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素教学设计P10.doc
10页200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元素(第1课时)学科化学学段:初三化学 第一学期年级初三相关领域初中化学中的概念教学教材书名:《化学》(九年级 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4月是否已实施是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洪云波北京四中13611305203实施者洪云波北京四中13611305203指导者黄冬芳王 磊北京市基教研中心西城教育研修学院1391100022713611206882课件制作者洪云波北京四中13611305203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出启蒙性和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释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2.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对物质组成的微观研究和定量研究使化学摆脱了经验形态,逐步形成科学的理论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促进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形成。
3.元素观具体包括:(1)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成分化学元素组成的;(2)通常我们见到的物质千变万化,只是化学元素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中元素不变;(3)一种元素对应于一种(一类)原子;(4)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序号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4.化学概念教学不要过分强调定义的严密性,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5.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得化学知识,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也是学生学习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背景分析(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本课时的重点是元素概念的建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描述物质组成的方式,逐步形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为形成元素观打下基础本节课要使学生初步建立的元素观有几个要点:第一,世界上千万种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第二,现代元素的概念是建立在对原子结构认识的基础上,即是相同核电荷核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第三,元素以不同形式存在不同物质中,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元素转化的过程,元素种类不变,只是元素间相互化合的方式不同本节课要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可以从元素组成和微粒构成两方面分析物质的构成,对前面相关内容的总结和提升。
二)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已有的知识: (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再分,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2)原子的构成(质子、中子、电子);(3)知道从元素的角度描述水等简单物质的组成;(4)了解一些微量元素和人体健康的知识2.学习能力: 初步具备了学习化学概念的基础,能够应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学习知识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借助阅读文献、数据分析、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现代元素的概念,逐渐深入认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在化学变化中不变的基本元素观四)技术准备:课件用powerpoint和flash制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概念的形成过程,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了解现代元素概念,了解元素的存在和在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文献、数据分析等活动,初步学习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2.通过绘制物质构成的关系图,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化学思维意识和习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课前查阅元素资料及课上汇报交流,使学生感受到元素在人类发展中的重 要作用,感受到化学学科的实践价值。
2.通过了解元素提出及现代元素概念建立的过程,感受到人类对物质组成认识的不断发展的曲折性以及科学家不懈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3.通过对本单元相关内容的总结和提升,帮助学生逐渐深入认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在化学变化中不变的基本元素观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 现代元素的概念及元素观的初步形成二)教学难点 现代元素概念的建立;元素观的初步形成问题框架物质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观的建立元素在物质世界是如何转化的?如何描述物质的组成?什么是元素?现代元素概念是如何建立的?教学流程设计核心问题活动素材环节一元素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元素、原子、分子、离子等活动展示:我最感兴趣的元素物质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根据“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请同学展示“我最感兴趣的元素”明确课题从生活中人们常说的“元素”引入课题ppt展示:音乐简谱、英文单词等ppt展示:我最感兴趣的元素核心问题活动素材环节一元素概念的形成过程环节二元素在物质世界中的转化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观察并体会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是存在方式的改变而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100多种元素组成了数以千万种的物质,我们以氧元素为例体验元素在物质世界转化中的特点讨论问题(1)波义尔的说法是否正确“元素和原子的区别”(2)如何描述物质的组成?现代元素的概念活动二:(1)用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同种原子中各粒子数量的特点2)根据所给资料,填写并观察同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中各粒子数量关系的特点,并得出相关的结论活动一:观察所列举的分子在组成上的特点聆听,思索人们对于元素概念的探索过程现代元素概念是如何建立的呢?什么是元素?展示:古人、近代科学家对元素概念的探索过程ppt展示:五行学说、四元素学说等等;近代元素概念的提出等等见附件一见附件二ppt展示:元素在物质世界的漫游作业:我和元素的故事要求:以word或ppt的形式发到我的博客 或者邮箱:hongyunbo@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为主的活动学生为主的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设计情境引入课题【ppt展示】音乐简谱、英语单词你知道组成它们的基本的元素是什么吗?【观察、思考并回答】音乐简谱是由七个基本音符组成的;英语单词是由26个英文字母组成的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初步认识到它们都是由最基本的单元组成的1元素概念的形成过程【过渡】那么我们五颜六色、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讲述】其实上我们的人体、我们聚居的地球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而且同学们在学习完《绪言》、《水的组成》组成之后已经简单的认识到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另外在学习了这些知识之后,我们让同学自己去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元素,那么下面我们就请两组同学来展示一下他们最感兴趣的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存在过渡】元素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那么到底什么是元素?如何给元素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呢?【板书】课题2 元素一.元素1.定义:【讲述】早在很久以前,古代的哲学家们就已经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ppt展示】比较典型的两种学说“中国的五行学说”、“古希腊的四元素说”过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从化学分析的结果中去理解元素的概念思考并回答】分子、原子、离子、元素【聆听】【学生ppt展示】我最感兴趣的元素【聆听并思考】【记录】【聆听并思考】这是人们对于物质组成的模糊的认识从学生的“原概念”出发,激发学生探索元素科学定义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到元素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化学学科的实践价值明确课题了解古代哲学家对元素概念的认识10教学环节教师为主的活动学生为主的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元素概念的形成过程【ppt展示】波义尔和拉瓦锡给出的元素的概念讲述】但是由于受到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他们并没有得出元素科学的定义。
过渡】那么如何给元素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呢?【提问】(1)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看,水是由什么构成的?(2)观察所列举的分子在组成上的特点指导】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给元素下一个初步的定义提问】随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被揭开,你认为同种原子的内部粒子具备什么样的特点?【过渡】那么同种元素的原子是否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均相同呢?【指导】活动二 现代元素定义的提出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对元素的定义进行修正,指导填写学生课堂记录表板书】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讨论】1.波义耳的元素概念、原子和元素的区别2.如何描述物质的组成?【观看】近代元素的概念的具体内容聆听并思考】【思考并回答】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都含有氢原子,在宏观上说都含有氢元素分析得结论】同种原子统称为一种元素【思考并回答】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均相同思考并讨论】阅读、比较、分析、讨论、归纳得结论记录】【思考并讨论】元素是宏观概念而原子是微观概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物质的组成了解近代科学家对元素概念的认识感受到人类对物质组成认识的不断发展的曲折性以及科学家不懈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通过阅读文献、数据分析等活动,初步学习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
25教学环节教师为主的活动学生为主的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元素在物质世界中的转化【展示】元素周期表【过渡】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那么元素在自然界到底是如何漫游的呢?【展示】氧元素漫游图【指导】组织学生,讨论元素在物质世界的漫游的特点,总结提升作业】我和元素的故事要求:以word或ppt的形式发到我的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