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焦作市污水工程专项规划规划说明书.doc

108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55139952
  • 上传时间:2023-03-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75.50KB
  • / 10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 规划编制依据1.1.1 规划依据本规划的编制是根据焦作市建委与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签订的规划设计合同进行,其项目依据、适用的法律法规等主要依据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环境保护法》(4)《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通知》(6)《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7)《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83号)(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年3月)(9)《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10)《污水处理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1989年5月)(11)《河南省辖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12)《河南省辖海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十五”计划》(13)《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细则》(1989年7月)1.1.2 项目直接依据D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 二OO六年十二月D规划设计委托书 焦作市建委 二OO六年十一月1.1.3 标准及规范(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082-98)(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3)《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4)《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97版)(6)《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7)《防洪标准》(GB50201-94)(8)《泵站设计规范》(GB/T5065-97)(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01)(10)《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版)(12)《结构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13)《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32-78)(14)《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1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1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7)《合流制系统污水截流井设计规程》(CECS91:97)(18)《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19)《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2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21)《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GB2501-89)(22)《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CECS61:94)1.1.4 主要设计资料D焦作市总体规划给排水规划图(1:10000)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 二OO六年五月D焦作市污水处理工程配套污水管网初步设计 郑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二OO三年十二月D南水北调干渠穿越焦作市部分断面图 河南省水利厅D焦作市污水干管工程施工设计 中南市政设计院 一九八一年D焦作市航测图(1:1000) 焦作市建委1.2 规划编制原则(1)城市排水专业规划的编制应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全面考虑城市的全局,统筹安排,使城市排水设施布局既科学又符合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2)应充分了解和分析排水现状,在制订新的规划时,应本着节约的原则,将现状设施中,能利用的加以合理利用,尽可能使现有设施发挥其作用3)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流域治理规划,确定城市污水处理的处理深度,合理规划处理厂数量、位置,以级处理规模4)建立合理、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根据现状情况选择排水体制,划分排水区域,有效地收集、输送、处理城市污水,确保城市正常的生活秩序5)科学、合理地预测城市污水量,合理计算雨水量,选择合适的重现期和径流系数,合理确定污水处理规模6)城市排水体系的建立应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使防洪排涝与排水系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保证城市的安全7)规划中应尽可能考虑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管理维护费用,以节约有限的建设资金1.3 规划范围及规划内容1.3.1 规划范围根据规划设计合同及焦作市总体规划,本规划范围为中站区、解放区、山阳区、马村区、焦南新区和高新区等规划市区,北到影视路,南至沙河南岸,东到马村区东部的待王工业聚集区,西至中站区东侧的新规划区,规划市区总面积为140平方公里1.3.2 规划内容本规划内容包括规划城区内污水管道系统的布局,以及各规划分区排水管网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联接,包括污水提升泵站规划。

      探索城市污水集中、分散处理的合理性,规划各系统污水处理厂的位置、规模以及处理后水再生回用于工业用水等途径,以达到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效益的和谐统一其具体内容如下:(1)预测规划区内各个规划年限的污水量,提出污水量计算的平均指标值2)在规划整个焦作市排水系统的同时,提出规划区污水管网布置,和管道控制点的高程3)规划出规划区污水的转输,提升方案,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规模4)确定污水处理厂回用水规划5)确定规划区内污水管道穿越南水北调干渠的实施方案6)确定污水处理厂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案7)确定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艺流程方案1.4 规划目标及规划年限1.4.1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任务和意义城市排水工程是一项集城市污水的收集、处理、综合利用,降水的汇集、处理、排放以及城区御洪、防洪、排渍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是保障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生命线工程城市排水工程是以合理和综合利用城市污水,安全排放城市内各类废污水,消除城市水患为目标,确定城市排水体制,布置和建设各类污水的收集、输送、处理等工程设施和管网系统,布置和建设城市污水的收集、输送、排放等工程设施和管网系统,以及城市御洪工程建设等自然界的水是统一循环的,在城市建设方面,过去由于经济的原因,缺乏对给水排水统一性的认识,单纯考虑城市给水工程,欠考虑排水工程,使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面积污染了水体,导致水资源和水环境陷入困境,一方面,是水资源紧缺带来的重多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仅有的水资源又在遭到重大的人为污染,导致水资源更为紧缺。

      解决水资源和水环境的问题,需要运用开源节流、减污降耗、强化法制、运用经济手段、提高科技含量、发展清洁生产等各种方法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是对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系统作出统一的安排,从时序上保证给排水工程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项专业规划,也是城市整体开展建设目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综合作用是任何一种方法所不能替代的1.4.2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对策(一)树立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水环境综合保护的观念,从区域、流域的角度出发,合理布局排水工程设施二)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地确定城市排水工程建设目标,提高城市排水工程设施布局的可行性、合理性、经济性三)树立动态规划的思想,合理安排各时段规划内容和建设时序,适应建设过程的可变性,提高城市提水工程规划的可操作性、连续性四)充实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内容,改进规划方法,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五)充分认识水问题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发挥城市排水工程对城市规划的支持作用1.4.3 规划目标的确定(1)规划期限根据《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时段要求确定如下:现状:2006年近期规划:2010年规划期末:2020年(2)规划目标根据《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和《河南省辖海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十五”计划》,海河流域各目标年各主要河段的水质必须达到规划水质目标和总量控制要求,实现海河水体变清。

      本规划中至规划期末焦作市规划建设的几座污水处理厂,处理出水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A标准的要求合理预测规划期内的城市污水量,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近远期规模合理确定污水管网布局,截污干管的布置,合理确定城市排水体制至规划期末,焦作市的污水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达到下列规划目标:(1)规划市区内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为100%2)规划市区的污水通过污水管网系统全面收集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污水收集率达到90%3)规划市区内的水环境污染现状得到根本改善第二章 规划背景2.1 城市概况2.1.1 地理位置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于山西省接壤,南隔黄河与郑州市、洛阳市相望,东临新乡市,西接济源市地跨东经112,32~113.38,北纬32.48~35.30,东西长102公里,南北宽77公里,总面积4071.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24平方公里焦作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它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点,东西结合部,又是新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中心地带,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枢纽地位焦作有着便利的交通优势它地处黄河南北之通道,扼晋豫两省之要冲,自古就是豫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境内有焦枝(焦作-枝城)、焦太(焦作-太原)、焦新(焦作-新乡)、月候(月山-侯马)四条铁路线,有月山、待王两大货运编组站,铁路交通便利全市公路总里程达4953公里,公路密度121.6公里/平方公里,远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境内已建成焦郑、焦晋两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2.8公里,正在建设焦温、新焦济、济(源)洛三条高速,十五末,焦作市将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中心城市到各县市均可实现高速连接,届时将构筑起一个半小时经济圈,全市的高速公路网也将与京珠、太澳、连霍等国家干线公路连通,焦作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经济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2.1.2 总体规划人口、用地规模根据最新编制完成的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焦作市的近远期规划如下:近期,2010年,规划人口100万人,规划用地规模100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规划人口140万人,规划用地规模140平方公里2.1.3 产业结构规划形成以山水旅游及相关服务为第一产业为主,以矿产开发和机械加工等一、二产业为辅的产业格局2.2 自然条件2.2.1 地形地貌焦作市地处太行山脉与豫西北平原的交接地带,位于太行山南麓转折端,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高程80-1790m,地貌类型多样,基本上由山区和山前倾斜平原构成,其中北部为太行山区,地面高程在200-1790m,为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基岩裸露,地形陡峭,沟谷深切;山前倾斜平原由坡洪积斜地、冲洪积扇、扇前洼地三部分组成,地面高程在85-200米,由山前冲洪积物构成,冲沟发育,切割较深,履盖层厚薄不一。

      2.2.2 气候气象焦作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其特点是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受地形及区域性气候条件影响,降水由山区到平原逐渐减少北部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695.7mm,年最大降水量1190mm,年最小降水量421.1mm平原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94.4mm,最大1101.7mm,最小260.3mm,月最大降水416mm,日最大降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