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43899074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0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2011年的暑假即将结束了,假期中我阅读了学校给我们推荐的两本好书,其中的一本就是余文森先生主编的有效教学丛书系列中的《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书,读后收获挺多的书中说教学的有效性内在的包含了备课的有效性、上课的有效性、听课和评课的有效性,以上课的有效性为核心,即备课是为上课服务的,是实现上课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听课和评课都围绕上课展开,同时促进上课的有效性老师在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一、仔细研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每一个学生在阶段性学习中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要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必须熟读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这就要求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读“前言”,把握住基本理念2.读目标,增强目标意识:即确立“三维”目标和熟记学段目标3.读“实施建议”,提高操作能力4.读“附录”,和学生们一起成长二、备课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必修基本工作,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等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重要性越来越大,备课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更是全教研组的事情,因此备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发挥教研组的作用,进行集体备课2.备课的四个环节: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设计、备教学用具备教材:熟悉教学内容;了解新课程标准对本章、本节的教学目标是如何界定的;研究本课时与前后课时之间的联系,做到知识之间的系统把握;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正确的把握本课时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考虑如何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认知状况创造性的实施教材内容      备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预习反馈;就课题(或在预习时提出自己不懂得的问题)提出问题等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在性格、心理、认知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情况;预知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备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的教学流程;认真思考每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如何组织与进行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体现多维的教学目标。

      三、上课:上课的教学方法要灵活简便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教学方法应按照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进行选择,灵活简便一点,实用就好无论是“探究式”,还是 “接受式”,关键要受学生的欢迎因此要做到:1.  上课时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2.  注重从学生的不同表现获取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对教学的设计再加工3.  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开放思维4.  注意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允许和鼓励学生的质疑和释疑5.  相信学生,尽量不代替学生完成任务6.  重视评价,善于利用评价的激励作用组织教学在完成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同时,还要注重情感的渗透和教育四、听课学会听课,有助于自己的成长听课前要明确听谁的课?为什么听?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做到:1.记自己的随想,边听边记2.注意环节,还要注意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关系3.注意教学的真实性,真实的成分有多少4.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有一定恰当的评价五、评课:    一节课往往因专业的评课而精彩,上课者因专业的评课而茅塞顿开,听课者因专业的评课而豁然开朗要评好一节课一般需要做到:1.明确教学内容。

      2.要认真听课,了解讲课教师的教学设计3.认真揣摸讲课教师的设计意图,进行换位思考4.毫不保留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共同讨论,一起提高六、反思教学反思应该是一种具有目的性、针对性的行为,需要理论支撑的分析、比较和判断的思维过程,以及思考之后的改进、提升、完善、记录的行动过程有的放矢、行必有果,是教学反思的显著特征要做到:1.  思考:包括课前思考、课中思考、课后思考2. 笔记:思考而有所得,就做一些笔记,及时记录下来,体验“认识升华”、“负而转正”的美妙一是随时的零散笔记;二是阶段的完整笔记余文森先生主编的有效教学丛书系列中的《有效备课 上课 听课评课》一书明确说明教学的有效性内在的包含了备课的有效性、上课的有效性、听课和评课的有效性,并以上课的有效性为核心,亦即备课是为上课服务的,是实现上课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听课和评课围绕上课展开,同时促进上课的有效那么,怎样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才是有效地呢?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是老师的“家常便饭”,就像人们总是不断改善家常便饭,使之营养丰富又色香味俱全一样,老师在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方面,也要不断改进,使之更为有效更为充满活力而且此种追求是无止境的,是一个永恒的过程。

      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一、怎样备课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重要性越来越大,备课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全教研组的事情,因此备课一般需要:1.集体备课,发挥教研组的作用2.钻研教材,熟悉教学内容;了解新的课程标准对本章节、本单元、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如何界定的;研究本课时与前后课时之间的知识联系,做到知识之间的系统把握;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正确的把握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考虑如何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认知状况创造性的实用教材3.了解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在心理学中了解;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从预习反馈中了解;就课题(或在预习时提出自己不懂得的问题)提出问题;从学生学习过的相似课文(内容)了解。

      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在性格、心理、认知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情况;预知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4.设计练习: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的教学流程;认真思考每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如何组织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注重体现多维的教学目标5.撰写教案,写教案,是在认真备课,研究教材、学生、环境等地基础上,进行规划课堂教学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创造的过程二、如何上课:上课要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需灵活简便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非要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花样百出,以示在教学中贯彻了新理念其实,教学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教学方法应按照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进行选择,灵活简便一点,实用就好无论是“探究式”,还是 “接受式”,关键要受学生的欢迎在课堂上,要做到让学生接受,就得学会各种技能本书讲解了讲授的技能、提问的技能、倾听的技能、观察的技能、点拨的技能、情境创设的技能、课堂调控技能等在完成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同时,同时还要注重情感的渗透和教育 三、怎样听课学会听课,有助于自己的成长听课前要明确听谁的?为什么听?想解决什么问题?一般需要做到:1、“听”课的结构 2、“听”重点难点的突破 3、“听”板书及教学媒体运用 4、“听”课堂气氛 5、“听”教学细节 6、“听”闪光之点。

      7、听课后的反思、总结 四、怎样评课: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节课往往因专业的评课而精彩,上课者因专业的评课而茅塞顿开,听课者因专业的评课而豁然开朗要评好一节课,并非易事,一般需要做到:1、了解教学内容2、先要认真听课,了解讲课教师的教学设计3、认真揣摸讲课教师的设计意图,进行换位思考,发现优缺点4、毫不保留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共同讨论,一起提高教学反思,怎样反思、反思些什么?教学反思应该是一种具有目的性、针对性的行为,是一种需要理论支撑的分析、比较、判断的思维过程,以及思考之后的改进、提升、完善、记录的行动过程有的放矢、行必有果,是教学反思的显著特征一般需要做到:1、思考包括课前思考、课中思考、课后思考2、笔记思考而有所得,就做一些笔记,及时记录下来,体验“认识升华”、“负而转正”的美妙一是随时的零散笔记;二是阶段的完整笔记 本书运用了大量的从课堂实践、案例中提炼出一些普遍的、可操作的东西,供我们教师借鉴、参考、实践,更重要的是点醒了教师们的潜质、启发了教师们的思考、促进了教师们的孜孜以求、提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有效性而且还以主题的形式,从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言或新的课程理念出发,以典型的案例丰富名言或理念,在用操作的要点引领教师把理念转化为行为。

      我今后会潜下心来,会慢慢思索教育的细节,从细小琐屑的教学细节入手,剖析教学的深刻和有效,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从有效走向优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