局,以西部山区风景带、平原林网、区域公园、城市公园等生态要素建设为主要途径,构筑“山区绿屏、平原绿网、城市绿景”的三道绿色屏障十二五”时期,全区新增森林面积33公顷,森林蓄积量达57.51万立方米,碳储量达7万吨,健康森林的比例达60%,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提高10%。

      4 北京市海淀区林业发展的必要性4.1北京市海淀区面临环境问题4.1.1城区污染问题突出大气污染:根据环保部门监测的结果来看,增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基本保护稳定近年来,在城市市区环境空气中,SO2、NO2、CO、总悬浮物颗粒、降尘等指标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所面临的空气污染危害主要是酸雨、NOX、SO2和可吸入颗粒物污染问题,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长,机动车污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水污染:据环保部门监测表明,增江河水质近年呈下降趋势,主要污染指标是氨氮、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等日益严重的水体污染状况,对增城市的供水安全产生了巨大威胁,潜在的水质性缺水威胁将成为影响增城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重要因素噪声污染:在城市噪声源构成中,增城市交通噪声影响范围仅次于生活噪声,其等效声级值在声源中最高近年来,增城市政府对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控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一些路段交通噪声仍然超标,其影响不可忽视热岛效应:根据相关地面布点观测和卫星遥感影像分析,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北京市海淀区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热岛强度最高可达1℃4.1.2城郊环境形势严峻土壤污染较为普遍:据环境监测部门测定表明,受大气污染、水污染的影响,城郊土壤污染也较为普遍。

      路边土壤、农业土壤、公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