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环境卫生学第十四章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资料.ppt

68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100099009
  • 上传时间:2019-09-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5MB
  • / 6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14章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教学要求,掌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定义、基本特征;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监测、泄露处置和紧急医疗救助的具体内容 熟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级、分类;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内 容,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 第三节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准备 第四节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第一节 概述,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定义 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基本特征 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类 四、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级,5,突发事件(abrupt accidents) 突发环境事件(abrupt environmental accidents)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abrup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一、定义,6,1.突发事件,①定义:是指在某种必然因素支配下出人意料地发生,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损失或影响且需要立即处理的负面事件 ②分类: 自然灾害类 事故灾难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类 经济危机类突发环境事件,7,2.突发环境事件,①定义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②分类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 辐射环境事件8,3.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是指在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所使用的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品、放射性物品,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和处置等环节中,由于操作不当、交通肇事或人为破坏而造成的爆炸、泄露,从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人民群众健康危害的恶性事故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有区别吗?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从发生原因上来分析 ,通常可分为: (1) 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主要指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预防接种或预防服药后出现群体性异常反应;群体性医院感染等 (2)食物中毒事件 :①农药、鼠药中毒:主要由投毒、误食、农药使用不合理; ②细菌性食物中毒; ③有毒动植物中毒:致死率高,误食的品种主要为河豚鱼和毒蕈 (3)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中毒死亡:污染所致 (4)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台风、洪涝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1)突发性和意外性发生突然 ,较难预测 。

      (2)群体性或社区危害性:往往同时波及多人甚至整个工作或生活的群体 (3)对社会危害的严重性 :由于其发生突然 ,累及数众 ,损失巨大 , 往往引起社会惊恐不安 ,危害相当严重 (4)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现场抢救、控制和转运救治 ,原因调查和善后处理涉及多系统多部门 ,必须在政府领导下综合协调处理 5)常与违法行为、违章操作、责任心不强等有直接关系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基本特征,发生时间的突然性 污染范围的不定性 负面影响的多重性 健康危害的复杂性,12,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基本特征,一般的环境污染是一种常量的排放,有固定的排污方式和途径,并在一定时间内有规律地排放污染物质 但突发环境事件则没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往往突然发生、始料未及、来势凶猛,有着很大的偶然性和瞬时性1.发生时间的突然性,13,2.污染范围的不确定性,由于造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原因、规模及污染物种类具有很大未知性,所以其对众多领域如大气、水域、土壤、森林、绿地、农田等环境介质的污染范围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14,3.负面影响的多重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一旦发生,不仅会打乱一定区域内的正常生活、生产秩序,还会造成人员死亡、国家财产的巨大损失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 事件级别越高,危害越严重,恢复重建越困难15,4.健康危害的复杂性,由于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性质、规模、发展趋势各异,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互为交叉作用,所以具有复杂性 事故发生瞬间可引起急性中毒、刺激作用,造成群死群伤;对于那些具有慢性毒作用、环境中降解很慢的持久性污染物,则可以对人群产生慢性危害和远期效应16,三、分类,按造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物质分类 按造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原因分类 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所涉及的地域空间(或介质)分类,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类,(一)按造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物质分类 1.易燃易爆危险品泄漏、爆炸事件; 2.有毒化学品泄漏、扩散事件; 3.溢油或油气井喷事件; 4.非正常大量废水排放事件; 5.放射性物品丢失、泄露事件二) 按造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原因分类,1.生产过程中意外事故所引发的泄漏、爆炸事件; 2.运输过程中意外事故所引发的泄漏、爆炸事件; 3.贮存或处置过程中意外事故所引发的泄漏、爆炸事件; 4.人为破坏所引发的泄漏、爆炸事件三)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所涉及的地域空间(或介质)分类,1.重点流域、敏感水域水污染事件; 2.重点城市大气污染事件; 3.有毒化学品、放射性物品污染农田事件; 4.陆地或海上油田井喷和天然气喷发事件; 5.海上油轮溢油或有毒化学品泄漏事件。

      四、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级,按照我国《国家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分级原则,依据事件紧急程度以及对生态环境、人群健康的危害,可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特别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Ⅰ级) 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Ⅱ级) 较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Ⅲ级) 一般突发环境污染事件(Ⅳ级),(一)特别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Ⅰ级),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定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1.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 2.因环境污染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3.区域生态功能完全丧失或濒危物种生物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后果; 6.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二)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Ⅱ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可定为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物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4.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三)较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Ⅲ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可定为较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四)一般突发环境污染事件(Ⅳ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可定为一般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1.发生3人以下死亡;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 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第二节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一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一)急性刺激作用 (二)急性中毒和死亡 (三)外照射急性放射损伤 (四)慢性、潜在性健康危害 (五) 对人群心理的影响 :“创伤后应激障碍”,27,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一)急性刺激作用:若为刺激性气体所致 1.轻者可引起接触部位、眼睛、咽喉局灶性急性炎症;重者可致角膜脱落,皮肤灼伤 2.急性中毒性肺水肿,这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剌激期:接触毒物起和发生轻微的上呼吸道粘膜剌激症状 。

      潜伏期:约2~8天,这时期剌激症状减轻 水肿期:症状与非中毒性肺水肿相似,如咯粉红色泡沫痰 恢复期:肺水肿逐渐消退,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28,(二)急性中毒和死亡 窒息性气体或其它有毒化学品所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可引起群体性中毒、死亡29,(三)外照射急性放射损伤 若放射源丢失、失控、意外事故或人为破坏所造成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可使得人群暴露于高强度外照射,从而引起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骨髓型:当吸收剂量为1.0-10.0Gy 肠型:10.0-50.0Gy 脑型:50.0Gy以上,30,骨髓型:又称造血型急性放射病是以骨髓造血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白细胞数减少、感染、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肠型:是以胃肠道损伤为基本病变,以频繁呕吐、严重腹泻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初期、假缓期和极期三阶段病程的严重的急性放射病 脑型:是以脑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意识障碍、定向力丧失、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强、抽搐、震颤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殊临床表现,具有初期和极期两阶段病程的极其严重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病,31,(四)对暴露人群的慢性、潜在性健康危害 具有较强蓄积作用的持久性环境污染物,如重金属汞、镉、铅、铊、砷; 某些放射性核素,如镭、钴、铀、铯等。

      由于这些污染物在环境中被彻底降解往往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且可进入食物链,表现出明显的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 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32,日本人民成为战争的受害者,同时也亲身体验了原子弹造成的无穷遗患 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在过去一年中,广岛又有5221人死于由原子弹爆炸而引发的各类疾病迄今为止,广岛因受原子弹伤害而死亡的人数已达253008人33,(五)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人群心理的影响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抢救人员也可出现心理卫生问题,如急性压力综合征中的亚综合征(subsyndromal cases),严重的也可发展为PTSD 由于心理受到刺激,可使原来患有的某些心身疾病加重或恶化,如高血压等二、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社会安定的影响 (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5,二、对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对社会安定的影响 1986年4月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后,中心地区10%的人员自发逃离,一时间造成了交通拥堵和社会秩序混乱,而且还对周围地区及国家的公众造成严重影响,发生抢购食品,盲目使用碘制剂和抗放药物,造成生产和生活的不安定。

      松花江污染事件消息发出后,立刻引起全市居民的恐慌,400万市民抢购饮用水和食品,更有人决定离市避难 (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松花江污染事件:黑龙江全省渔民欠收18亿表14-1 2003年12月以来国内几起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37,Section 3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准备,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并发布了“地区级紧急事故意识与准备(APELL)计划,旨在提高人们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认识,并提醒人们应随时做好充分应急准备 应急准备(emergency preparation)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针对突发性事件的预防、预警、紧急处置和恢复重建所制定的一系列工作计划是环境应急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的前期工作38,2003年肆虐神州的非典疫情,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重要与紧迫 2003年来先后发布了《国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等文件 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开通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信息直报系统,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