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网络技术应用所引起的知识产权问题剖析法学论文.doc
4页浅析网络技术应用所引起的知识产权问题剖析【论文关键词】:网络技术版权商标专利域名【论文摘要】: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使版权、商标和专利等知识产权权利载体, 突破传统存在、发表、传播、使用等知识产权权利体现形式,以电了化和数据交换等形式通 过网络技术平台而进一步得以体现出来,从而极大地丰富了知识产权的内涵之外,也给传统 法律规则的适用带来新的冲击与挑战,特别是还形成一种全新的知识产权争议形态一域名争 师知识产权和诽谤之争是网络争议案件的主要方面,各国法院所受理的网络争议中,知 识产权案件特别是网络商标争议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网络技术手段的革新和世界范围内对网 络技术手段应用程度的不断深人,书籍报刊、电影电视、音乐美术、软件程序等享有版权保 护的作品,日益以电子数据的方式通过互联网等网络技术手段,在世界范围有偿或无偿地得 以传播被用以拓展市场业务范围,发布产品或服务信息广告、表明产品性能和经营者商誉 的商标,在网络技术背景下更获得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与此相应,为便于网络使用者登录互 联网而发展起来的域名体系,在商标制度之外,亦体现出某种类似于商标的便于人们识记的 性能或特殊利益而当事人出于某种目的使用特定字眼或名称所注册域名的存在,有可能引 起其他网络使用者的误解或误导消费者,同时也可能导致某实体或相关商标持有人,因他人 抢先注册的原因,而无法以其自身名称或其所持有商标为核心字眼注册域名,并使其不合理 地蒙受损失。
一、版权和邻接权版权和相关权利涵盖人类创造性财富的广泛领域,依该领域最富影响的国际公约一《伯尔 尼公约》的规定,各种形式的创造性写作、计算机程序、数据库、音乐影像作品、绘画美术 作品、摄影作品等所有文字和艺术作品,都受版权保护规则的调整;邻接权则包括任何将原 始文字、艺术作品推向公众从而进一步创造的价值,这包括表演权、录音录像制作权和广播 组织权等电子数据技术可将所有此类素材数字化,并通过互动性的网络技术手段加以发表、 传播、发制和储存在当今信息技术条件下,互联网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夏制平台,人 们在不损亳原作质景的情况下,可以在数量上不受限制地复制版权和邻接权作品,并可瞬间 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播版权和邻接权作品被加以数字化并通过网络广泛传播的事实,在国际国内层面给各国 现行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带来新的冲击与挑战首先是对因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新 型知识产权作品形态及利用方式该如何加以定性,某种特殊的数字化作品利用方式是否受知 识产权法律的保护,无论在理论上抑或是在实践中都可能还是个未知数从现行国际国内知 识产权法律规则加以考察,版权人或邻接权持有人享有某种授权他人使用的控制权或获取某 神报酬的权利,这其中日然关涉复制、制作和以一定方式公之于众的权利。
而当电子技术手 段使享有知识产权的作品得以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和被加以复制时,所谓的复制或公之于众等 此种基本行为,该如何加以定性则难免令人质疑,是否每一次对相关作品的夏制、浏览、传 输等利用行为均属版权保护法律调整之列?依《伯尔尼公约》之规定,任何方式或形式的复 制均属公约调整之列由此,对数字化的版权作品的利用均属公约保护之列,然而电脑内存 对相关作品的短暂缓存,能否成其为版权保护法律制度下的复制,在国际国内法律层面仍不 无疑问此外,近年来在网络版权和邻接权领域所产生的一些系列重要问题,亦引起了网络使 用者、国际国内立法和司法实践部门的充分关注诸如电子背景下版权保护的范围、网络服 务商的责任、电子背景下表演者的权利、数字电影电视与电台制作发行人的权利、版权 信息链接重置与下载、数据库及数据信息来源者的权利保护、一定系统范围内成员共享音乐 与影视作品、电子背景下的授权使用与电子版权管理等,凡此种种因为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所 引起的版权及邻接权保护问题,在给电子商务注人新的生命力的同时•,也给理论研究及国际 国内立法与司法实践部门带来迫在眉睫的冲击与挑战二、 商标与其他标志商标在商务活动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商标是消费者赖以选择商品,以及将产品制造者与 流通市场结合起来的重要纽带。
商标持有人排他性地使用商标的权利,一方面可以维护产品 制造者与产品销传者的商誉,另一方面也可有效防止.消费者为他们所不期望的其他厂商所误 导特别是随着网络经济如潮般的发展,网络公司为确立其认知程度和良好信誉并确保其竞 争力,热衷于维护其自身信誉和标记在涉网交易中,消费者大多情况下都没有机会在获取 商品或服务之前,面对面地与销您者进行交流并查验商品或服务,其决定接受商品或服务的 原因往往并不来源于交易经验,相反更多地取决于对相关标记或品牌的认可有关网络商标的保护问题,在国际范围内存在某种一般共识,即对网络商标权益的法 律保护范围,既不比现实世界中商标权的保护程度高,也不比现实世界中商标权的保护程度 低尽管网络商标权益之争日然地具有跨国界的属性,但是国际国内商标保护法律规则,依 其一般属性都是在地域性基础上被予以适用的在电子技术背景下,各国至少在目前阶段仍 将固守属地主权观念,而不会顺应互联网等电子技术的发展而确立超国界的商标权保护规 则问题是相同或类似商标标识在不同国家,甚至在同--国家内的不同商品或服务领域,可 以存在多个商标权利持有人,在人们并不习惯顾及地域范围或难以确定相关信息来源地域范 围而接受商品或服务,或推广市场业务范围的网络技术背景下,以地域主权观念为基础的商 标权益法律保护规则,必然受到质疑或产生域外效力。
全球范围内为数甚巨的包含商标或其他标识的域名,都并非商标持有人所注册,或由 他人获准授权注册此种域名的存在,因其所发挥的类似于商标的效能,在给商标持有人带 来不正当竞争从而使其遭致损失的同时,也误导或欺骗了广大的消费者域名抢注己越来越 引起商标持有人和各国立法与司法实践部门的极大关注商标持有人的商标除了在域名注册 中被他人不当使用外,某些网络信息提供者或电了商务参与者,为吸引方便访客登录其网站, 在其网页信息中包含他人所持有商标或标记、在搜索关键词中使用他人商标或标识、在他人 网页中插人弹出窗口诱使访客点击或直接在此类窗曰的显要位置使用他人的商标或标识、在 他人网页或商标权标识项下利用软件技术设置网络浏览陷阱迫使访客浏览网页而难以自主 选择、通过链接或重置使访客误认为||己登录并浏览了商标持有人的网页并获取了该网页所 提供的某种商品或服务信息,凡此种种因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而给商标权及其相关权益维护 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都极易引发新型的商标权益争议由此,不可避免地使受案法院在电 了技术背景下,面临着如何有效确定管辖权和适用法律,及如何确保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等新 型国际私法问题的时代考验三、 域名尽管在互联网领域并不存在为整个网络负责的一般组织,或金融或运行管理机构,但 是为确保互联网的正常运行,依互联网的层级规范体系,必须存在某种能够担负起一定管理 职能的特殊类型的管理部门。
其中IP地址由四组数字组成,通过该组数字可确保计算机使 用者发送并获取网络数据,同时反映其现实地理位置之所在因为该种数字识记与使用的不 便,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种与IP地址相对应但便于识记的域名体系应运而生与商标注册要求注册者使用或意欲使用所注册商标不同,域名的注朋奉行谁先来谁先 接受服务的规则,域名注册人在注册域名时并无使用域名的要求因为域名所担负的代表 IP地址的功能,在同一顶级域名下,两个实体不能使用相同的域名,不过不同实体可以在 不同的顶级域名下以相同字眼注册域名三级或四级甚至某些情形下的次级域的字眼,都可 能是注朋者所选择的,当其所选择的字眼与他人的名称、商标或其他标识相同或相似,使商 标持有人难以以其所持有商标注册域名或容易迷惑误导他人时,则往往引发争议此外,不 同领域或不同国家的相同标识或字眼的商标持有人,就其所持有商标或其他标识正当地注册 域名时,也可能引发争议域名体系给网络参与人提供了一种便捷的,表明其网络身份或标识的途径,但是其所 担负的功能并非仅限于简单地表明其网络地理位置,而是可以给网络参与者提供一种便于识 记或能产生某种商业或其他价值的颇佳存在位置由此,以简洁的、大众化的、有特色的或 有某种知名度的字眼或标识注册域名,便往往成其为当事人的首选。
而用他人某种有一定影 响的称谓或他人所持有商标注册域名,似乎较易达到注册者所预期的效果问题是如此一来, 其称谓被他人注册为域名的实体或相应商标持有人日己,反倒不能以相应字眼注朋域名,由 此便面临着或甘愿自身权益遭受损失,或掏腰包出高价购买他人所注册相关域名,或通过争 议解决途径寻求救济以摆脱困境的选择近年来,商标持有人往往因他人注册与其商标标识相同或相似的容易引起混淆的域 名,而使自己面临着难以行使商标权利而遭受损害的风险,域名抢注己构成对商标持有人相 应权利的严重威胁所谓域名抢注,指的是某人出于恶意而精心地以侵犯他人商标或称谓的 方式注册域名,这与前述不同商标持有人合法地竞相注册域名而引起的域名争议不同,恶意 抢注者创建某网站并非因其对相关特殊商品、服务或名称等具有某种正当利益为解决商标持有人与其他精心地出于恶意注册域名的域名抢注者之间的冲突,确立有 效的争议解决程序UDRP争端解决政策要求所有顶级域名的持有者,在向ICANN (域名 和数字分配网结公司)申请注册域名时,都必须遵守UDRP争端解决程序,从而在某种意 义上确立了域名争端解决的国际机制UDRP仅仅是试图反映现存法律的一种政策,其本身 并非法律,由此那种认为各国现行法除了在证明相应争议商标权或服务标识的有效性之外, 便与争议解决并不相干的观点颇值商榷。
由此,即使UDRP争端解决程序在国际范围内广 为接受,诸如此类下述一些颇为棘手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域名争议的有效解决,即一国法院 对涉及受某内国法律保护的商标权的域名争议是否享有管辖权?在国际国内域名争议解决 程序中败诉的域名持有人,是否处于如同在其他通常商业争议解决程序中败诉一样的处境? 如果内国法院对某域名争议享有管辖权,是否即意味着该法院可就域名注册机构行使管辖权 而发出撤销注朋的命令?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对域名侵权案件判决的域外承认与执行有何影 响?四、专利专利保护体系在确保技术革新与发展的同时,授予专利持有人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 阻止他人以商业目的使用专利技术的独占性权利此外,与此种独占权相协调,专利持有人 有义务向公众披露专利信息资料向公众披露专利技术信息的强制性义务,使他人有机会获 取丰富的专利技术信息,从而在为技术转让提供方便的同时,亦有助于推进技术革新与发明 在电了技术背景下,除了网络技术的发展需以某种专利技术的披露与应用为条件外,网络木 身亦为专利技术披露与革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电了商务的发展更是以务种软硬件计算 机与网络技术为核心条件然而,新型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也给传统专利保护体系带来冲 击与挑战。
首先所存在的间题是,在网络技术背景下,该如何就专利保护事项范围加以确定 ((TRIPS协定》曾试图就此予以明确,该协定第27条第I款规定,在协定所规定的例外 与条件限定之下,所有技术领域的任何创新,无论是产品或程序,只要其包含某种可应用于 工业领域的创新,即应受专利体系的保护尽管依《TRIPS协定》和各地区与内国法律,专 利技术保护应该有所例外,但是作为一般原则,某种创新将不会仅因其属于某种技术范畴而 拒绝加以保护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将电子技术投资于贸易之中将越来越占有 重要地位,电子商务类型的专利技术保护必将口益受到国家、个人与立法司法实践部门不同 程度的关注不过在电了商业技术应用LI益得到保护的同时,这一趋势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批 评因为根据欧盟与不少国家的专利保护法,专利技术保护需以某种技术创新为前提条件, 而利用网络从事电子商务的商业实践与方法,是人们所熟悉的某种从事商业活动的方法,并 不具有创新或新颖性,唯一的不同是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