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变化的温度》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3页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变化的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温度可以帮助我们感受到物体的热度或冷度,并理解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2. 探索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情况,如液体变为固体、水变为水蒸气等;3. 学习几个基本的温度用语,如冷、热、温暖等能力目标1. 发现和描述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情况;2. 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和同伴进行讨论;3. 能够使用手中的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情感目标1. 学会关心生活中的物体变化,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新学习的知识;2.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学习如何保护生态环境;3. 培养团队合作、分享和互助的精神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温度的基本概念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2. 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及原因教学难点1. 了解温度的单位及温度计的读数;2. 探究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情况的本质原因三、教学内容、时序和活动教学内容1. 热、冷、温暖等温度用语的引入;2. 温度和温度计的基本概念;3. 不同状态下的水(水、冰、水蒸气)展示及探究变化原因时序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活动10分钟热、冷、温暖1、教师用冷、热、温暖的物体引发幼儿们的思考;2、让幼儿们分组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冷、热、温暖的物体,分享和讨论;20分钟温度和温度计的概念1、向幼儿集体呈现温度计,解释它的用途及使用方法;2、让幼儿动手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通过手提供的名词卡片把读数表达出来;30分钟水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1、通过投影仪和幼儿一起查找有关水在不同状态下的视频;2、让幼儿自己参与实验、观察水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过程;20分钟活动实践和游戏1、分组进行物品分类活动,从冷、温暖、热三个方面进行分类;2、进行温度教育游戏(如:“热土豆过手”,“三条热线”等),锻炼幼儿合作能力和体验温度变化;10分钟反思教师对活动进行小结和问答,引导幼儿们思考活动中的收获和难点,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动设计及实践活动一:物品分类活动1. 教师首先向幼儿们介绍几个基本的温度用语(热、冷、温暖等),让幼儿们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可以被归为这三类教师通过引导幼儿们的思考,让他们不仅要了解这些用语的含义,还要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对应的物品,形成对温度的初步认识,增强幼儿对实际生活的认知和探究意识2. 针对上述教学目标,幼儿会自己分组进行物品分类活动幼儿们将自己带来的物品进行分类,如融雪的温暖,热水瓶的热,雪糕的冷等等通过对物品的分类比较,幼儿们进一步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可归为几类,强化认知,同时还锻炼了幼儿们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活动二:温度教育游戏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热土豆过手”、“三条热线”等教学游戏游戏是幼儿了解温度变化原理的好方法,通过游戏,幼儿们的学习变得有趣,有趣的游戏需要幼儿参与,提高幼儿们的活动参与度,激发幼儿们的热情,对于学习的吸引力也是非常重要的2. 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幼儿们进行小反思,把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真实反应记录下来,并让孩子自己进行,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想法,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主要运用了多种教育手段和技巧,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喜欢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
课程的设计有利于让幼儿们通过观察、探索、实践等多种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新学习的知识,这也是一个幼儿园学习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积极与幼儿家长、其他老师和学校领导沟通交流,使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多的了解,对教学质量的监督和提高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总的来说,这堂课既提高了幼儿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幼儿们日后更深入的科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