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刀筋膜松解术.ppt
39页针刀筋膜松解术v以针刀医学关于闭合性手术的理论为指导 ,吸收超然拨针的理论和操作,融合朱国庆老师松经针理论 ,提出和运用针刀拨法治疗筋膜病损,这是对针刀医学闭合性手术方法的补充和完善,是对针刀医学的一个有意义的探索 v针刀拨法:v直刺拨法v斜刺拨法v平刺拨法v直刺拨法:针刀直刺拨法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深筋膜,适用于深筋膜在骨面的附着点损伤的治疗如腰三横突综合症.v斜刺拨法: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角左右,倾斜刺入深筋膜,在条索或结节处刺拨针刀斜刺法拨法适用于不宜直刺深刺的部位的深筋膜病变的治疗如肩胛提肌筋膜炎 v平刺拨法: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角左右,横向刺入浅筋膜与皮下之间或浅筋膜与深筋膜之间,在粘连处推拨平刺法适用于浅筋膜的损伤的治疗如斜方肌筋膜炎 v筋膜的解剖:筋膜是纤维性组织,可分为浅筋膜、深筋膜和浆膜下筋膜针刀医学主要研究于运动系统即肌肉相关的筋膜,有人称此为肌筋膜筋膜组织是机体重要的防御组织,分布甚广,具有弹性、柔韧性的结缔组织v浅筋膜:浅筋膜是疏松的结缔组织,该层与皮肤相似,位于全身皮肤层下,有第二防御系统之称 v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是位于浅筋膜深面并包裹着肌肉的纤维组织膜。
包盖在肌浅面者为深筋膜浅层;包被深层肌者为深筋膜深层四肢的深筋膜还深入肌群之间,深部连于骨骼,特称肌间隔,肌间隔是包绕着一块或一群肌肉的结缔组织如“刀入鞘”,故称之“肌鞘”某些部位的深筋膜作为肌的起止点,增强成腱样结构,如胸腰筋膜,髂胫束等 v脂肪垫:浅筋膜内富有脂肪组织,有些部位可形成较厚的“皮下脂肪垫” v支持点筋膜:在浅层肌组织中的阔肌,长肌的中央(段)的张力点,也叫肌肉收缩支持点,均为筋膜组织,因该部位是承受力点,机体本能的代偿,使该部位筋膜结缔组织变韧、变实,形成伪韧带或筋膜板等供长肌、阔肌中段(央)收缩时起支持之用v腰筋膜鞘:腰筋膜是全身最厚、最大、最坚韧的致密结缔组织之一,分浅、深二层,它形成骶棘肌的肌纤维鞘向上附着于第十二肋下缘,向下附着于髂嵴,向内附着于棘突、横突,向外浅深二层筋膜愈合构成腹肌的起始腱膜该腱鞘是全身运动量最大、受力最强的腱鞘,它负担着上身重量及肩负外界重量,该部是腰L4/5至L5/S1传递到下肢之枢纽,该部又是全身最薄弱之处,也是发病率最高,症最重之处由于活动频繁,在动静力劳损致动静态平衡失调,其内压增高,形成筋膜鞘狭窄症症状有放射性或连续性疼痛、酸痛、麻木、肢冷等症。
v筋膜鞘v筋膜的功能:1.能减少肌肉间摩擦2.约束肌腱,改变肌肉的牵拉方向,以调节肌肉的作用3.供肌肉附着,以扩大肌肉附着面积,起到支持点作用4.对外力及内部运动起缓冲软垫作用,如脂肪垫 v5.由于神经、血管在筋膜间穿行,筋膜组织有助于神经血管的解剖固定定6.其分隔、包裹、覆盖的特点,在病变情况下有特殊意义,如限制炎症扩散,修复组织功能等7.防御保护功能v筋膜效应:通过对筋膜劳损的有效通过对筋膜劳损的有效的治疗,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的治疗,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是非常的关键可以这样说,通中是非常的关键可以这样说,通过对筋膜病损的治疗,治愈了很多过对筋膜病损的治疗,治愈了很多软伤病筋膜和中医经络关系密切筋膜和中医经络关系密切v讨论v1.针刀和拨针以及松经针的比较:针刀灵巧,发挥锐性松解作用v2. 筋膜和中医的“肝”的关系:v《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 v《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肝主筋 v3. 《灵枢·官针第七》“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即是:针刺的要点,在于正确选用符合病情的针具,九针各有其不同的功用,它各自的长、短、大、小,也决定了各有不同的用法。
如果选用不当,病就不能去除 v如何定深度和定范围:v定深度:a、指压法:浅压有酸痛者为浅层;中压有酸痛者为中层;深压至有酸痛者为深层指拨法:即用指拨动体会粘连部位 b、针感法:针刀进入肌层时针感(酸胀、麻、放射感)有三种现象:针感下行至病痛部位症状减轻或消失;针感下行至病变肢有舒适感;针感下行至病痛部位酸重加重后又减轻,视为有效针感层 v定范围:痛、酸、胀、麻四种反应感是筋膜劳损特别的反应感(祖国医学中叫得气)反应感的轻重与症状轻重成正比,即症状愈重,针下感觉愈强烈治疗后如针下反应减弱,症状好转,有的病人疼痛立即消失如进入无反应区,针下感觉空而松,为无筋膜劳损区 v层次感是田纪均老师的针刀操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一个操作的重要方法和理念 v4.寒湿是肌源性筋膜劳损主要外因之一,寒、湿可透过皮肤层到浅筋膜层向深层筋膜侵袭,使浅、深筋膜紧张,正所谓“寒主收引”针刀的干预痛则寒去,畅则湿去同时 这是我们配合运用三仁汤和小续命汤治疗筋膜病的理论基础v5.针刀拨法筋膜松解术操作简便快捷快捷,无痛安全,而且定点少,治痛效果立竿见影一般1--3次即可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重症患者可以一次多部位、多层次的立体的治疗,住院时间一般6--9天即明显缓解疼痛。
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