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细化工行业国内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金实力相对偏弱分析.docx
9页精细化工行业国内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金实力相对偏弱分析一、 精细化工行业国内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金实力相对偏弱国外大型精细化工企业很多都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其产品种类繁多,应用广泛,设备较为先进,已形成成熟的生产、回收体系而我国精细化工企业相比国际大型企业,生产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综合竞争力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国内精细化工企业普遍专注于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高端产品产量及种类较少,尚未形成多元化、系列化、规模化的优势二、 中国精细化工行业链区域热力地图: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从选取的上市公司区域分布来看,目前我国精细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华东沿海地区其中选取的代表企业中,大部分分布在浙江地区,代表企业有浙江龙盛等从有关精细化工的所有企业区域分布情况来看,企业整体依然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根据企查猫统计的数据,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参与者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在这些地区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精细化工产业群从精细化工代表企业的业绩情况来看,精细化工行业代表企业的毛利率均值达到24%从单独企业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精细化工业务的毛利率处于20%至30%之间,少部分企业的毛利率低于20%从精细化工业务相关营收来看,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的业务规模差距明显,因业务侧重点的不同而呈现出分层差异。
三、 精细化工行业技术水平精细化工是当今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发展最快的经济领域之一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是目前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值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持续支持和推动、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下游产业需求的带动,精细化工产业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发展前景良好由于精细化学品的难以替代性,其应用范围不断向纵深扩张,精细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精细化工行业是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其产品具有合成步骤多、生产工艺过程长的特点,必须具备先进的过程控制技术和科学严谨的管理一个产品的研发,从产品实验室合成、中试生产到最后大规模工业化制备,需要多学科知识的互相配合和综合运用,渗透着多方面的技术和检测手段,涉及较多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隐含着大量的技术诀窍和技术秘密产品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化学反应过程的选择、过程控制及核心催化剂的选择上,使用不同技术的企业在生产效益与产品质量上差异非常大此外,由于精细化学品处于产业链上游,其性能及品质对下游产品影响非常大因此,对下游行业的认知深度以及对痛点的把握,构成了精细化工企业能否深耕产业链的重要因素一)间歇式生产间歇式生产也称为单釜式操作,是指间歇性投料,生产完毕后,将釜内物料放出,再投下一釜进行生产。
单釜式生产是传统精细化工行业主要的生产方式,需有清洗、投料、生产、卸料等工序,生产周期长、物料暴露率高、危险性高、原材料消耗高、收率低,每釜产品质量有差别,总体产品质量不稳定同时,工人生产劳动强度大、物料转移过程繁杂,容易对环境产生污染,即使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效果仍然有限提高产量则需要投入多套设备,几条生产线同时运行,投资金额多,占地面积大,管理难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质量控制、资源综合利用等都带来压力二)连续化生产连续化生产是指通过连续化、成套化、自动化、规模化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设备及工艺,实现连续进料、连续出料生产精细化工产品,连续化生产可以大幅度提升单套装置及企业的产能,产品质量稳定可控,而且实现了各种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了能耗和物耗,对环境更加友好连续化生产的主要特点包括以全封闭式生产系统替代开放式生产系统;在封闭系统中完成产品的连续化合成、物料的连续循环、回收利用;多效、梯级能源利用方案的设计,可降低能耗水平;单套连续化生产设备产能提升,投资成本降低从绿色化水平来看,化工行业整体的三废排放总量仍然较大,各污染物的排放量居于工业行业的前列,绿色化学的工业化应用在国内更是处于萌芽阶段,各类化学品的绿色合成工艺研发难度大,成熟的绿色合成工艺渗透率仍然不足。
国家出台一系列重要政策法规旨在促进化工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2022年1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了《石化绿色低碳工艺名录(2021年版)》,入选工艺为工业化应用中成熟的绿色低碳工艺,旨在引导企业投资时项目工艺的选择绿色化学引领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现阶段,我国的精细化工行业技术水平在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并呈现以下特点:1)具备中间体、中间产品及核心催化剂的自主研发及生产能力的企业竞争力较强;2)逐步从原始的模仿转变为自主创新;3)开始注重绿色合成工艺的研发,以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四、 中国精细化工行业市场规模中国精细化工行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根据市场调研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精细化工行业市场运营方式及市场前景趋势报告数据,截至2019年,中国精细化工行业的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销售收入达到2.5万亿元,出口创汇达到7200亿元中国精细化工行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根据市场调研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精细化工行业市场运营方式及市场前景趋势报告数据,截至2019年,中国精细化工行业的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销售收入达到2.5万亿元,出口创汇达到7200亿元。
完善供应体系,提升精细化工行业的竞争力,是未来中国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另外,可以通过改革完善的结构,提高行业的技术含量,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推动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升国内精细化工行业的技术含量,加快行业标准的制定,引进先进的技术,加快技术研发,推动行业技术的改革和创新,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平,提升精细化工行业的竞争力另外,通过推进产学研结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行业技术创新,提高精细化工行业的技术水平,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促进行业的发展,提升精细化工行业的竞争力五、 精细化工行业发展趋势(一)创新驱动助力高端化发展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精细化工的发展依赖十分科技创新,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是行业发展和竞争力的关键虽然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产品结构主要还是集中于中低端水平,且精细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其核心的制约点就是创新因此,世界各国都将创新摆在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首位加强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精细化工产品结构,重点开发高性能化、专用化、复合化、绿色化产品,已成为当前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今后世界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方向如今我国精细化工正在全力向高科技和强创新转型,未来将迎来不断的进步和超越。
二)环保监管促进绿色发展随着我国对环保政策和产业整合的不断重视以及对精细化工行业的规范管理,对于环保治理不达标、运营不规范的企业而言,在环保高压的态势下将面临减产、停产甚至破产的情形,环保监管趋严将进一步推动精细化工的行业整合对于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依据清洁生产的理念,并不断根据最新生产环保要求进行环保设备更新的企业,其持续经营能力将得到有效保障,更能长远立足于精细化工的竞争市场中三)上下游发展带动精细化工持续增长随着精细化工行业的上游材料的充足供应和下游应用的不断拓展,精细化工的发展得到了充足保障从上游来看,基础化工原材料供应稳步上升目前,我国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醇类生产基地,我国有机化工原料及醇类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应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精细化工的下游应用领域不断向电子、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渗透,新型精细化工产品的需求也日益上升此外,国内制造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精细化工行业工艺设备和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为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原文标题:2022年中国精细化工行业趋势分析,环保监管促进绿色发展六、 行业主要发展趋势(一)逐步向高端化发展目前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生命周期处于成长阶段,整体工艺技术水平相比发达国家还比较低,一些新兴领域如半导体制造、液晶显示、高端化学催化剂等精细化学品尚无法满足国内需求,整个行业处在优化升级的发展阶段,新兴领域精细化工行业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产高端产品占比将逐步提升二)安全环保监管趋严目前我国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伴随着环保督查工作的逐步推进,精细化工企业需要进行设备改进和资金投入,环保不达标的生产线相继被取代在安全环保政策监管趋严的双向政策高压下,生产中不具有相关资质及技术水平或无法承担相关成本的企业将加速退出市场三)绿色与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已逐渐成为全球的共识,也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在环境生态保护局势日益严厉的背景下,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推广绿色、低碳、低能耗的生产发展理念精细化工行业技术研发主要集中在产品新品种选择、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化学反应工艺路径选择、原材料选取以及温度、压强、时间等工艺过程控制方面,不同的研发路径和工艺选择对产品成本、纯度、质量和后续扩展等的差异很大因此,拥有大量高端和成熟的专业技术人才,形成自身的生产技术优势,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目前,国内精细化工企业整体设备相对落后、技术研发周期较长、研发力度不够、专业人才稀缺,未能形成完善的创新体系,与国外知名企业存在一定的差距,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劣势给国内企业进军国外市场带来压力。
此外,世界知名精细化工企业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如德国的赢创工业集团已在中国建立了12个生产基地、在上海拥有研发中心,未来可能会给国内企业维持市场份额带来竞争压力国外大型精细化工企业很多都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其产品种类繁多,应用广泛,设备较为先进,已形成成熟的生产、回收体系而我国精细化工企业相比国际大型企业,生产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综合竞争力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国内精细化工企业普遍专注于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高端产品产量及种类较少,尚未形成多元化、系列化、规模化的优势七、 精细化工行业综述精细化工是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密集型工业首先,生产过程中工艺流程长、单元反应多、原料复杂、中间过程控制要求严格,而且应用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其中包括多步合成,分离技术,分析测试、性能筛选、复配技术、剂型研制、商品化加工、应用开发和技术服务等我国精细化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初步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21世纪以来,国内精细化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涌现了一大批规模企业,竞争能力大幅度提高,成为全球精细化工产业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